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蝶舞青春:再造原住民族青年藝術交流平台

回想‧迴響

  原藝節觀想:一位旁觀者的觀察與想望

博物館頻道

  在博物館裡大聲唱出自己族群與部落的故事──103年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樂舞交流側記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8期 2014.7.1

原藝節觀想:一位旁觀者的觀察與想望

文/謝景岳‧圖/劉少君

  當博物館學研究持續談論族群的文化詮釋權,如何以人權、文化權甚或智慧財產權等不同權利形貌表態呈現於展覽時,我們似乎忽略一個有待定位與關注的議題。若文化是不斷流動及改變的,那麼除了需要關心當下接住詮釋與再現棒子的文化傳承者,是否具有穩固且有力的步伐基礎探索文化不同的意義之外,我們是否亦該關心,誰將是下一承接這文化詮釋與發展的接棒者?而我們又如何輔助其具備跨步向前的信心與能力?

  如果把這兩項議題與原住民青年藝術節放置一起思考,將不難發現「臺灣原住民族青年藝術節」(以下簡稱原藝節)這一看似為了原住民青年藝術與樂舞創作而設立的舞台,實則在上述課題中,扮演可謂關鍵的推助角色。

  原藝節讓原住民青年有機會透過創作,體認自己與自身部落文化之間的關係,進而反思與追問,身為部落一份子,在自身文化中的位置究竟在哪。它亦透過樂舞與藝術的作品,界定自己對自身文化的想像,使其開始探詢及實驗,文化可以在未來成為甚麼模樣。

  然而,要實踐這些目標並不容易,任何過度的干預及干擾,都可能讓任一創作者在探索上述問題時退縮甚或失焦。因此,如何釋放參與者創作過程中的自由意志,並且在青年學子、合作學校以及博物館三者之間,最大程度將學生引導至主體位置,則考驗策展人的實踐態度與策略。

  在為期兩個月的原藝節前置規劃與嘗試中,史前館及其策展人透過對於創作本質的理解、將佈展賦權予學生並鎖定原藝節是為了欣賞交流而非競爭比賽為主軸,使原藝節不僅實現上述目標,亦延續了史前館過去十年來在樂舞傳承計畫中的努力及成果。

創作本質的理解

  創作,也許並非真如推想的那麼自由,無論是時間、主題、材料或是來自他者的建議(或干預)等因素的助挹與限制,均使創作或可稱為自我與外在世界妥協的過程。因此,創作可以交予青年學子的意義,除了在於使其表達心中對於自身文化想像,亦可體認與經驗如何讓主體意識盡可能不受拘束地說話及詮釋自我。

  於是我們或將理解,原藝節為什麼選擇創作作為實踐展示展演的方法,因為這不但是一堂得以學習創作過程的從無到有,亦是一次領略創作過程中內在與外在對話及拉扯之後的從有到無。

  由此觀點出發,將不難體認不受太多外在限制的樂舞表現,之所以容易讓參與學生感到振奮,且在開幕當天激發出諸多相互觀摩之後火花的原因。相對來說,限制較多的藝術創作及其挑戰,實如青年學子創作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產生限制所帶來的不自在,亦直接給予青年學子一次試驗機會,探尋自己如何在限制中實踐創作前期的發想、中期的技藝以及後期的詮釋。樂舞與藝術創作這一動一靜之間的對照,直接給予青年學子對於創作本質與意義的領會與體悟。

佈展賦權予學生


台東高中學生作品佈置。

關山工商學生作品佈置。

  策展過程另一值得關注的焦點,則是史前館與策展人願意將佈展決定權與執行責任交予學生,讓學生不僅能創作,亦能嘗試在博物館所提供的展示器材與空間中,找到自己喜愛與觀眾對話的角度。

  佈展當天,許多青年學子在進入展覽準備室之後,均受到樣貌與功能不同的展示櫃板、裝飾元素的吸引與啟發,從而自由選擇、擺設與定位創作品與空間及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

  這份投入,我們或可簡單解讀成「第一次佈展所必然出現的專注」,但若進一步觀看他們選件的眼神、決定如何擺設時的躊躇,以及最終向人說明其意義的神情,這份投入,便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在創作型物件展示的佈展過程中,有時往往忽略讓創作者重新親近與解讀自己作品的機會,並因地制宜地選擇作品與展示空間及觀眾接合的方式,使得作品與空間對話的詮釋權淪為策展人意志的延伸。

  原藝節的作法恰好相反,為了讓青年學子透過作品說話之後,亦能以展示自由陳述展品的意義,於是將佈展權力交至他們手中,使其得以完整巡覽及參與自我、創作與詮釋的理路。

原藝節是為了欣賞交流而非競爭比賽

同學在史前館迴廊排練舞蹈。

海星高中阿美族農家樂。

  受到新自由主義與資本市場慣行法則的影響,有競爭才能成長的觀念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人能否在物競天擇假說中脫穎而出的依據。若加上臺灣社會持續將升學績效配置於教育核心理念之中的錯誤作法,原藝節可以輕而易舉走入以競爭為號召、以頒獎建立權威、以展演消費學生和觀眾的淺碟意義之中。

  但史前館及該展策展人並未如此操作,其原因或許就在於,從事原住民青年學子文化傳承工作若能以欣賞交流出發,或許更能排除競爭比賽之後所產生的後遺症,使青年學子於純然交流中能夠自由學習與觀賞,進而樂於從事樂舞和藝術創作,並且願意貼近自我以及所處的部落中傳承文化意涵。

  對於原住民青年藝術節的觀察,並非上述三項便能陳述完整,過程中亦有青年學子在主體與客體之間挪移與被挪移的歷程值得探討,也無法以開幕前的作為與開幕當天的經驗而定調。

  然而這是一場正在持續由原住民青年學子說話與聆聽的旅程,在尚未看見終點之際,對原藝節的期待,則不僅只有預想觀眾如何與創作者及作品互動,或是期盼原藝節接續辦理這麼簡單。這份期待最深處的想望在於,參與的青年成長之後,他們能夠接下傳承之棒,如同蝴蝶勇士般飛快地奔馳,並且穩固有力地在自己一片天地中,踏印出深刻的腳步。

(本文作者為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