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典藏聲音藝術:展出《聲音雕塑》(Consonance)側記

博物館頻道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上)

考古探索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7期 2017.10.15

典藏聲音藝術:展出《聲音雕塑》(Consonance)側記

文‧圖/劉世龍

  「現代博物館典藏的媒材其實不再侷限於實體的物質文化,如果透過聲音或影像為媒材的創作早已被普遍接受,那麼透過這樣的媒材所傳遞的文化象徵,也應視為人類的文化傳遞重要的無形文化財產。由於典藏與展示的概念,必須在某一定時空場所與獨特性的概念中被定義,且必須是限量的有聲品。透過這樣的概念,現代博物館已逐漸將影音納入典藏範疇內。

  2017年9月甫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館本館開幕的小規模常設展《聲音雕塑》(Consonance),即是以這樣的概念進行重要的收藏與展示。該音樂乃是布農族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的現代新科技錄音。源自1943年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在崁頂部落調查時,首次聽到即大受震撼,Pasibutbut因而成為民族音樂研究的重要立論基礎,也是外界認識布農族文化的途徑之一。

  而這次本館呈現的現代錄音版本,係約莫5年前由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Matthew Lien)前往崁頂部落原地採錄的現代錄音版本。他透過最新的錄音設備與16軌道的混音設備,將16位當地布農族友人的聲音以分軌方式錄製,再混音呈現。新錄製成果如何透過現代科技呈現原音,音樂家馬修特別製作了環形音場概念的聲音模式,透過16個揚聲器,將個別錄製的音軌,分別在單一揚聲器傳遞音波。因此,本音場的概念與科技是獨一無二的創意,聽者必須佇立在一個直徑5公尺的圓形範圍內,才得以聆聽當時的錄音實況。該聲音展演的概念,如音場的形塑及聲音裝置的陳列更是新藝術的創新表現。以下便是本館在當初引進這件典藏品的設計過程。


《聲音雕塑》(Consonance)是由音樂家馬修連恩所定義的裝置藝術。



布展過程,沉重的展品挑戰了許多安裝與展現的技術。

  《聲音雕塑》(Consonance)作品的媒材元素是一件長達十分鐘的現場錄音作品,透過聲音作為素材進行的跨界結合,以延伸作品的論述,並透過聲音的響度,將其依附在所形塑的場域中,達到視覺的回饋。並強調凸顯音場響度及降低在其他空間的干擾,以傳遞給觀眾的單一訊息為考量。

  約莫今年(2017)四、五月,館內選定了二樓第二特展室的入口,約100平方公尺的空間規劃作為預展地點。初期場勘時,馬修解釋該裝置需要一個約5米25公分的圓形空間,且必須懸掛在上空並容許承載300公斤的吊件。當一件大型物件懸吊在本館展示空間,首要考量的便是視覺以及是否會對觀眾造成危險與壓迫感,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觀眾前往聆聽的物件屬性來進行設計。

  本項展示的考量,物件聲音的傳達不外乎聲波、響度與傳導的因素與干擾。另外懸吊物件的安全與適用性,與面對許多大型水銀燈與挑空的天花板,在聲音傳播以及視覺上的干擾。我們採取更換高效能的平板LED燈具,全面將天花板粉刷為黑色,並將天花板封住,降低視覺與空間聲音對外的干擾。在空間規畫上,修正為一個橢圓的空間,期望藉水平視覺感受猶如佇立在山頂中的氛圍。

  最後要懸吊這件沉重的展品前,我們事先利用角鋼組合一個與圓形音場相同大小的八角形鋼構於天花板下方。又利用輕盈的材質組構了一個直徑5米25的圓頂,配合音雕作品,在黑色穹頂上方,使用了2000米的光纖燈條,點繪出星空的感受。透過近千顆星光,讓觀眾感受在星空下聆聽Pasibutbut的概念,透過這種靜謐的空間,讓觀眾進入後可以暫拋繁瑣事情,靜靜享受聲音藝術。


展廳外面的森林動物繪畫,剛好與自然史展廳相呼應,又達到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的目的。

  馬修與工作夥伴Per van der Horst於9月7、8日兩天至現場懸掛該作品並調整音場環境,馬修對於該空間布置已相當滿意,於是進入最後一階段的修飾工作,如何將重要物件放大,並降低觀眾對於缺點的隱藏效果,我們採用垂直性的線條將視覺當中可能影響觀眾的懸吊鋼索模糊化,空間也因為垂直線廉的懸掛而有所界定。而就燈光的強弱,則將所有燈光焦點都透射在5米圓形音場當中,增加觀眾對於動線行進的可及性。此外,在入口牆面上採用童趣性極高的森林與動物畫風,期望這個音樂藝術可以達到普及推廣的功能。

  聲音的典藏不同於市面販售的有聲出版品,雖然聲音藝術現今在市場仍然處於模糊階段,也無法待價而沽。然而,聲音藝術被博物館判別為典藏的創作類型,就價值的判斷而言,馬修連恩的聲音雕塑對於無形文化的永續性,有其一定的價值。當這個新科技錄音在本館空間進行文化傳遞時,期望一般民眾可藉此了解聲音的力度與文化向度。


開展當天,感謝所有參與《聲音雕塑》(Consonance)此件作品的崁頂布農族人與工作團隊都蒞臨現場。

  感謝參與在這個展示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Matthew Lien(馬修連恩)、Per van der Horst、蘇徉先生、同仁鍾緯澤,以及參與錄音的16名布農族朋友Bisazu余聖提、Ciang胡天國、Bukun余馬提、Anu胡良能、Ibi宋銘金、Aziman邱志明、Alang胡建成、Dasdal胡有福、Adual邱金生、Banital邱偉程、Alang黃貴德、Ingkis邱成興、Bukun余士杰、Husung胡小明、Manan田威杰、Ciban胡偉敏。也特別在此紀念於今年夏天離開我們的tama Alang胡建成。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