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深感受臺灣史前文化的豐富
文/李羽杰‧圖/南科籌備處提供
拍攝後製修圖。 |
在2016年大一升大二暑假期間,很幸運可以到南科考古隊實習,學習考古的知識也有一年了,暑假前也去了一趟澎湖進行考古田野發掘,因此對於考古也算有了初步認識。但是目前看過的史前遺跡實在不多,在澎湖挖掘時,出土的遺留也只有少數幾件,因此希望可以瞭解更多史前遺物,讓往後考古發掘時可以對遺留有更敏銳的觀察力。
南科考古隊共分四個部分:陶器、獸骨、石器、人骨。這次實習一共四週,每週分別至各部門實習。第一週時,我到了陶器室。陶器室主要的工作是陶器分類,首先要將陶片分成三類:小於五塊錢大小的一類、大於五塊錢的一類,以及非平面的一類,這類可以看出陶片屬於陶器哪個部位,例如是唇部或頸部等。
分完第一類小於五塊錢大小的部分時,要將這些陶片整合起來,並彙集成資料。接著大於五塊錢的第二類,需要分類得更細微,如顏色、質地、粒徑大小、摻合物等等。而第三部分的分類,就要進行部位分類,若部位特徵清楚時,更要進入拍攝、繪製的階段。
第二週時,我到了獸骨室。前兩天在獸骨室時,我要先學會貝類的分類。貝類的分類主要為雙殼貝,而且多為水生,如血蚶等。剛開始分類時,要先將臺灣常見大約有十幾個種類的貝類記在腦中。一開始時,常無法看出貝類細微的差別,常要比對許久,才可以看出差異。但到了第二天時,就越來越能看出貝類的差異,做起來也越來越順手。分類完後,一樣要彙整資料。
動骨分類整理。 |
後三天時,在獸骨室學習認識豬骨、鳥骨、魚骨,豬骨是這三種動物中最先認識也是最好分辨的。哺乳類的骨頭大致都十分類似,只有頭骨差異較大,但都有四肢骨、脊椎、髖骨、肋骨、肩胛骨等,且形狀都大同小異。因此先認識了豬後,後續學習人骨辨識時,就可以發現很多豬骨有的部分,人骨也有。
鳥骨相較於豬骨非常輕,骨頭是中空的,雖然也有脊椎、尾椎、頸椎等,但都有些差異,四肢的差異也比較大。而認識鳥骨,對於鳥類等動物的遺骸,就會更加了解。魚骨則是動物裡面最難分的,每根骨頭都非常細,也非常薄,因此像鰓骨等部位,看起來就非常像植物的部位,十分不容易辨認。但因為骨頭與豬骨和鳥骨差異非常大,因此也非常容易辨認,所以在遺留中看到細細的一根,就很有可能是魚刺。
讓我非常佩服的是,在獸骨室工作的阿姨們都非常專業,在一堆骨頭中,竟然有辦法一眼就看出此為何種動物的哪個部位。有些如老鼠的骨頭十分細小,碎裂後比一粒米更小,但阿姨們都可以快速說出是哪個部位。她們說,這都是十幾年累積下來的功夫。
第三週時,我到了石器室。石器室主要的工作也是進行分類,將石器分成石錘、磨刀石、石刀、石錛、石斧等各式類型。石器的分類比較好分,但是使用痕卻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看得出來,且石器還需考慮使用何種石材、在何地出產、由何地製造等等,從一件小小的石器,就可以說出許多故事。
陶器拍攝作業。 |
分類了三天之後,我學習了石器的拍攝。拍攝時使用微距鏡頭,可以拍出較近物品的使用痕。拍攝時須利用燈光,來讓使用痕表現得更為明顯,在照片中才可看出凹痕或使用痕。拍攝後需進行後製,將照片去背,製作比例尺,並做成一張包含正面圖、背面圖、側面圖、比例尺的圖檔。
最後一週,我學習清理人骨的工作。進行考古發掘時,若是挖到了人骨,且當地若是沒有多餘人力可以清理人骨,就須將這些人骨先用膠質等先包起來,帶離考古現場,等到往後再進行清理。而工作就是將這些已出土許久的人骨,清理乾淨,並做攝影及繪圖的工作。
我因為只待了一個禮拜的關係,因此只學習了如何清理及如何拍攝。清理時需要用到兩樣主要工具,一個是類似刮刀的工具,用來將骨頭上的土刮下來;第二個工具是吹嘴,用來將刮下來的土吹到地上,讓人骨的表面,不要有過多的土遮擋視線。人骨拍攝與石器拍攝類似,最主要的就是須將特徵拍清楚,如性別、病理特徵、牙齒磨耗等。等拍攝完後,就需繪製正面圖及側面圖兩項,但我因時間的關係沒有學到繪製的部分,覺得有點可惜。
整體來說,我認為這次實習獲益良多,認識了各式不同的遺留,且數量都非常多,在往後考古發掘時一定可以將所學派上用場。實習過程中也讓我感歎,原來臺灣史前的歷史是這麼豐富。但也因為臺灣整體在史前文物的保存與重視上,所立的法規或人才培育其實相對其他歷史大國可說非常不足,許多遺留已出土了十多年,但都因經費問題或人力不足,導致尚未分類或資料彙整。因此若是政府或人民可以在考古這個學科上多加關心及培養,一定可以將臺灣歷史脈絡所遺漏的拼圖拼湊得更加完整。最後也很謝謝南科考古隊,可以給我這個機會來學習,使我在考古學上有更加完整的認識與體悟。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