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想像‧玩樂‧思考─分享的探索館

考古探索

  南科臺南園區遺址分布的再省思

博物館頻道

  淺談博物館安全管理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74期 2022.9.1

想像‧玩樂‧思考─分享的探索館

文/邱瓊儀‧圖/李虹妮、邱瓊儀、廖碧蘭

前言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藉由「建築再造及展示廳更新計畫」重塑史前館之於公眾的印象與形象,期待蛻變成親近公眾、擴大參與及強調探索的博物館,康樂本館歷經兩年多的硬體整建與展示更新後,即將以煥然一新的多元面貌與大家見面。

  過往親子家庭及學生在史前館最常利用教育資源中心,在此閱覽書籍、參與營隊與手作活動,但該空間的出入動線原為搭配餐廳廚房使用的格局,因此與一般觀眾較為疏離,可提供給觀眾的資源也相對侷限,因而在此次更新計畫中,為讓博物館更親近親子觀眾,特於再造案空間規劃初期,即建構出一個獨立但又與展示密切連結的場域。策展團隊除規劃以體驗、探索式學習的方式來設計展示外,更將室內、半戶外及戶外空間整合,營造出可透過五感體驗探索的學習動線。

  探索館融合史前館的展示主軸—史前與南島,延伸規劃融合展示、遊戲、教育與閱讀的空間,期待能引發觀眾的好奇與想像、深化思考及創造力、創造共同玩樂分享與探索體驗的機會,更提供參觀者尤其是親子觀眾自在觀展與參與活動的專屬空間。

想像‧玩樂‧思考─分享的探索館

  新設探索館整體空間機能完備,多元空間內陳列可供隨手閱讀的書籍,是適合親子共玩共學的場域。1F設有服務台、親子休息暨遊戲區、多功能教室、創意工坊,以及「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展示區,該展示區透過繪本故事道出多元族群被迫離開家園的故事,闡述全球原住民族普遍遭遇到議題;1F往2F樓梯坡道旁的「考古地層」展示區,則讓學童透過觀察與比對,初步認識史前年代層序與代表文物。2F則為史前探索學習區,包含六大主題:「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石頭變身」、「陶紋之謎」,而可遠眺都蘭山的戶外露臺則規劃為「眺望都蘭山」,配合學習任務單進行六區的觀察、尋寶、動手操作、想像與解謎來完成挑戰。

多元空間內陳列可供隨手閱讀的書籍,適合親子共玩共學。

一、「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

  探索館策展人盧梅芬研究員於該館一樓,以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同化教育,以及移工等三大殖民時期全球許多原住民族普遍遭遇到議題,策畫透過繪本故事認識多元族群被迫離開家園的「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該區透過3個孩子的故事:包括9歲的細雨(Softrain,美國原住民族)、12歲的查尼(Chanie,加拿大原住民族),以及10歲的馬拉威(臺灣原住民達悟族),讓觀眾認識移民、同化教育以及移工的處境等被迫離開家園的故事。「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冀望引導觀眾(不僅只孩童)對原住民族傷痛歷史產生同理,進而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更期望喚起觀眾對悲傷的歷史與人權的重視。

  盧梅芬研究員前於史前館電子報撰述三篇該區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的文章,欲深入了解可參閱史前館電子報〈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細雨的淚水之路〉、〈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慕拉斯的回家路〉。

「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

二、「考古地層」展示區

  孩子們天生就喜歡觀察、比對、尋找新鮮事物與提出問題,「考古地層」展示區即透過階梯的高度差設計史前年代層序,中間的考古意象斜坡上以立體造型凸顯考古常用工具,搭配右側各時期代表文物的描述與相應的題目,在斜坡上辨識轉化造型的文物,以比對找不同的遊戲方式考驗學童觀察力,也從中認識史前文化年代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的不同文物類型,打造邊玩邊學的情境。

「考古地層」展示區。

三、史前探索學習區

  博物館兒童展示設計透過以遊戲為基礎、以趣味性為前提,分齡提供符合兒童興趣、能力且多元的遊戲方式,激發兒童的好奇與想像,進而引發探索的熱情,以提供兒童不同的學習經驗(郭昭翎,2015)探索學習區設置六個主題區,「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石頭變身」、「陶紋之謎」、「眺望都蘭山」,讓孩子們運用觀察、尋寶、動手、想像力來解謎。透過不同主題關卡的設計,動手操作型的教具與數位互動裝置,打造多重學習體驗,提升孩子的想像力,探索館將顛覆以往給大家較為安靜、沉寂的傳統印象。

史前探索學習區「陶紋之謎」。

搶先探索與體驗學習

  為掌握探索館空間設施對目標觀眾的友善程度、確認動線規劃與展示設計符合需求、蒐集各項可能面臨的問題及擬定因應策略,筆者與相關同仁共同規劃體驗學習計畫,第一梯次就近邀請館內同仁親子參與,並在體驗學習期間透過觀察以及體驗後的訪談匯集使用者意見。

