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短評臺灣資本主義發展與原住民社會反體制運動

博物館頻道

  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上)

回想‧迴響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驗、見識博物館人的辛苦與偉大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84期 2014.10.1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體驗、見識博物館人的辛苦與偉大

文‧圖/羅楷盛

  今年暑假在史前館的實習,我學習到很多東西,也更加認識了臺東。   

  這次實習我選擇到展示教育組,期望能學到博物館如何佈展的相關知識,非常幸運我被分配到林建成大哥的計畫實習,參與「百合花記」這次訂於暑假開幕的特展。

  一進到這個團隊,建成大哥就很詳細地跟我訴說這次展覽的內容和進度概況,以及實習生大概可以協助的部分。雖然在那時候正需要的是設計專長背景的夥伴,而我不會設計,但我仍然竭盡全力想要幫忙。建成大哥非常用心在帶領我們這群實習生,只要他有空,他都會不藏私地把他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不論是部落的、史前館的或是臺東的,只要是我們想知道,他都很願意分享,我也常常從與大哥的對談中學到很多。

  剛開始在「百合花記」的特展籌備裡,我負責整理照片和資料等等工作,在辦公室閱讀資料,也逐漸開始了解為甚麼要辦這個展,其中有著文化上的意涵。看著這些舊照片和文件,雖然對內容有了認識,但始終覺得有些距離感。


到部落拜訪長輩,得知族人好多故事。

試著研發出簡易型的百合花花環手飾。

  很幸運地我也跟著該團隊到部落實地調查,還記得那天一行人前往嘉蘭部落,我見到了原本在照片裡才看到的百合花屋有多麼興奮,親眼見到的感覺更加不同。那些文件裡讀到的故事就活生生在眼前震撼了我。除了百合花屋,我們也到頭目家去與頭目訪談,頭目與頭目夫人非常親切,告訴我們很多故事,也把他們的傳家之寶琉璃珠拿出來與我們分享,告訴我們很多部落以前的生活方式,讓我大開了眼界。

  在某次與大哥的對談開會裡,我提出如何幫「百合花記」展覽宣傳的方法,就是一個特別的快閃活動。雖然是很基礎的概念,但建成大哥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以史前館較少與民眾接觸主動的行銷活動為概念做為發想,這個快閃活動也成了8月9號在鐵花村舉辦為高雄氣爆災難祈福活動的雛型。我為這個活動設計了手環,融合了魯凱族百合花飾的概念,用紙和線串起來的手工手環,除了可以作為宣傳活動使用以外,也能做為日後開展的教育活動。

  這次實習,除了參與「百合花記」團隊,也協助劉少君大哥,替他簡單構思學生志工招募的想法,也支援展區內定時定點的拼板舟教育活動。這是由藝術家創作的拼板舟,正好讓來參觀的遊客可以更加了解這些展示的大拼板舟是怎麼樣拼接出來的,很多小朋友玩得很開心。我也從與遊客接觸的活動裡,學習到與在辦公室籌備展覽截然不同的經驗。



教別人之前,自己也要先學會如何拼出拼板舟的模型。

小朋友完成拼出拼板舟模型的挑戰。



與「百合花記」策展人建成大哥合影。

  這次實習,雖然一個月就短暫結束了,但真的很感謝博物館內的所有人,讓我在短短時間裡學到這麼多東西。謝謝主管的安排讓我可以跟著展,邊看邊做,看見了博物館人辛苦的一面,也看見了博物館人的社會責任與偉大。其中我最要感謝的是建成大哥,他用分享的方式帶領實習生,讓我十分感動。從大哥的話裡總能聽到些不同的知識。部落的大小故事,固有韻味,但大哥很巧妙地會從各種不同角度教我們如何去用一個故事去做出一個好的展覽。雖然實習生懂得不多,但建成大哥不厭其煩教導我們,真的十分感謝。我也會珍惜這次的實習經驗,日後有機會也會想朝著博物館這條路前進,再次感謝史前館所有同仁。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學生,2014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