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談老番社遺址近年之考古調查

博物館頻道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細雨的淚水之路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你好,骨頭!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4期 2021.1.1

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細雨的淚水之路

文‧圖/盧梅芬

一、展示歷史傷痛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正值建築空間改造與常設展廳更新,其中包括將既有教育資源中心轉型為探索館。探索館空間設有一處展區,介紹幾個透過孩子之眼來認識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的作品或故事,包括殖民時期全球許多原住民族普遍遭遇到的故事: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接受同化教育而放棄自己的文化,以及移工等三大主題。


《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封面

  筆者先前於史前館電子報撰寫過〈透過孩子之眼看原住民人權議題與歷史傷痛:查尼的秘密小徑〉一文,介紹加拿大人氣搖滾大團悲劇之果(Tragically Hip)的主唱戈登‧唐尼(Gord Downie,1964-2017),於2016年以12歲的原住民孩子查尼(Chanie Wenjack, 1954-1966)的故事所完成「秘密小徑」(The Secret Path)多媒體創作計畫,訴說同化教育與寄宿學校對原住民文化的傷害。本次則要透過《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Soft Rain: A Story of the Cherokee Trail of Tears)這本青少年小說,認識原住民被迫離開家園的歷史。

二、被迫離開家園的細雨

  《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於1999年出版,透過名叫細雨(Soft Rain)的9歲切諾基族(Cherokee)女孩之眼,來看被迫離開家園、搬到許多切諾基人叫做「黑暗之地」的地方(遙遠的西部)其心路歷程及艱苦過程。

  在西遷的過程中,細雨歷經好友綠蕨(Green Fern)染上白人疾病而離世的傷痛、不習慣白人食物而嘔吐,及目睹母親將死去嬰兒抱在懷裡再多走個幾英里遠,最終必須在陌生的土地上停下來,將自己深愛的寶貝託付於寒冷的土地上。許多族人死去,也僅能在就近的步道附近埋葬。細雨的弟弟鷹不想坐篷車,因為篷車裡都是生病與死亡的味道。

  在接近旅程終點時,細雨敵不過飢餓、嚴酷的氣候與勞累而病倒了;醒來時已到了旅途的終點——黑暗之地。父親說:「從明天起,這裡,就是我們的家。」


《細雨:切諾基族的淚水之路》內頁之西遷路線圖

三、美國《印地安遷移法》

  美國成為獨立國家後不久,東部的原住民族因為居住於主要農業區而面臨了越來越大的壓力,族人被要求讓出土地並遷移至西部。1829年,在切諾基族傳統土地上(今喬治亞州)發生了淘金熱。土地投機者遊說美國國會將部落擁有的土地轉移給國家,此立場受到時任美國總統傑克遜(Andrew Jackson)的支持。

  1830年,美國國會通過《印地安遷移法》(Indian Removal Act),將居住於美國東南部原住民遷移至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印地安保留地(今奧克拉荷馬州)。在這個所謂「遷移時代」(removal era),約有10萬名原住民被迫離開家園,當中約1萬5千名原住民在西遷過程中死亡。

  1838年,切諾基族成為第五個被迫遷移的族群,軍方開始強制驅離;約1萬5千名切諾基族人被迫上路,路程約1千多英里。在漫長而艱苦的西遷路途中,大多數人的裝備很差。而且由於聯邦政府缺乏運輸大批人民的經驗,沿路約4千人喪生,因為營養不良(飢餓)、疲憊虛弱、暴露於寒冷或酷熱等。

  切諾基族人稱這條西遷之路為「淚水之路」(Trail of Tears);之後,被用來指涉美國東南部原住民的遷移經驗。1987年,美國政府將切諾基人遷移的兩條路線指定為國家歷史步道(National Historic Trail);今日,人們最熟知的路線是「淚水之路」。

四、每個故事,都有讀者可以同理的經驗

   這些孩子的故事,述說著歷史上曾經遭遇的艱難時期,也有著找到力量的故事。這些孩子的故事,或許有些與你的經驗不同,但一定有你可以同理的既有經驗。

  這本書的普世情感與經驗為:家,是我們與所愛的人一起生活的地方;而被迫離鄉,常常是令人傷心的事。細雨的淚水之路,以孩子的視角,講述了美國歷史上一段痛苦與黑暗的時期;而這也是個關於力量與希望的故事,一個人、一個族群,如何經歷各種挑戰並變得更為堅韌。這本書幫助孩子們理解人權的重要性、不同族群之間的關係,以及國家採取的某些政策和行動的後果。

  這些創作作品,不是呈現知識,而是說故事,刻畫生命、情感經驗與跨越人群與時空的普遍人性。這些故事的共同或普遍人性,都有讀者(觀眾)可以自我投射的經驗,故較能促進感受與同理。透過感知與同理,期待在這個相互扶持的世界中,改善世界;並讓公民的歷史認識,更有機會投入到對話關係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史前館展示更新探索館承辦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