  參與本次體驗的學童年齡介於2-12歲,活動設計以學齡前(2-6歲)、學齡兒童(7-12歲)採分組方式進行。學齡前兒童由家長全程陪同參與,藉以觀察家長在探索館扮演的角色及相應的設計及設施是否得宜。活動在館方同仁介紹探索館環境後,由說故事哥哥、姊姊分組帶開,暖身遊戲拉近彼此距離後,再開始當日的探索學習行程。繪本說故事活動後,則前往2F史前探索學習區,讓學童針對六大主題進行學習探索。

故事哥哥在「害羞的史前豬」主題區對學齡前兒童說故事(廖碧蘭攝)。

  「巨石森林」單元,學童透過磁鐵教具以簡單的度量衡知識來認識巨石(包含單石、石輪)的尺度(高度、重量),以及玉器的名稱與造型;「害羞的史前豬」以迷宮式設計藏入史前豬模型,透過尋寶的概念讓學童尋找各款式陶豬,也從躲藏的複製模型認識其他包含史前陶偶、陶狗等文物;「寶物大逃脫」則是多媒體互動遊戲,透過滑塊遊戲拼出不同難易度的玉器,從中認識卑南遺址玉器及使用方式;「石頭變身」則是以大型彈珠滾檯的概念,讓學童認識玉石如何變成玉器,側邊更設計一組在各考古博物館極受歡迎的史前鑽孔器讓學童操作;「陶紋之謎」包含立體拼圖、翻版遊戲、多媒體陶罐拼圖的遊戲,讓學童透過觀察與記憶,認識陶紋;「遠眺都蘭山」則以解謎遊戲方式,讓學童認識都蘭山。

「石頭變身」是以大型彈珠滾檯的概念,讓學童認識玉石如何變成玉器,也是學童很喜歡的展項。
「陶紋之謎」包含立體拼圖、翻版遊戲、多媒體陶罐拼圖的遊戲,讓學童透過觀察與記憶,認識陶紋。
「遠眺都蘭山」以解謎遊戲方式,讓學童認識都蘭山。

  從當日的活動中觀察,學齡前組的孩子在家長陪伴下可參與各主題活動,尤其以迷宮區及雙手操作型的主題區停留時間最久,也玩得最盡興。學齡組的學童發給探索任務單,告知以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不僅增加孩子們團隊合作的參與度,也因為榮譽感而讓小組成員更能專注進行闖關。

學齡前兒童可由家長陪伴在「害羞的史前豬」迷宮,尋找躲藏在洞內的複製模型,認識包含史前陶偶、陶狗等文物。
學齡前兒童在家長的陪同下在「陶紋之謎」展區操作立體拼圖。
學齡組的學童發給探索任務單,告知以分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可增加孩子們團隊合作的參與度(李虹妮攝)。

  活動最後邀請學童與家長,一同討論體驗後的感想與建議,大家都表示願意再來探索館。同理心繪本區部分,自小由爺爺奶奶照顧、假日才能見到父母的學童,對同理心繪本故事區能產生相同感受,對繪本故事主角也較能產生同理,對繪本區的滿意度也較其他學童高。參與本次活動的學童,90%以上最喜歡2F探索區,尤以「陶紋之謎」的立體陶罐拼圖、「石頭變身」的大型彈珠台以及「害羞的史前豬」迷宮區的闖關遊戲最有趣。其中電腦互動的「寶物大逃脫」,更因為小朋友鍥而不捨一再測試,還找到電腦程式的BUG。

  對於探索館未來的活動,學童也提及希望有跟展示內容相關的活動,如陶罐彩繪、捏陶、鑽玉、或與考古相關的活動,也很期待可以用探索館各種可愛圖像做模具,未來推出可食的造型餅乾、冰淇淋等,如果還有桌遊、扮偶遊戲、迷宮區藏寶尋寶遊戲等,也會讓探索館更吸引人。

未來展望

  探索館的體驗學習計畫在正式開放前將依完備營運的需求規劃辦理,除邀請特定團體來體驗外,為加深與在地親子觀眾的連結,也將開放部分梯次,提供臺東地區親子搶先體驗。各梯次都將蒐羅潛在觀眾的使用建議,納入修正與未來營運規劃的參酌依據,以期達成親近公眾、擴大參與及強調探索的目標。

  而由探索館「同理心:移動的故事」展區主軸延伸以內本鹿族人被迫遷移的故事出版的《Kulumaha回家吧》繪本已於2021年底出版,2022年則透過教師研習開發設計適合的教案,也結合mamahav山胡椒基地山林學校執行走讀活動。未來待探索館正式對外開放後,也將持續以《Kulumaha回家吧》內容為基礎,規劃更多相應的教育活動。

  藉由「建築再造及展示廳更新計畫」重塑探索館定位,期待未來在這個空間能透過跨界的合作產出更多有趣的活動、統合各界的資源讓更多觀眾一起參與,未來走進博物館可以參觀展示、參加活動、聆聽講座,也可以只是沒有目的來坐坐喝杯咖啡、走走逛逛,因為我們是大家的博物館。

參考文獻

郭昭翎

2015

以「遊戲」為博物館兒童展示設計策略之文獻探討,博物館與文化,9,33-53。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探索館業務管理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