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什麼是家?」——在卡帕里瓦的日子

南島文化專欄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體驗卡大地布的脈動─小米、巴拉冠和部落故事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深感受臺灣史前文化的豐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博物館花絮
 

  本館配合國際博物館日,規劃『關島與南島原鄉的對話』系列活動, 5月18日推出博物館日專題講座。由史前館李玉芬館長、林志興副館長與太平洋地區美屬關島查莫洛文化村之文化工作者Joe Viloria、Ray Vloria著傳統服飾,並以傳統吹海螺祈福方式,為特展與活動揭開序幕。

  專題講座由林志興副館長以『面對爭議,博物館如何作為扮演轉型正義的角色?』觀點為整天活動引言;『臺灣考古』一書作者陳歆怡以『媒體、博物館與公眾考古?!』進行專題講座,強調考古要親近公眾成為公共文化財,並與展示、文化旅遊視聽娛樂、國家認同等互相結合,建構知識與管理能力。館舍於在地議題角色『身在地方、介入地方-談博物館的在地角色與行動』的座談交流,由史前館研究人員林頌恩、黃郁倫與方鈞瑋等人和卡塔文化工作室(林秀慧)、海端鄉原住民文物館(馬田)進行交流與分享。

  最後特別安排Joe Viloria、Ray Viloria再以『關島博物館群與發展─對於爭議歷史的回應與行動』進行專題講座,再次分享兩人在文化工作的經驗。會後座談由李玉芬館長主持,以參與式討論與分享,讓每個人的經驗和想法透過此機會,引發對議題的共鳴,以尋找並連結每個人記憶中的缺角。

文/邱瓊儀
圖/呂亞竹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48期 2017.6.1
 

  對於第一次來到臺東的高中生青年朋友,對於臺東及部落,是帶著甚麼印象而來?而在經過與部落族人共同生活、經歷過幾天幾夜培養出情感與認識,對於他們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之後,又會如何重新理解、感受到原住民及相關議題?久違的故事報導營再次回到臺東,四位田野導師連著兩期電子報分享他們的觀察側記。

  青年學子利用寒暑假增長見聞,除了參加營隊活動以外,到各單位實習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實習生在南科考古隊期間,感受到臺灣史前歷史如此豐富,提出期許政府與民間多加關心考古學科、拼湊臺灣歷史遺漏拼圖的感嘆。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什麼是家?」——在卡帕里瓦的日子

文‧圖/王勁之


小組成員擬定部落生活公約。

  在暌違數年之後,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的故事報導營活動,又回到了最初開辦的花東地區並與史前館合作。本次筆者以田野導師的身分,與富邦文教基金會的工作伙伴們,帶著十一位青少年學員前往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希望能從生活出發,讓他們去感受文化、人情及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來自全臺各地及澳門地區的學員們,在活動第一天的中午於史前館卑南遺址公園集合,進行出發前的說明及教育。完成分組後,準備前往不同部落的學員們,想像著接下來幾天的生活場景,既期待又忐忑。工作人員也引導著他們進行討論,並在大海報紙上,寫下彼此間互相提醒及打氣的部落生活公約。稍晚,達魯瑪克的Lravorase Lra-dumaralrath(李張力元)大哥前來帶領大家前往部落,他興味盎然地閱讀著學員們的部落生活公約,然後拿起了筆,在已經寫滿約定的海報紙上,補上一句「心甘情願」!學員們先是一愣,然後大家相視而笑,展開了旅程。

  經過莫約廿分鐘的車程,抵達部落之後,眾人先到達魯瑪克的守護神前進行祭告,之後是部落簡介,然後便準備就寢。也許是巧合,也或許是刻意的安排。第一天晚上留宿的地點,是部落族人巴大哥所經營的民宿。這棟民宿原本是巴大哥一家人所居住的家屋,內部的陳設仍保留著當初的樣貌,讓大家得以認識當代達魯瑪克家屋的特色。

詳全▲TOP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體驗卡大地布的脈動─小米、巴拉冠和部落故事

文‧圖/張至善


由小小老師教導基本舞步。

  今(2017)年2月,史前館第四次與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合作,辦理高中生的故事報導營。前來參加營隊的高中學生,分散至臺東四個不同族群的部落進行體驗學習,親身經驗他們從小到大可能從來不曾意識過的生活面貌,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故事。

  筆者參與的工作是擔任卡大地布部落的田野導師,田野導師的工作除了要借助史前館研究人員的田野專長,帶領青少年理解田野倫理與田野工作以外,也是部落工作人員與營隊溝通的平台之一。另外,以博物館員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看見部落如何詮釋自身文化、帶領外人來理解部落以及如何介紹自己部落的機會。

  有了之前曾經擔任田野導師的經驗(達魯瑪克、蘭嶼等營隊),這次比較能掌握田野導師工作的內容,並和富邦的工作人員一起合作,讓營隊順利完成。第一天相見歡中,我負責了帶領學員初步認識臺東這幾個部落的環節,簡報中大量使用網路上可以取得的資訊,例如google earth的部落地貌,以及google搜尋圖片的截圖、社會議題等資訊。

詳全文▲TOP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深感受臺灣史前文化的豐富

文/李羽杰‧圖/南科籌備處提供


動骨分類整理。

  在2016年大一升大二暑假期間,很幸運可以到南科考古隊實習,學習考古的知識也有一年了,暑假前也去了一趟澎湖進行考古田野發掘,因此對於考古也算有了初步認識。但是目前看過的史前遺跡實在不多,在澎湖挖掘時,出土的遺留也只有少數幾件,因此希望可以瞭解更多史前遺物,讓往後考古發掘時可以對遺留有更敏銳的觀察力。

