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民族專欄
  什麼樣的米貢祭:淺談卡那卡那富的正名與祭儀的變化

博物館頻道

  話說「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

回想‧迴響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貫穿熱血、體驗與情感的學習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86期 2014.11.1

什麼樣的米貢祭:淺談卡那卡那富的正名與祭儀的變化

文/蔡念儒‧圖/廖碧蘭

  今年雙十國慶日,對於卡那卡那富人(Kanakanvu)有另一層意義,因為這將是他們脫離「鄒族」(Tsou)身分後第一次舉辦米貢祭。為了特展的資料收集,我隨本館的田野調查隊前往高雄那瑪夏,參與這個部落的盛事。

  米貢祭是卡那卡那富人最重要的節日,這在日治時期佐山融吉的《番族調查報告書》便留下相當多的記載。這個祭儀原名為milupang mikong,意思是「結束後的祭祀」,也就是小米收成後的歲時祭儀。傳說卡那卡那富有位男性族人在一次大飢荒時逃到山上,在找食物充飢時不小心掉到一個地洞,見到小矮人tamo-unai。小矮人用小米與各種糧食餵飽了他,這位族人也把作物的種子帶到地上,從此讓族人得以溫飽。因此族人在每年小米收穫後,一方面要祭祀最偉大的天神,祈求祂保佑風調雨順,族人安康;另一方面祭祀tamo-unai,感謝祂賜予作物的恩惠。


夢占挑選出來的卡那卡那富族人舉起點燃塘火的火把,象徵米貢祭祭儀開始。

長老在祭儀中為每位族人驅邪,既意味著傳統信仰,也反映著部落的長幼倫理。

祭儀結束後的家族互訪,可以看到卡那卡那富族之間彼此的緊密連結。當客人離去時需佯裝酒醉由主人家族成員扶持,意味著主人招待周全,盡興而歸。

  這樣一場祭儀,在過去不僅僅是場豐年祭,而是代表著一個歲時週期的結束。在傳統的祭儀裡,準備祭儀是全族動員的大工程。各家不僅要收穫小米,也忙著上山狩獵,下溪捕魚,把小米搗成黏稠的pepe(類似麻糬的小米糕),儲備祭典與冬季的糧食。族人也必須在祭典前做好家裡的整潔,年輕人在長老帶領下打掃會所與公共道路,用芒草驅邪,確保祭儀的潔淨。

  日治時期記載的米貢祭活動會持續五天,以點燃會所的塘火作為開始。族人先在家裡,對懸掛在家屋樑柱的小米束黏上pepe並且祝禱,感謝tamo-unai和小米神的恩賜,結束時開始食用今年收成的小米,然後各家家長帶著全家人前往會所,參與祭祀tamo的儀式。

  tamo是卡那卡那富的創世神和最重要的神祇,因此整個儀式的形式莊重而肅穆,必須由部落的長老與軍事領袖在會所召集和規範族人,先由男丁在家長帶領下,帶著pepe、酒、魚與肉這些代表性的豐盛食物進入會所,同樣以把pepe黏在主柱和獻上酒食的方式向tamo和祖靈報戰功和祈求平安。接著女性和幼兒才在長老准許下進入會所,祭祀tamo。最後全族族人圍繞在會所前的塘火歌唱跳舞,長老用苧麻繩觸碰每位族人為其祈福,然後以族人歡慶酒食結束祭儀。

  傳統的米貢祭儀可以說是卡那卡那富族的縮影,反映著對於utsu(神與祖靈)的信仰、講求「長幼有序」與「男性優先」的父系家長制以及長老與軍事首領共同領導的政治體制等文化價值觀。但在部落快速現代化的今天,這些價值觀卻面對相當大的挑戰。

  日治時期的那瑪夏(Namasia)只有卡那卡那富人居住,但現在當地居住的布農人(Bunun)卻是卡那卡那富人的4至5倍,卡那卡那富人也因通婚而迅速地布農化;舊房舍在部落遷徙與八八風災重建後被水泥透天房或鐵皮屋取代;族人全面接受基督教後,utsu也甚少在祭祀;長老與軍事領袖共議制則被現代國家的區公所、原民會與部落文化協會取代。當祭儀背後的價值觀逐漸瓦解後,該如何看待現代的米貢祭呢?

  現代的米貢祭其實也具有新的文化意涵,這是卡那卡那富文化復振運動的縮影。現代的卡那卡那富人因復辦米貢祭後恢復會所與傳統的祭儀空間,也因參加祭儀重新設計了族服,更因米貢祭的舉辦而重新組織了族人,以及讓外界注意到卡那卡那富與阿里山的「鄒」有何不同。只是,在這著重「民族文化傳承」而非「祭祀utsu」的意義下,現在的米貢祭仍然與日治時期佐山融吉的紀錄有明顯的不同。

  以今年(2014)的米貢祭來說,為了讓族人參與,整個活動壓縮在一天半內完成,主要祭儀則只有半天;鄉公所提供了祭儀活動的經費,加上正名活動的慶祝與觀光的宣導,為米貢祭增添更多觀光的色彩,現場不但湧進更多觀眾遊客,祭儀活動也在長老外安排了主持人,並且特別規範了拍攝者的活動區域;至於各家族因為自家不再祭祀tamo-unai,這幾年也趁著會所改建,在會場上設置祭祀用的家屋;整個祭儀活動雖然大致上仍講求平和肅穆,但在中間穿插一段模仿排灣五年祭的刺籐球,讓部落青年在競爭中贏得佳人的幽默劇情,顯然打亂祭典強調的長幼與男女秩序。這些變化也顯示出,即使族群正名後,卡那卡那富人勢必會得到更多的文化自主權,但當「文化傳承」和「民族特色」成為祭儀的主要意義後,現代米貢祭的性質很難只講求敬神和世代倫理的族群氣質,而必須和展示民族特色以及吸引族人參加的需求下,由此延伸出來的各種元素結合。

  祭儀活動結束後,有位參與的族人私下提到因為今年正名的關係,今年活動的場合外來人數太多,場面有些難以控制,希望明年起能回歸一個較平靜的祭儀。但就像在田野工作中各個主要人物不斷提到的,正名成功只是族群發展的開始。也許我們見到的米貢祭正是由「追尋(已消失的)傳統」的祭儀,轉變為「就是(讓人看的)傳統」的祭儀中,一個象徵性的開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祖靈‧連結─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族的文化傳承」特展聯合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