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含5000年─南科考古館的建築與裝置意象
文‧圖/傅鳳琴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以下簡稱南科考古館)於去(2018)年12月26日開始試營運,歷經9個月多試營運,在各界期待下,一座完整述說臺灣5,000年故事的考古博物館在2019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開幕當日文化部鄭麗君部長特別表示,南科考古館結合考古學與當代的視野,創造出更多元的文化意識與行動,讓人更瞭解臺灣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透過先人的遺跡,認識今日的自己,也建立我們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及歸屬感,期望南科考古館成為臺灣史前文化的指標性博物館、文物典藏中心及考古教育場域,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
南科考古館大廳設有建築展,展示建築設計理念。 |
南科考古館基地坐落於南科園區,佔地2.4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約1萬8千平方公尺。建築主體由姚仁喜建築師擔綱設計,整體建築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之建物。建築外牆以乾掛石材、橫向紋飾的意象為主要石材選擇,大廳入口、時空隧道、兒童館則以玻璃帷幕為主要外觀。文化層大牆及建築外觀的崁縫處,採亮面深色花崗石,讓整體外觀呈現穩著,且極具對比性。整體外觀看似一石塊剖一刀,一玻璃管從中間穿過,隱涵剖析、穿梭、交織、下探、滲透的概念;建築量體坐落方向隱含著交錯19∘角的軸線關係,一為象徵過去的方位、一為象徵現代都市的經緯關係,交織的軸線存在於外牆的分割縫隙中,也存在於博物館展示動線,讓整體帶著時空交錯的趣味性。
|
|
入館的黑色玻璃管廊道,象徵歷史黑盒子的時空隧道。 |
入館的黑色玻璃管廊道,象徵歷史黑盒子的時空隧道,觀眾從低處通往約20米高處,進入博物館四樓第一廳入口,展開一場向下發掘的探險之旅,呼應整個時空之旅的過程。廊道喃喃低語的音效裝置,將會聽到30種迎賓語,伴隨著觀眾登上手扶梯,以中英文為開頭,接續各原住民族、東南亞新住民語,每段3分鐘並循環播放,以通俗、日常生活用語「你好」親切問候到館參觀的觀眾。
隧道的末端平台,高度與高鐵軌道相當,距離高速鐵路約50公尺,可俯視地景,也可看到高鐵在眼前奔馳,與平台上的老照片,共同塑造一種古今交置的感受。手扶梯廊道左右兩側外牆裝置象徵南科地層的堆積,有土層及化石展示;隨著手扶梯上升,每層所看到的化石裝置與土層都不一樣,地理環境的改變,造就不同物種、不同的文化層,藉此凸顯地下世界的多元與豐富性,從視覺感官開始,帶領觀眾進入博物館。
沿著手扶梯往上的末端平台。
|
雖然每班高鐵經過的時間只有短暫3秒,提醒您搭乘高鐵經過時,別忘了與南科館對望。
|
大廳裝置藝術「過往雲煙」,以一片一片黃色金屬大型雲朵,象徵古老的大地,一個臺灣南部歷史的開端,經歷了無數次的世代交替,南科園區扮演著文化演變及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博物館基地位於石頭埔遺址上方,石頭埔為新市區東側的舊地名,地下一樓入口裝置藝術「相遇石頭埔」,觀眾可看到一位史前人正從地底探坑向著階梯往上走出;另一位象徵先進、未來的科學家,正從階梯的另一端邁步向下。用兩人的「差異」呈現時間的凍結與停止,象徵古今融合之場域,試圖營造時空歷史的交會點,相對呼應博物館設立精神。
周邊植栽則期望呈現在地生態與文化結合的開放性空間,在樹種選取上多以臺灣原生植物為主,也包括對於臺南地區或者當地特有或具重要生態意義的植物,如苦楝、破布子、莿桐、茄冬、狼尾草等等。戶外景觀有糖廍與棚屋造型意象涼亭,「糖廍」即早期以牛隻為動力、拉動石硨壓榨甘蔗並熬煮的製糖廠。設計緣起於南科園區成立前,糖業地景橫跨幾百年的光陰,甘蔗田是這裡最重要的產物。因此在戶外景觀復育甘蔗,放置清代榨甘蔗汁的石車,讓觀眾使用體驗。
此外,公共藝術則由李明道先生以蔦松文化人面陶偶為博物館創造「A Family from Niaosung蔦松家」,富有逗趣的巧思;將千年前的原始陶偶穿上高科技超現實外衣,穿越到今天的時空,以不同時空的藝術語法寫成一個新的完整句。全新的「蔦松家」將繼續航向未來的宇宙成為明日的古物,說出人類文明演繹接力前進的概念。
這段期間南科考古館為宣傳開館,特別運用簡易的光雕技術投影於考古館靠近高鐵高架軌道旁的建築外牆上,將現在使用的西元紀年改成南科紀年,以「南科標準時間」電子鐘型態展示,於是2019年變成5019年。投影提示一個簡單的訊息,即南科擁有5,000年悠久的歷史。雖然每班高鐵經過的時間只有短暫3秒,但下次若有機會夜間搭乘高鐵經過時,留心注意這個光雕投影顯示的南科標準時間,呈現南科史前考古的當代性,更歡迎親自前來體驗探索發現。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秘書室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