  南科考古隊共分四個部分:陶器、獸骨、石器、人骨。這次實習一共四週,每週分別至各部門實習。第一週時,我到了陶器室。陶器室主要的工作是陶器分類,首先要將陶片分成三類:小於五塊錢大小的一類、大於五塊錢的一類,以及非平面的一類,這類可以看出陶片屬於陶器哪個部位,例如是唇部或頸部等。

  分完第一類小於五塊錢大小的部分時,要將這些陶片整合起來,並彙集成資料。接著大於五塊錢的第二類,需要分類得更細微,如顏色、質地、粒徑大小、摻合物等等。而第三部分的分類,就要進行部位分類,若部位特徵清楚時,更要進入拍攝、繪製的階段。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請至臉書「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

    

特展:

  • kulumah(回家)-原住民青年技藝創作靜態展
    時間:106年6月6日至107年1月7日
    地點:本館第一特展室
  • 玉見臺灣:史前與當代之交會
    時間:105年12月14日至106年12月14日
    地點:本館第三特展室
  • 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展示
    地點:本館山之廣場迴廊
  • 遠古的臺灣故事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主題活動:

  • 青春不留白 有愛才搖擺
    活動時間:2017/6/3(六)10:00-16:00
    每個人都有一台自己的時光機器,傳送你回到過去的叫做回憶;傳送你邁向未來的叫做夢想;讓你完成回憶和夢想的,叫做現在。
    送給畢業的你或懷念學生時期的你。
    聯絡洽詢|(089)381166 轉768
  • 本館主題導覽(較適合親子參與)
    活動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上午10:00及下午3:00各一場
    活動人數:每場次20人(因場地限制,請包涵)
    請至本館二樓展示廳入口處登記
    〔5月〕藍天、飛魚、拼板舟-史前號出航了
    〔6月〕自然放大鏡~自然探索,誰是昆蟲?

 


教育資源中心:

  • 多元文化月
    活動時間:2017/6/4(日)~2017/6/25(日)14:00-17:00│費用:材料包一份80元
    6/4(日) 越南 cây dừa椰子樹
    6/11(日) Ayam laga印尼鬥雞  
    6/18(日) 山東鎮宅吉祥虎 
    6/25(日) PUANG MA LAI祝福花圈
    พวงมาลั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聯絡洽詢:(089)381166#523、592
  • 史前獵人小劇場VR 體驗
    開放時間9:00~16:00 │教育資源中心│免費
    現場報名│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數位教育研究所開發虛擬實境體驗系統,戴上頭戴式顯示器後,化身為史前獵人虛實穿梭,身歷其境原始生活,及體驗趣味獵人技能。
  • 聽繪本故事玩戳戳樂
    時間| 6/18(週日)10:00~10:30
    地點| 教育資源中心 
    講者| 故事媽媽  免費,每場限25 人,報名請洽(089)381166 轉523 或592。
    透過有趣的故事,可以涵融嚴密的思考,我們為孩子設計了精彩的故事與遊戲,全程參與聽故事活動,還可以當場玩戳戳樂遊戲!

  》卑南遺址公園     

  • 初夏夜遊〜昆蟲夜間觀察
    活動時間:2017/6/3、6/17(六)(六)19:00~21:00
    參加對象: 親子、一般民眾、教師
    活動費用:酌收材料費60元
    卑南遺址公園在夜間能觀察到豐富的昆蟲生態,幸運的話還能看到羽化的精彩畫面,與我們一起來一場驚奇夜遊吧!
    報名方式:請逕上本館官網報名,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聯絡洽詢:(089)233466#210李小姐
  • 擴增實境:史前漁獵情境體驗
    活動時間:2017/4/18(二)~2017/6/18(日)
    活動地點: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使用擴增實境技術,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疊合,並讓使用者透過螢幕,與虛擬人物進行互動,呈現史前卑南文化人漁獵的過程。
  • 虛擬實境:卑南遺址公園360度環景
    活動時間:2017/4/18(二)~2017/6/18(日)
    活動地點: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利用360度環景實拍技術,介紹卑南遺址公園考古現場的挖掘歷程,以及代表性的月形石柱,並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將環景影像與解說、立體模型結合呈現。
  • 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105年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文化公園DIY體驗活動方案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 105年公務機關預約卑南文化公園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本館卑南文化公園為全國首座具有自然風貌的考古遺址博物館,擁有在地史前文化、原生植物、自然生態等豐富多元的資源,又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點,故兼具本土與國際視野的多重風貌,可提供公務人員既廣域又深入的多元學習內容,並使公務人員之身心靈有親近自然、汲取原始能量,充實終身學習資源網絡的機會。 在文化素養的課程中,我們安排了公園展示廳的導覽解說,可搭配「手創軟陶飾品」、「卑南玉飾」、「玩彩繪」、「陶罐大變身」體驗活動。 在生態教育的課程中,安排公園原生植物解說,搭配「天然手工皂」、「拓印樹葉手提袋」、「月桃編留言板」、「葉打葉美麗」或「薏米珠手鍊」體驗活動,以增進自然保育的觀念,達到生態永續經營。 以上所安排之課程兼具滿足個人與組織雙面需求的功能,對個人而言,參與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可獲取不同領域知識、能力與技巧,將可更進一步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就組織而言,透過公園的體驗進修活動,以蓄積再出發的能量,可確保組織內的成員具有因應現在及未來工作需求的能力。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06年5、6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