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蝶舞青春:再造原住民族青年藝術交流平台

回想‧迴響

  原藝節觀想:一位旁觀者的觀察與想望

博物館頻道

  在博物館裡大聲唱出自己族群與部落的故事──103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樂舞交流側記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8期 2014.7.1

蝶舞青春:再造原住民族青年藝術交流平台

文‧圖/劉少君

前言

  「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計畫的起緣是因為有鑑於高中職設立了原住民技藝班的藝術教育課程,計畫設計目的之一是希望能讓原住民青年透過在學校所學的技藝,創作出動態或靜態的成果作品,經由史前館架設的平台,運用展示或展演的方式,來展現原住民青年對部落文化的認知或述說自己的故事。

  今年原住民青年藝術節已是第二屆了,還是依照去年模式,希望每年讓原住民青年關注在原住民文化某一議題上,故今年以「蝶舞青春」為標題;期望讓學生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藉以認識魯凱族乃至於原住民族對蝴蝶的文化認知。也期望同學們於創作前,先回到部落進行不同程度的訪談與調查,將實際體驗化為創作,激發出原住民青年的無限創意與實踐。

館校合作,藝術教學的文化輔導

藝術文化輔導課程。

  今年館校合作以蝴蝶符號為文化主題安排輔導課程,這個課程很自由,但也受到了創作主題上的限制,主要是讓同學們開始習慣在創作的路上,除了可以是一種隨心創作的無限可能,還需要以主題方式繳交作業給學校。

  這是一項持續的嘗試教學過程,依照過去的經驗,老師提到為了輔導學生創作,希望在原住民文化輔導課中,可以教授一些有明確的符號作為創作意象。這樣的教學主題,會比起以往更能集中學生的創作方向,卻也會限制學生創作面向,但這也是老師們經過幾屆學生的輔導創作經驗所得的結果。因為大部份的同學在創作過程中,若是沒有老師給予明確的圖案或符號,無法在短短的教學時數下,交出一件創作作業。今年我們採用了「蝴蝶」作為教學創作主題,這是輔導高中職學生創作時,問題最小又能讓同學們感到小有成就的方式之一。

  事實上,這樣的作法滿足了大部份的同學在繳交作業上的問題,但是也有部份的同學很有創作主見,不願受到創作符號的限制。是的,我們在輔導教學時,也特別注意到擁有這類想法的學生。因為根據經驗,這樣的同學創作出來的作品,更能讓人驚艷。

  在製作教案時,我們將蝴蝶符號結合了原住民文化的勇士意象在其中。有了這樣的連結,也在開始教學前,就先行到魯凱族部落進行調查,以達魯瑪克部落為例,族人以蝴蝶意象作為比喻部落重要的sa’nga精神(sa’nga意指長年在部落跨越山間報訊、救災的勇士)。基於這樣的勇士精神,鼓勵同學回到家中、部落中詢問長輩,或是耹聽自己內心深處,什麼是勇士精神,將所得的知識與感受轉化為創作的符號,刻劃在不同媒材上,形成獨一無二的創作。

藝術教育的展現與延伸

台東高中作品-脆弱與美麗。

關山工商作品-遺忘記憶。

關山工商期望飛的犀牛。

  在開展之前,各校老師及同學都相當緊張,因為繳完作業,就算是結束了,別忘了還有成果展以及樂舞交流這件事。既然是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活動的主角就是原住民青年本身囉。

  在這裡,筆者想要讓同學們將自己創作的作品,用本身所學習到的部落知識,透過親自佈展的過程自我詮釋。史前館提供的僅是展示平台,包括場地、展板、展櫃。第一次到展廳準備間的同學,一眼望去滿室展櫃、展板、展台,興奮之餘,發出了一聲:「老師,我們要用什麼展示啊!」去年有過經驗的同學說:「什麼都可以啊,只要看得到的,都可以用!想不到,有老師在,可以問啊!」找到了適合呈現作品的展示器材,來到預計的展示位置,同學們在博物館帶隊老師指導下,找到自己喜歡的詮釋角度,讓作品與其他參與原藝節的同學以及來館的觀眾進行對話。這是讓同學們感受到,未來若要進入藝術展示道路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

  今年參與原藝節的學校,除了高中職原藝班之外,還有兩所藝術相關學系的大學。東華大學展出的作品主要以織品為主,陶藝為輔;大仁科技大學則主打陶藝作品。在原藝節活動中加入大學創作,讓高中職原藝班的同學知道,對於有興趣再進修藝術這領域,不會因為畢業了,這樣的技藝就與他無緣了;未來在大學還有許多科系可以繼續選修。

  從這次活動中,相信同學們都能感受到大學與一般高中職作品最大的不同處,其中就是大學作品是基於調查,並對作品擁有深入感受下完成的。大仁科技大學原住民專班帶來的「祭祀」、「成年禮」、「進階」三段演出,即為透過老師帶同學到卑南族建和部落,深入學習祭儀中的儀式內涵,轉換到舞台上成為「建和年祭」舞劇。

  今年同學的創作又是在挑戰自我、創作極限下經歷了文化體認的過程。有些作品呈現了同學在繁重的課業壓力裏,無形地在挑戰自我、尋找自己在部落空間的定位。同學在技藝養成的過程中,若能有教師在旁指導,相信將會啟動原住民學生對於母體民族文化發展與傳承在心中的一絲漣漪。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