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自然史標本典藏簡介
在柏林,引爆戰後生活想像
一位駐館員對原住民文物館發展中的觀察與思考
從多樣性的知識建構看原住民教育的發展籌劃
史前館電子報第109期 2007.06.15 
   

本館自然史標本典藏簡介

文‧圖 / 葉前錦

  本館除考古學與民族學之標本文物蒐藏外,尚有少量的自然史標本典藏,自然史之研究雖非本館核心研究,但其標本之蒐藏與研究卻對過去人類生活環境提供相當重要的參考資料與佐證。


象下顎骨貝類附生污損情形

標本水洗

附生貝類磨光剔除吸塵

典藏編號書寫

標本固定

動物化石標本入庫典藏情形

 
  本館自然史標本典藏可分為岩石礦物、脊椎動物化石、貝類化石標本三大類,其中岩石礦物標本為本館籌備處時期委託臺灣省礦物局進行採集,主要以臺灣地區各地之各類型岩石礦物原石標本為蒐藏範圍,包括玄武岩、閃玉、蛇紋岩、變質基性岩、黃金、藍玉髓等共計109件。這些岩石礦物標本不僅具有代表性,更可作為考古遺址出土之石器標本材質鑑識、比對之參考。

  脊椎動物化石標本之蒐藏主要以更新世晚期澎湖海溝臺灣陸橋動物群化石標本為主,包括有馬、斑鹿、梅氏四不像、德氏水牛、古菱齒象等草食動物之骨骼、牙齒、角、生痕化石標本等。數量計有470件,年代推測距今約有1.1-2.6萬年,化石標本多購自私人收藏,少部分為捐贈,對於重建更新世晚期臺灣與大陸間之生態環境、舊石器時代晚期史前人類採食對象與方法,以及史前人類遷移的模式具有重要的收藏與研究價值。

  貝類化石標本數量最少,皆屬捐贈品,僅有54件,多為臺灣西部考古遺址採集之新生代貝類、珊瑚及其生痕化石。

  自然史標本交付典藏後,在本館典藏人員細心維護下,須經過系統性的整理,才能呈現在大眾面前。典藏人員通常在收到標本後,必須先進行清點的工作,確認標本實物是否與入藏清冊相符,接著開始進行入庫前的前置作業。

  以澎湖海溝的動物化石標本為例,由於大多數的化石標本曾經深埋海溝中,內外附生許多珊瑚、貝類等生物,經打撈上岸後又被前物主隨意堆放,再度受到灰塵沉積、蟲鼠活動侵擾,漸漸失去原貌。為使標本原貌重現,俾利於後續研究、展示與典藏,工作人員須將標本內外的塵土以水洗或吸塵方式將表層的污垢、灰塵清理乾淨;表面附生之頑固堅硬的貝類、珊瑚等異物,則須另以小型電鑽一一磨光剔除。清理完畢的標本接下來進行分類、辨識物種與所屬部位,然後進行典藏號指定、編寫、登錄、描述、測量、資料建檔、影像數位化等工作,破損的標本須重新黏合與修復,並製作專屬的保存盒存放。完成這一連串繁複的入藏程序後,沉重的化石標本最後才移入恆溫恆濕的典藏庫中收藏,並依照大小、順序排放整齊。為預防標本晃動傾倒,或相互擠壓、摩擦受損,工作人員會在標本與典藏櫃架接觸之底面放置一層厚度適宜的無酸性泡棉作為保護襯墊,化石標本就這樣從醜醜的外表被重新打理得整潔美觀,並舒適地等待有心人探訪其奧秘。

(本文作者為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