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什麼是家?」——在卡帕里瓦的日子

南島文化專欄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體驗卡大地布的脈動─小米、巴拉冠和部落故事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深深感受臺灣史前文化的豐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48期 2017.6.1

記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體驗卡大地布的脈動─小米、巴拉冠和部落故事

文‧圖/張至善

  今(2017)年2月,史前館第四次與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合作,辦理高中生的故事報導營。前來參加營隊的高中學生,分散至臺東四個不同族群的部落進行體驗學習,親身經驗他們從小到大可能從來不曾意識過的生活面貌,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故事。

和部落族人一起進行小米播種換工祭。

  筆者參與的工作是擔任卡大地布部落的田野導師,田野導師的工作除了要借助史前館研究人員的田野專長,帶領青少年理解田野倫理與田野工作以外,也是部落工作人員與營隊溝通的平台之一。另外,以博物館員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看見部落如何詮釋自身文化、帶領外人來理解部落以及如何介紹自己部落的機會。

  有了之前曾經擔任田野導師的經驗(達魯瑪克、蘭嶼等營隊),這次比較能掌握田野導師工作的內容,並和富邦的工作人員一起合作,讓營隊順利完成。第一天相見歡中,我負責了帶領學員初步認識臺東這幾個部落的環節,簡報中大量使用網路上可以取得的資訊,例如google earth的部落地貌,以及google搜尋圖片的截圖、社會議題等資訊。

  設計的用意,是先讓學員瞭解一般人可能查詢到對部落的認識有哪些,例如地理上的資訊、美麗部落的風貌人物和服裝、祭典等浮光掠影般的印象。接著揭示這些印象將與這次抵達部落後的體驗截然不同,這些都只是「官方說法」,需要進入部落後親自去驗證,也期待學員能察覺應該要先拿掉對部落的刻板印象,最後勉勵學員到部落體驗真實的生活,認識新朋友,用心認識土地、傳統領域、認識環境、文化。用力唱歌!跳舞!用心、用身體感覺!


探訪舊部落。

  本次卡大地布部落的課程內容由青年會會長Danuvak(高詩捷)和高雅玟(Saljen)老師來進行規劃,藉由和部落同年齡的青年男女相處、活動以及到部落借宿等過程,來體驗部落的生活與文化。這是一個思慮周密的精彩規劃,卡大地布部落是一個與大社會互動頻繁的部落,包括社區營造、部落生態旅遊、社區大學、部落地名調查、地圖出版等部落自主發起的各種活動,經常有許多機會與非原住民團體交流、互動,而有介紹部落文化給參與者的需求。然而這一次的規劃融入了青年會的活動、部落小米種植祭儀、部落老人日托、部落故事採訪、舊部落尋根、到部落家庭寄宿、與青少年一同進行樂舞練習等,都是十分真切而難得的機會,這些安排顯示了青年會的用心,也一再讓人感受到部落待人的真誠與感動。

  首先2月4日登場的是和族人們一同進行的小米播種換工祭,族人老、中、青大力動員,從祭告祖先的祭儀開始,到大夥冒雨整地、播種,讓學員真實參與部落的小米播種換工歷程。2月5日的重頭戲是跑馬拉松和探訪舊部落,馬拉松從巴拉冠一直跑步到祖先發祥地,很訝異沒有一位學員放棄,沒有人要搭乘支援車,全程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舊部落探訪也是嚴格的體能考驗,要從知本森林遊樂區爬上好漢坡,從又直又陡的步道一路上山,回程時還碰到下雨,不過根據我的觀察,這反而是培養團隊互助、合作默契的時機。當天晚上學員分別被安排到部落各寄宿家庭,和部落的家庭互動,學員也被交待要有意識和寄宿家庭互動,聽取部落生活故事,體驗不同生活文化。

  2月6日是有意思的樂舞教學。雅玟老師做了特別的安排,讓學員們和知本國小的原住民舞蹈團一起練習,然後分組,由舞蹈團小小老師教導學員4種基本舞步和動作,然後進行編舞考核,小組從學習到的4種基本舞步動作,然後自行排列組合成一支舞,再進行實際發表,這真是很有效能的舞蹈教學,由小小老師教導,他們會用最真誠、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互動溝通學習。連我這個舞蹈肢體障礙的人也被小小老師教會了。然後沒多久,學員們就要和小小老師一起展現團隊合作的成果。我發現這種用身體和音樂律動調和的體驗超有效的溝通,即使都沒有刻意教大家歌唱,但簡單的旋律加上動作,竟也讓各組跳得有模有樣。


由小小老師教導基本舞步。

  在整體活動的設計上,剛開始我個人是有一點擔心的,一來擔心都市小孩體力不濟,二來擔心個性內向的隊員是否會因為「慢熟」而不跟部落成員積極互動,但青少年有自己的溝通方式和節奏,很快就和部落青年熟悉起來。雖然有些時候效果不如預期,但可以看得出來,卡大地布部落這樣的設計是成功的,即便有的學員會有一些小狀況,但大多數的時間他們十分努力,營隊過程中屢屢展現出耐力、堅毅和樂於學習的態度。要自力野炊時,看到平日「嬌生慣養」的高中生和部落青年努力學習生火、煮飯、分組搭帳棚、搜集柴火、幫忙煮飯、整理環境,並一直維持著旺盛的學習、觀察的心態。我相信這幾天所體驗的點滴,對大家而言都是珍貴且動人的,因為這些是卡大地布部落青年、族人親身的生活經驗、部落智慧和經歷淬煉醞釀的體悟,就在這短短幾天裡傾囊相授。

  成果發表是最後的高潮,終於和其他部落的學員齊聚一堂,也彼此打量對方的經驗、收穫和自己有什麼不同。青年會會長因為北上而無法出席,但迎來的是相處了幾天的部落青年朋友,我看營隊學員臉上難掩著激動興奮。卡大地布的學員這幾天學習到的是綜合的體驗,很難說他們到底學會了什麼部落知識,技能或行動,但是希望能點燃他們能撥出一點心思關照他者與自身所處的生活,引發心中的漣漪,帶到日後的生活。

  我衷心希望,參與營隊的高中生們能夠記住這幾天所學習、所體悟、所感動的,也許是經歷文化差異的激盪、待人接物的真誠、團體合作的重要;也許是生活處境的思考,或是社會公義、土地正義的反省,能夠找出值得用力實踐的價值觀,並且讓它在實際的生活中發生作用。

關於「2017冬季故事報導營:再見台東」

  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於2011年寒假首次主辦「故事報導營」,鼓勵青少年親身經驗他們從小到大可能從來不曾意識過的生活面貌。至今,活動數次於台東辦理,並由史前館協辦,與鄰近部落合作,帶領青少年進行體驗學習。此次合作部落為魯凱族達魯瑪克(Taromak)部落、阿美族都蘭部落(’Atolan)、排灣族卡拉魯然部落(Kadradruljan)、卑南族卡大地布(Katratripulr)部落。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擔任2017年與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網合辦「故事報導營」田野導師)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