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下)
文‧圖/游清志
上期電子報〈延續「蒼穹為幕」概念的遺址博物館:卑南二期計畫的工程建設(上)〉提到卑南二期計畫工程建設規劃的主軸,本期繼續簡要分述各區構想如下:
史前生活環境模擬區
既有蓄水池再利用示意圖。 |
預計規劃模擬史前生活情境(如採集、農作、伐木、狩獵)的區域,讓遊客想像史前人的生活場景。
本區設施包括聚落家屋推測復原(家屋、穀倉、屋內石板棺、道路等)、農耕梯田(小米、芋頭等)、狩獵環境模擬、石牆觀景步道、自然史戶外展示、解說設施等。
近代農作型態展示區
位於二期基地北側,作為近代臺東地區農作型態展示,預定保留既有農舍,配合簡易修建,轉作為環境解說眺望台,瞭望都蘭山、利吉惡地、卑南山、卑南大溪、臺東三角洲平原、卑南丘陵等大地景。此區以自然環境為背景,解說員可在此說明卑南大溪各民族神話故事及部族遷徙史。
本區設施包括環境解說眺望台(既有農舍修建)、卑南大溪流域民族史展示解說牌、園區管理人員休息室與倉儲空間(既有鐵皮屋位置改建)、景觀步道等。
生態與民族地景區
位於一期基地西北側,配合現有原生植物,以及東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之各族家屋與民族植栽解說,規劃為推廣生態與民族文化之戶外場所。本區設施包括各族原住民家屋(東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服務廣場與原生植物林(既有)。
大草坪活動暨遺址保存區
位於二期基地西側,移除現有釋迦林及農寮改植草坪,並與一期基地既有之大草坪連結,規劃為大草坪活動區,同時保存地下遺址。
行政及展示教育中心區
考量一、二期整體園區遊客服務及行政管理之需,建議將現有遊客服務中心重新定位為行政及展示教育中心。簡化原有的遊客服務功能,賣店、廚房等移至入口服務區,原廚房改作自然教室使用。新設園道橫向連結行政中心與考古工作站,並於進入行政中心之前增設眺望廣場,作為轉換空間。
本區設施包括行政及展示教育管理中心(既有遊客服務中心)、自然教室(利用遊客服務中心之廚房設置)、眺望廣場、景觀步道、解說設施等。
西入口服務區
位於一期基地西側,為卑南文化公園主要入口,由於一期計畫所興建的遊客服務中心不在入口處,而位於基地較深處之半山腰處,無法發揮接待遊客之功能,只餘展示廳還在運作中,因此,規劃於臨卑南文化公園路之停車場旁興建「西入口服務站」,作為遊客匯集場所及遊客服務中心,以引導遊客參觀展示廳、月形石柱、考古現場及其他景點。
本區設施包括入口廣場(既有)、停車場(既有)、表演廣場(既有)、西入口服務站(含售票與諮詢服務、考古商品專賣店、輕食餐廳、視聽中心、社區推廣教室)、小型廣場及具備滯洪功能之景觀池等。
|
|
西入口服務站景一。 |
西入口服務站景二。 |
現地展示館的選址
最後一項,回到整體計畫中提到的主要建設「現地保存展示室」,也就是規劃報告中的「現地展示館」。
談到現地展示館,應該先從它的興建目的或目標功能說起。它有兩個主要的目標功能,一是「保存」、一是「展示」,保存現地遺址不受破壞並且展示已出土遺址的完整原始風貌。當然,現地考古發掘作業也是其中一項展示重點。
現地展示館既與遺址息息相關,故其關鍵不在如何興建,而在於應選在何處興建,何處的地底下才會有精彩可期的遺址?選址成了本項建設的成敗關鍵,而這個議題一直延續到了後來工程審議階段仍另有波折,這部分留待下次再來繼續討論。
關於現地展示館的選址,完全須根據考古研究的成果,但當時(2008年)卑南二期土地正在徵收作業中,考古研究也才剛起步,因此中冶公司在規劃報告中提到了「現階段之試掘計畫尚無法確定現地展示館最適當的位置與範圍」,但仍參酌訪談及相關考古文獻,建議了月形石柱區、考古現場發掘區及賣土區等3處地點(註)。
以上,有關工程建設規劃內容的介紹到此告一段落,整體而言,這份規劃報告內容完整,針對一、二期整併後的30公頃土地規劃了適當且明確的使用分區,並延續了卑南文化公園原有的特色風格,打造一座「蒼穹博物館」。
規劃完成後,接下來,卑南二期計畫工程建設邁入了審議階段,包括了環評、文資、水保、都審及建雜照申請等等,工程建設在此遇上了瓶頸,那是一段相當漫長的黑暗期,且容下次再述。
(註):賣土區係1993年5月時,地主於遺址精華區內挖掘大量土方外運販賣,而形成一處長方形大坑,因此為作業辨識而指稱該區為賣土區。後來到了工程審議階段,本館選擇於月形石柱區興建現地展示館,另因全部規劃內容已超出二期計畫工程建設經費所能支應,故實際提送審議之版本在內容上亦已有所取捨。
參考文獻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6。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整體計畫。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2008。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卑南文化公園第二期綜合規劃整體綜合報告書。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工務機電組研究助理,卑南二期計畫工程建設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