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早的獵人,在八仙洞
文/劉世龍,圖/夏麗芳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今年度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辦的「臺灣最早的獵人──八仙洞舊石器考古特展」,是一項具有歷史指標的特展宣告。這個展,將臺灣史前史時間軸向前邁進了2萬7000年,藉由中研院臧振華先生3年來的考古計畫,在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重新挖掘了曾經遺留的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工具的37個洞窟,再度証明了臺灣島在人類遷徙中,也曾是一個重要的據點。
「八仙洞國定遺址保護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現場。 |
此特展雖以「臺灣最早的獵人」為命題,但所展出的文物,大多數以舊石器時代人類將週遭隨手可取的礫石所敲擊出的工具為主。由於臧振華先生3年來的挖掘出土物中,礙於該遺址的環境潮濕、許多有機物的遺留不多,正確年代考證皆藉由史前人在此生活的火塘遺留的碳,送往美國進行碳十四科學鑑定得知。
然而藉由這些石器的人工敲痕中,可讓大眾了解人類最早的發明,開啟人類文明長流。因此本展覽希望藉由圖文說明、文物陳列、情境展示及多媒體播放等方式,說明在歲月的長河中,八仙洞所呈現出的人文與自然的交會,以及其間所蘊含山、海與生命的情愫。同時讓大眾了解臺灣島的地理脈絡,並以八仙洞在陸地升降及海水進退中,經歷無數浪花衝擊的形成過程,將人類如何在這裡把大自然的傑作,當作美麗的家園,在山海之間延續生命的歷史。
史前館的建館宗旨向來將臺灣史前文化作為其研究的主軸,並藉由這主軸的時間與空間之匯流,形塑臺灣本土文化的原貌。早年在本館臺灣史前史展廳的史前文化序幕中,便是以八仙洞遺址為主要展示脈絡。其資料依據臺大地質學系林朝棨教授及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教授1958年開啟八仙洞的考古發掘為展覽主題,而在經歷數十年後,藉著「臺灣最早的獵人」特展,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八仙洞遺址的重要性,以及該遺址為文化部訂定為國定遺址之後,重新界定範圍及再度引發大眾對國定遺址地上建物的去留爭議,提出一些省思。
藉由原有展示基礎,我們有機會再次深入八仙洞探索。此次特展主要脈絡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八仙洞生態環境概括導覽,透過劇場造景或多投影機播放的設計,提供大眾了解臺灣島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推擠後,將海岸山脈與八仙洞浮出海面與形成的過程,提供觀眾初步的了解。
第二部份主要呈現人類在八仙洞出現之後的生活展示。主要以文字、圖表、文物陳列、情境模型以及互動影音多媒體,說明八仙洞的考古研究的過程及所發現的人類與文化內涵,以彰顯說明其在臺灣及世界人類歷史中的地位。
臧振華先生也從八仙洞遺址近3年的出土文物中,分別將昆崙洞及無名洞四最新挖掘的數十件文物,首次呈現大眾親身接近史前數萬年前文化的機會。在這同時也提出臺灣與週邊東南亞舊石器遺址的脈絡,藉由早年非洲出土的舊石器複製文物與東南亞舊石器了解其異同性。
第三部份呈現近年來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運用。這部份已成為國民旅遊文化觀光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何透過非政令宣導的窠臼,而採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從世界觀點探討文化資產的重要性與保存價值,這是近年來國際旅遊一項重要資產。我們除了讓觀眾了解文化資產的普世價值意義,同時也展現政府部門近年來在文化資產保護上的努力成果。
這項特展於本館第四特展室展至6月30日,期望透過此展讓大眾了解昔日被眾人所稱之臺灣後山的臺東,它其實是旭日東臺灣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臺灣最早的獵人──八仙洞舊石器考古特展」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