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典藏聲音藝術:展出《聲音雕塑》(Consonance)側記

博物館頻道

  暴雨後的卑南遺址公園防洪工程(上)

考古探索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7期 2017.10.15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文/林秀嫚

  運用顱骨復原一個人的面貌其實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註1)。早在1877年,德國解剖學家沙夫哈森(Schaffhausen)就已經提出根據顱骨復原面貌的設想。1883年,德國學者維爾克(Hermann Welcke)則對13具男性大體的面部軟組織厚度進行了測量。

  然而,首次把面部復原的設想付諸實踐的是瑞士解剖學家維爾黑姆·希斯(Wilhelm His Sr)。1895年德國萊比錫(Leipzig)的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決定重建並擴大,因此,教會希望趁著這次擴建將著名作曲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的屍骨找出來。而希斯則利用這具人骨復原其面貌。

  他先測量了37位死者(33位男性與4位女性)的面部軟組織厚度(註2),然後將測量得到的數據交給雕刻家塞弗內(Carl Seffner)。塞弗內根據這些數據雕刻了一具半身像。而這具半身像和巴赫生前的畫像非常相似,這為該具人骨就屬於巴赫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運用科學方法根據頭骨復原死者的生前面貌。

  20世紀(1920s-1930s),人們開始以泥塑面貌法取代了雕刻復原法。無論前者或後者,顱骨面相復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種藝術創作。前蘇聯科學家格拉西莫夫(Mikhail Mikhaylovich Gerasimov/俄文名Михаи́лМиха́йловичГера́симов)於1968年出版的《從頭骨復原面貌的方法》(The Face Finder),則是較全面性而有系統總結顱面復原理論和方法的一本書。

  晚近,借助電腦強大的處理和存儲能力來進行顱骨面部復原也逐漸成為目前最普遍應用的方法。電腦技術飛速發展,為面貌復原提供了良好的三維可視化開發平臺;醫學影像技術如X光透視、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進步,也使顱面的數據更全面且精確。換言之,現今面部復原方法已由二元重建(two-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s)、三元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s)至疊加重疊(superimposition)(註3)

  面部復原除了運用在法醫科學外,考古學也開始應用這個方法來復原考古遺址出土人骨,以企圖了解過去人類的實際面貌。舉例來說,2002年趙成文教授即成功為古長沙國丞相夫人辛追(1972年馬王堆的一具女屍)進行相貌復原。


圖一:肌肉群雕塑。

圖二:卑南PN250-骨架+面部復原+肌肉。

  在臺灣,史前遺址出土的面部復原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紹慶旺博士與夏威夷大學Michael Pietrusewsky博士合作完成的十三行史前人。其後,林健成先生根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提供的一位小男孩頭骨測量數據(註4),繪圖、確認骨骼構成、加上肌肉和軟骨(圖1)、添上腺體脂肪組織、特徵細部修飾、皮膚紋理構成、整體細部修飾、取模、成形、植髮修飾髮樣、眼框內安上眼球、植上眉睫毛樣、膚色表面質感處理,完成男孩「小來」的面部復原。卑南女性PN250(圖2)也是依「小來」的模式進行,但PN250於整體細部修飾時,曾以現生卑南女性的像貌為復原依據(註5)。

  不過,面部復原永遠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實,因為面部上可變的細節太多了。舉例來說,鼻子、眼睛、嘴、耳朵等五官含有較多軟組織成分;頭髮的顏色、眉毛的形狀、痣、皺紋、眼鏡等不能從顱骨上推斷出的資訊,也都會影響復原的面部。


圖三:肯納威克人面部復原01-白人。

圖四:肯納威克人面部復原02-印第安人。

  以美國肯納威克人(Kennewick man)為例(註6),早期將肯納威克人歸類為白種人時,面部復原後的肯納威克人就像星際爭霸戰(Star Trek)中的英國演員派崔克‧史都華(Patrick Stewart)(圖3)(註7)。然而,當DNA證據說明肯納威克人屬於原住民族時,雕刻家 Amanda Danning重建出的肯納威克人又有了另一種全新的面貌(圖4)。

  排除上述面部復原過程所需克服的難題,運用顱骨復原一個人的面貌是法醫科學與考古學了解過去人類面貌一種極佳方式。特別是如果我們能事先設定所要復原個體的性別、年齡與族群歸屬,往往可以得到與事實頗為接近的結果。

註1:資料來源參考http://blog.xuite.net/posntung/twblog/121811588-
%E9%A1%B1%E9%9D%A2%E5%BE%A9%E5%8E%9F。

註2:資料來源參考https://strangeremains.com/2015/07/13/the-anatomist-the-
sculptor-and-the-first-facial-reconstruction/

註3:資料來源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ensic_facial_reconstruction
註4:「小來」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考古研究團隊於2003年9月30日在臺中市惠來里挖掘出土第一座墓葬中第一具出土的男童遺骸,後經中部觀眾票選而命名。小來經過碳十四定年距今1250±40BP,整體面部於2006年1月25日在科博館生命科學廳一樓特展區展出。
註5:根據筆者與林健成團隊成員之對話。
註6:「肯納威克人」事件源起於1996年夏天,兩個大學生在美國華盛頓州Columbia河旁發現一個頭骨。當地考古學家James Chatters在泥濘的地底下繼續發掘出一整副幾乎完整的骨骸。其中一小塊骨頭定年後,發現這具人骨年代距今8500-9000多年,而這個年代是當時在美洲大陸發現最早的完整遺骸。
註7:圖片來源參考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
dcr=0&source=hp&q=Kennewick+man&oq=Kennewick+man&gs_l=psy-
ab.3..0l3j0i30k1.1193.1193.0.2226.1.1.0.0.0.0.64.64.1.1.0....0...
1.1.64.psy-ab..0.1.63.D-a9s5HQr64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