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臺東的大小朋友,一起來「聽‧說‧我們的故事」

博物館頻道

  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下)

回想‧迴響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迷航臺東40天X勇闖博物館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85期 2014.10.15

臺東的大小朋友,一起來「聽‧說‧我們的故事」

文/彭敏華‧圖/南王國小提供

大巴六九故事屋部落文化及生態導覽-認識卑南族傳統屋與文化習俗。

  先前我曾在卑南文化公園舉辦過三屆「文化小尖兵」的小小解說員培訓活動,帶小朋友經由學習、吸收卑南遺址的教育資源,再用個人的特色及表達能力,向遊客解說。每一年長期的培訓過程下來,只要是願意學習成長的孩子,都可以看到他們擁有長足的進步。今年展示教育組同仁頌恩找我一起參加協助由臺東市南王國小承辦、Pinuyumayan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合辦的活動:臺東縣103年度國民中小學「聽‧說‧我們的故事──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希望從中展開博物館與在地教育單位的解說培訓合作,讓我很期待可以再次經歷臺東孩子的成長。

小朋友的活動,也是大朋友的挑戰


8/27至史前博物館文物及展覽導覽解說。

田野調查資料整理及導覽解說技巧教學。

田野調查、資料整理、撰寫解說稿分組教學。

成果驗收-分組導覽解說評比。

  剛開始,得到的資訊是僅帶一堂田野調查課即可,但在開完培訓工作會議後,頓時成為成敗與共的合作共同體。由於我向來是以教育活動人員的身份帶解說培訓活動,既沒有深入研究卑南族也不是專業解說員,因此還真是一大挑戰!

  一開始看到培訓課程的安排時,還真深深倒吸了一口氣。因為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就要讓孩子有辦法解說卑南族是文化、建築、服飾或文物……等等,在課程結構的設計組合與轉換上,實在非常困難達到。唯一的策略就是,所有的課程安排都必須再聚焦,才會看到孩子的學習與轉變,孩子們也才會有豐富的題材準備解說內容。

  於是我和頌恩及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的嵐欣,想方設法看該如何補足這一塊。我們首先從物件的收集著手,能夠找到與卑南族有關的物件,就拜託有物件者將物件帶過來借用,不論是服飾、會所的模型或是盾牌等等都可以,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進入解說狀況,善用物件做為解說材料,這不僅可以分散孩子們上台的緊張度,也可以讓孩子們學習讓物件說話。另在培訓過程運用多元的解說技巧,不論是著傳統服演示還是唱一首歌、跳一段舞,更能讓聽者產生共鳴。

  這次的解說培訓和以往我所承辦的解說培訓有著非常不一樣的地方。首先是這次解說培訓完全要依靠孩子的記憶與筆記做整理歸類後,演練表達再說出來給評審老師聽。而以往我們在卑南文化公園的培訓方式是以展廳文物及解說資料,提供孩子閱讀與演練。其次是這次參加學員的年齡層較低,實際挑戰卻比較大,不過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之強,在此顯現無遺,他們單靠講師的講解及體驗,即可說出自己所聽所見的卑南族文化。由於第二天早上的時間都花在準備上場的解說內容,因此實際上僅在短短一天之內就要有辦法上場解說,實在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與考驗。

  培訓小小解說員的工作並不輕鬆,因為大部分的小小解說員對卑南族的認識幾乎從零到有,且要和同組小小解說員相互合作、共同呈現。第一階段,每位小解說員選取自己有感覺的小主題,進行資料收集與撰寫解說稿,訓練他們一定要自己逐字書寫解說稿,唯有用自己的語詞、形容詞來撰寫與表達,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容易快速學習成長;第二階段,解說稿完成之後,再視文稿結構的完整性與正確性做修正;第三階段,不斷演練與調整,並且和同組解說員的講稿串成完整、順暢的解說故事內容。

小朋友的收穫,也是大朋友的鼓勵

  這次培訓活動,希望孩子們來參加這活動除了可以來玩玩、交朋友之外,最重要的仍然是要真能有收穫。這使得我時時處於全神貫注、精神緊繃的狀況,再度扮演以往培訓時嚴父慈母的角色。畢竟,如果孩子只是用單純來玩的心態面對這個營隊,回去以後就很難深刻說出他到底學到了卑南族文化的甚麼。因此我仍不時勉勵、叮嚀他們要把這個營隊的學習看做是一回事。這樣的要求,最後也真的傳達到孩子的自我要求上,令人感到非常欣慰。


結業式頒發結業證書及獎狀,女生戴花環、男生接受象徵性的成年禮打屁股儀式領取證書。

  看到孩子們問卷的分享,他們普遍對課程滿意度達93%以上。有人寫說:「我覺得經過這次的練習讓我更深的了解卑南族了」、「我覺得這次的活動非常棒,希望下次還有」、「我學到了許多導覽員要有的知識了」、「這次的活動讓我比較敢發言也比較有信心,交了很多好玩的朋友」、「我覺得這次的活動很好,因為能增加我的勇氣還可以增加大家的感情」、「這次當了組長,讓我學習如何領導,雖然在學校一直都是一個領導者,不過這次這個組別的夥伴比較害羞,不敢發表己見,所以上台的稿大部分都是我編的,令我學習非常多,且原本不是原住民的我,也完全對原住民不了解的我,竟然還可以向大家解說令我十分HAPPY。」可見這樣的培訓,也會帶動語文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應變能力隨之進步,並且能建立自信心,展現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也就是我們的培訓目標,培養孩子擁有帶著走的能力。希望這樣的活動,能踏實地將孩子配備出自信與競爭力,帶著孩子翱翔未來的夢想繼續前進下去。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推廣教育企劃員,臺東縣103年度國民中小學「聽‧說‧我們的故事──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合作講師)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