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典藏聲音藝術:展出《聲音雕塑》(Consonance)側記

博物館頻道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上)

考古探索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7期 2017.10.15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上)

文/游清志‧圖/遺址公園管理中心‧影片/簡勇明

  還記得2016年艾莉颱風外圍環流所帶來的豪雨,造成處處淹水、交通中斷的情景嗎?身為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的一分子,我想我是忘不了當時大水突然淹入辦公室,進而漫流到展示廳那一幕的不悦、卻不停止、無力阻擋。

  去年底,在全館有限的預算下,勉強擠出了一點點經費,用以辦理尼伯特颱風及艾莉颱風的災後復建工程。其中風災修繕和水災預防工作約各占一半,工程已於今年梅雨季前完工驗收,本文想就水災這一部分做討論。

  在探討水災成因之前,應先介紹卑南遺址公園的地理環境。遺址公園位於卑南山腳下,公園上方是一片廣闊的山坡地,以種植釋迦為主,主要出入通道是園區外一條產業道路,並連接園區內的環園道路。每天農民要上山耕作時,都必須先經過公園。

  公園上方廣闊的山坡地也就是一大片集水區,小雨時尚可由土壤自行滲透吸收,但大雨時就會在地表上形成逕流,集中流往地勢較低的產業道路。由於產業道路上並沒有排水邊溝,於是雨水會直接在路面上流動,乍看之下,宛似河流,蔚為奇觀。

正常排水方向圖。

  長期以來,該條產業道路一直是造成水患的主要來源,以往興建公園時排水規劃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於是在靠邊界的道路上設置一條截水溝,攔截山坡上集中流下的洪水,導入一旁的1號滯洪池。再經由道路下方的連通管流入2號滯洪池,順著穿越建築物旁的人工溪流(註),將水導向建築物下方草坪上的3號、4號滯洪池。這兩個滯洪池容量並不大,估計是就原來地勢較低處再稍微加深而成,如果水量太大、容納不下時,就會任水溢流在大草坪上,因為大草坪坡度和緩,即使溢流也不能為害,最後再利用土壤的滲透作用,讓大水自然消散在大草坪上。

暴雨洪水方向圖。
展廳淹水。

表演廣場淹水。

馬路河流。

  但當暴雨來臨、山洪暴發時,1號滯洪池內水位將會迅速高漲,洪水量超出池子的設計容量時將會溢流,1號截水溝同時也會因滿載而失去截水作用。此時水流會直接漫過1號截水溝,滾滾黃流便由邊界外順著產業道路傾洩而下,與之相連的園區內道路也瞬間變成水道,一路流往最低處的文化公園路。

  如果洪水只是沿著道路而下,對於公園倒還不致於造成嚴重損害。但當水量大到能漫過路緣石(影片所拍攝位置),從建築物上坡滿山遍野流下時,就會造成嚴重的災害,這就是造成去年展廳淹水事件最大的一股洪水。

  洪水來源共計有三股,第一股是從境外直接入侵。第二股則是來自原有排水系統的2號滯洪池,因其位於建築物上坡處,當池水滿溢時,溢出的水將混著第一股洪水,一起往下衝擊。第三股則是來自漫流路面進入建築物的水流,主流順著道路往下,而支流則沿著停車場入口進入建築物範圍內,這股支流的水量雖然較少,卻也造成不小的破壞力。

  這三股洪水先在停車場匯集,然後再尋找破口往建築物衝擊,受創最重的是下層辦公室及展廳。當時藉由建築物前方排水溝所攔截到的水流,落到下一層的排水溝時,竟也發生像瀑布一般的景象(未完待續)。

  (註):人工溪流位於產業道路正下方的樹林間,原是以前大雨所沖刷出來的自然水道,後來經由人工加以整理,仍維持其原本的行水路徑。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