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自然史標本典藏簡介
在柏林,引爆戰後生活想像
一位駐館員對原住民文物館發展中的觀察與思考
從多樣性的知識建構看原住民教育的發展籌劃
史前館電子報第109期 2007.06.15 
   

從多樣性的知識建構看原住民教育的發展籌劃

 文 /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從憲法、原住民族基本法以至原住民族教育法,都強調應該依據原住民族意願,本多元、平等、尊重之精神,保障原住民族的教育權利;這些理念與戰後以同化、融合為主軸的教育政策相較,已經有很高的超越,惟與實際的推動,依舊有相當的落差;除了成立原住民族教育審議會、教育經費預算額度、保障升入學機會、減免學雜費、專屬頻道等已初步推動外,其他大多還懸在半空中,尚未真正落實;所以常有人批評這些法律僅是「具文」!

  追根究柢,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還是在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仍僅存於少數識者的論述,尚未成為台灣社會的共識。因此,在結構上依舊存在著意圖憑藉教育手段,而最終同化與所謂主流相異的族群與文化這樣的思維;從而儘管相關法令漸臻齊備,在政策與執行中,仍然存在一種龐大而穩定的力量是逆勢而行的;譬如有人仍質疑:學校國語文科時數已經不夠,卻還得挪一部分給鄉土語言或族語;使用人口那樣少的原住民族語言的學習有什麼意義與價值?原住民學生加分的正當性何在?原住民族有必要維持鮮明的色彩?……甚至認為行政院原民會可以和客家委員會、蒙藏委員會合併之類的構想,都是這種思維的具體化。

  過去的施政者將台灣不同的民族文化看作單一的民族文化,並意圖用經過簡化、籠統的教育措施,讓所有不同背景的族群及其成員,在相同的教化模式中,成為擁有相同思想與行為的一群人。但是事實證明,同化政策不僅造成各族群語言文化傳承的斷層,讓許多有價值的知識價值遭到遺棄,使多樣性的文化資產瀕臨滅絕,族群的認同也產生錯亂。這些斷層、遺失與錯亂,都嚴重的摧毀台灣原本豐富的文化的內涵以及自主與自尊的精神,未來需要耗費更多的資源與心力,才能挽救,而最遺憾的是我們失去了可以激起創意的文化資產,而這些失去的資產,有很多的是再也無法找回來。《語言的死亡》作者大衛‧克里斯托說:「多樣,在演化論裡佔有一席核心地位,……演化全靠基因多樣。愈來愈齊一的現象,對物種的存活,於長程而言,是有危險的。用生態學的話來說,就是:最多樣的生態系,就是最強健的生態系。」原住民族教育刻意區隔出明顯的邊界,就是要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如果原住民族對於教育的基本訴求都無法獲得回應,則多元而健康的社會將是無法期待的。

  另外,主流社會傳統根深柢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更是台灣教育始終無法朝正向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原因。過度強調書本知識的重要,會造成教學或學習動機、方式與內涵的扭曲和錯置;學校的體育、音樂、美術、勞作與群體合作學習的科目絕對比不上國、英、數、理科;在老師眼中,會「讀書」(指的是所謂主科)的學生就是「好」孩子;否則就是「壞」孩子。試問: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社會還缺乏高學歷者嗎?可是在基本禮儀、公德心、遵守秩序、見義勇為,甚至冒險犯難精神的整體表現,能與我們沾沾自喜的高學歷數據相提並論?若不信,請看以下的例證:聯考結束後,現場就像颱風剛吹過;行走街巷,遇見的是數不盡的垃圾、煙蒂、狗糞;「路霸」處處,斑馬線車輛優先。

  其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很會讀書,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能充分發展他最具優勢的部分,這樣才能廣泛培育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一個社會的運作,不是靠少數知識菁英就行,擁有多元多樣的人才,方能解決所有可能產生的問題。可是,我們的社會過去遭到同化教育的荼毒,普遍有「一窩蜂」的心態,認為一致比較好;等某一種「好」被我們確認了,其他可能的「好」就無法被接納或考量。主流的教育已經陷溺於難以自拔的困境,原住民族教育是否還要亦步亦趨、緊緊跟隨?

  未來的社會分工更加細緻,需要的資源與人才多樣而複雜;維繫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內涵是原住民的責任,也是原住民族對於台灣的貢獻,所以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必須堅持多元的理念;原住民族社會的興衰繫於多樣人才的養成,「分數主義」已經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趨勢,在籌劃原住民族教育時,一持一棄,應該掌握。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