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之面部復原
文/林秀嫚
肯納威克人面部復原02-印第安人。
|
運用顱骨復原一個人的面貌其實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了(註1)。早在1877年,德國解剖學家沙夫哈森(Schaffhausen)就已經提出根據顱骨復原面貌的設想。1883年,德國學者維爾克(Hermann Welcke)則對13具男性大體的面部軟組織厚度進行了測量。
然而,首次把面部復原的設想付諸實踐的是瑞士解剖學家維爾黑姆·希斯(Wilhelm His Sr)。1895年德國萊比錫(Leipzig)的聖多馬教堂(Thomaskirche)決定重建並擴大,因此,教會希望趁著這次擴建將著名作曲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的屍骨找出來。而希斯則利用這具人骨復原其面貌。
他先測量了37位死者(33位男性與4位女性)的面部軟組織厚度(註2),然後將測量得到的數據交給雕刻家塞弗內(Carl Seffner)。塞弗內根據這些數據雕刻了一具半身像。而這具半身像和巴赫生前的畫像非常相似,這為該具人骨就屬於巴赫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運用科學方法根據頭骨復原死者的生前面貌。
【詳全文】▲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