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國際頻道
  Hands-on! 親子同遊兒童博物館

博物館頻道

  考古博物館的種子培育:史前館青年考古營活動回顧

回想‧回響

  2021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大疫之下的實習紀錄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64期 2022.4.1

考古博物館的種子培育:史前館青年考古營活動回顧

文‧圖/林芳儀

  2004至2010年的寒暑假期間,史前館先後辦理15梯次的「青年考古營」,是國內首開先例以高中職以上學生為參與對象的「考古」主題營隊。

全國首創青年考古營

  因應田野發掘實作的需求,活動地點選在臺東或臺南的考古遺址辦理。營隊內容包含三個部分:講授考古學基礎概念的室內課程、室外的遺址調查與考古田野發掘實作,以及出土遺物整理工作。營隊天數除2004年首次辦理為3日,其他梯次為5或6日;每梯次招募18至20名學員,以付費方式報名參與。據承辦人觀察,學員以女性居多,僅2010年冬令營的性別比例接近1比1(黃國恩 2010)。

  有別於當時國內其他考古主題的營隊活動,「青年考古營」將參與對象設定為「高中職以上學生」,考量有三項:高中生心智相對較為成熟,生活管理相對較不費力;高中生的性向較明確,自主學習意願較強;期望藉由活動提供對文史有興趣的高中生了解考古工作的機會(黃國恩2005)。青年考古營的主要目的不是「教」考古學,而是透過營隊讓學員認識考古、體驗考古、發現考古的樂趣:「不論這些人未來會不會從事考古方面的工作,但是至少他們已經可以理解考古這種工作,對考古有正確的認識。」(黃國恩2005)由此顯示,活動不僅是單純的假期營隊,更是一場有意識、目標對象明確的考古學推廣教育活動。

青年考古營活動海報。

種子的發現與培育

  當然,藉由活動找出「考古的潛在學習者」也是考古營其中一個目的(黃國恩2005)。大多數學員因為對考古學的「幻想」而前來(或被迫)報名,部分學員在認識、體驗之後更加喜愛考古學,成為積極學習者。考古營存在「回鍋學員」現象,2010年冬令營更曾達到6位,佔學員比例30%,且都有參與過兩次以上考古營的經驗(黃國恩2010)。

  筆者於學生時期曾4度參加青年考古營。作為一個學員,考古營的哪個特點吸引我一再參加?正如承辦人所想,田野實務操作的體驗,絕對是最大誘因(黃國恩2010)。

2005年冬令營在臺南科學園區的道爺南遺址舉行。

  在參加考古營之前,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我也曾對考古工作有著美(ㄘㄨㄛˋ)麗(ㄨˋ)的想像。然而,實際的田野工作與「幻想」的考古發掘有非常大的落差:風吹日曬雨淋的室外環境、炎熱或冷冽難受的氣溫、一日無所獲的成果、收工後的肌肉酸痛等狀況讓人疲累,偶爾也會想逃避隔天的工作(尤其是下大雨的時候),但發掘的過程就像翻閱一本書,隨著深度增加,讓我覺得更加接近遺址的過去;發現考古遺物或現象時更會讓人眼睛一亮、精神振奮。

  這種充滿未知性的探索過程就像探險,也許是與「幻想」最接近,也是最讓我著迷的特質吧!不過,考古遺址是隨時間逐漸累積形成,發掘其實也是一種破壞;為了更好地保存遺址蘊含的「過去」,沒有充分及正當原由的發掘工作應該避免,因而讓參與考古發掘成為十分稀有的機會,也是我一再回鍋參加考古營的重要原因。


能夠親身參與「考古發掘」是考古營最吸引學員的特點。

  承辦人曾提過,每次田野都可以再學到一些新東西、得到不同體驗,也許是吸引學員回鍋的原因;但他也擔心考古營只是玩辦家家酒,無法讓學員有高層次的收穫(黃國恩2010)。但對筆者來說,4次的考古營經驗,不僅逐漸熟練我的田野技能(包含發掘、測量、記錄),也磨鍊我日後從事考古田野工作的思維與毅力。


考古田野工作不僅是挖土,更要詳細測量與記錄。

發掘之後的標本整理工作需要大量時間、體力與耐心,偶有體力不支的學員打起瞌睡。

  實際上的考古發掘不像影視劇情,每回都能發現稀世珍寶,筆者在歷次營隊中逐漸體會「沒有發現也是重要的發現」的思維。起初總會期待自己能發現大量或罕見的遺物、墓葬或現象,但結果經常不如人意,因此會感到失落或挫折;經過老師的說明與開導後,慢慢接受及認同遺址是一個區域範圍,遺物不會均質分布,但「沒有發現的探坑」對於界定遺址範圍也是有幫助的。這也讓我在日後考古工作時能有更平穩的心境,仔細面對每個探坑發掘成果的意義(也因此發現自己選坑位的手氣真的不太好)。

結識夥伴

  承辦人曾提及擔心營隊的「期間」限制,學員的學習與熱情會在營隊結束後消失。當時史前館也因此推出線上「考古聊天室」,期望成為考古營隊粉絲們分享討論與學習的平臺(黃國恩2005)。

  其實,每梯次考古營所招收的18到20名學員,學員們在5或6天內近乎24小時緊密相處,共同經歷白天考古發掘的甘苦、夜晚討論與休閒的時光,情感十分容易凝聚;每次到了營隊最後一天,學員總是離情依依,相約保持聯繫。也因此對我來說,考古營不僅提供專業知識與難得的田野經驗,更是結識志趣相投、年齡相仿學伴的重要場域。因為有相同的興趣,在營隊之後的學習路程上,夥伴間相互督促、一同前進,也更容易延續對考古學的喜愛與熱情。

  當初我在考古營認識的夥伴中,至少有5人走上考古學專業的學習過程,目前也仍有1位夥伴在臺灣考古學的路途上共同勉勵前行。我想「學伴」應該是青年考古營最難被取代的收穫與特色:營隊結束後,營隊老師與助教也無法一直陪伴學員,但營隊推廣教育的成效有機會藉由學員間的情感再延續下去。學伴關係的建立,也成為我開始辦理考古主題營隊後會特別著墨的部分。


一同經歷的田野生活難以忘懷,結識志趣相投的學習夥伴更是重要收穫。

小結與展望

  2010年2月後,遇到瓶頸的青年考古營暫停辦理至今。身為曾經的學員,筆者覺得很可惜,但也能理解考古營在課程安排、活動定位、考古發掘倫理議題、活動成效延續性等面向皆有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青年考古營是一個楔子,增加對考古學有興趣且有正確認知的青年人數,擴大考古學被認知及觸及的機率。不過,並非每一位學員都會以「考古學從業人員」做為人生目標,這也不是營隊辦理目的。然而,久未接觸易產生距離,也容易遺忘那種親身經歷後產生的感動與熱情;辦理一場營隊活動需要投入大量資源與心力,若因此降低成效未免可惜。

  承辦人曾說,以青年為對象的考古營隊是個出發點,期望藉由活動統整考古教育資源,逐步發展出不同對象的考古教育活動(黃國恩2005)。因此,若能針對參加營隊後成為不同年齡、社會身分的學員們與周邊親友,持續推出不同類型的考古學推廣教育活動,或許更能維持他們對考古學的喜愛與熱情,延長並擴大考古營推廣教育的社會影響性與成效。

參考文獻

黃國恩
2004〈青年考古夏令營隨筆〉。發現史前館電子報,40期
2005〈青年考古─談史前館的考古營〉。發現史前館電子報,54期
2010〈99年卑南考古冬令營雜感〉。發現史前館電子報,174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考古館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