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參與第三屆「聽‧說‧我們的故事──在地小小解說員培訓營隊」側記
文‧圖/王韻茿
「Semabalran(早安)!想想為什麼想要參加這個營隊?你的想像是什麼?」
「爸媽叫我一定要來,不然之後不能和朋友出去玩……」
「不要緊張,明天、後天就換你知道怎麼解說了!」、「認真聽(部落導覽),回去順順地表達出來就好了。」
活動初始,學員們坦白地分享來營隊的「苦衷」,多少覺得害羞不熟悉,老師們只好在旁邊拋出問題邊鼓勵,前一屆參加的學員也以學姊身分做經驗分享暖場。
學員的自我介紹從戰戰兢兢到逐漸克服緊張,成果發表時站在台上或靦腆誠摯,或台風穩健生動地敘述故事,把自己當成主人家介紹Kasavakan(建和)部落和卑南族文化。小小解說員們經由了解部落流傳的故事、飲食、環境認識和歌謠傳唱,踏上學習將在地知識理解消化後再表達呈現的旅程。
在地滿滿的故事和體驗涵蓋族語、歌謠學習,動手製作傳統美食、黃荊(sang-liw)香包,從五感建立文化印象。跟隨部落老師走訪和講解,認識社區街道空間背後遷移的歷史脈絡,具重要意義的神話故事與建築特色,例如祖靈屋和廟宇呈現社區的信仰系統、木雕村與社區的連結。
認識的過程:跟著很知道的老師們
動手包pinalubuk,一旁有老師和部落的大朋友「技術支援」。 |
Umang老師帶領部落導覽,講述祖靈屋和部落秋千起源的故事,學員拍照、紙筆記錄,也踴躍發問。 |
經過一開始的自我介紹,和著Inabayan(感謝之歌)的嗨翻破冰活動,導覽原則說明與學姊分享之後,活動一開始即企圖讓學員多方感受文化生活的樣貌,因此第一站便從製作傳統美食pinalupuk開始。
經過部落講師的講解示範,學員們便開始小試身手。明明看老師製作時輕鬆俐落,換自己動手就手忙腳亂,包餡折葉大滴小滴汗,現場月桃葉、假酸漿葉和餡料滿場飛。但也因此若對製作有疑惑就得隨時發問,由老師糾正作法,考驗大家的細心與耐力。經由手作到晚餐時享用努力的成果,這個課程建立了聆聽、觸感到味覺的多感官文化體驗。
緊接著在兩個多小時部落參訪踏查中,學員們聽Isa老師與Umang老師說部落故事。由於走路與聽導覽過程需要長時間專注聆聽、思考和耐熱久站,因此頗具挑戰性。
但學員們十分積極觀察、表達自己看法,結合個人經驗與在Kasavakan所見,提出許多問題,例如「為什麼籬笆要改成圍牆,用什麼材料製作?」、「這是七里香!」、「為什麼許多地方有『射馬干』這些字?」或是與自己過往經驗比較「這裡的巴拉冠(Palakuan)少年可以進入嗎?青年的階級怎麼分?怎麼稱呼?跟其他卑南族部落有什麼不同?」
踏查之後的分組合作討論,整理資料是更大挑戰,牽涉了故事再講述、討論、分類歸納和撰寫。從觀察中發現,年紀較小的學員在資料整理時較常以討論、或是邊開玩笑邊問答的方式進行,例如可以說出敬山宮與治病、族人分享與宗教形式的由來,卻較不知道從何記錄起;較大的學員則是文字能力佳就能先行撰寫,卻也因不熟悉如何統整組員意見,而易忽略較為細緻的觀點,例如多著重於祭拜太陽星君及其引入與寺廟興建時間。
知識外的部落經驗,氛圍營造
營隊十分重視學員之禮貌、問候和學習態度,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融入族語問候學習,也要求學員遵守規範,卻不是一般營隊常有的威嚇式值星,毋寧更屬於在Kasavakan的秩序體現。
部落的長輩、青壯年成員皆投入參與,且不時出現進行或輔助教學、陪伴活動,甚至要求學員展現積極的態度,學員因此能感受到在此學習導覽解說部落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努力的呈現也是被重視的,卻也不會過於嚴肅,而是在歌聲、短講、活動之間調節。亦即在團體生活中,部落青年帶領少年成長,而由更資深的中堅、老人們傳授知識或在旁監督顧看,具體而微呈現於在地小小解說員的營隊。
換你知道了:練習說說看
從活動開始即強調導覽解說是練習將所得知識轉換為傳遞知識的過程,因此學員須經歷從認識Kasavakan的客人轉變成能仿效主人家,對他人介紹部落的學習過程。史前館的頌恩、敏華和思燕老師在前兩天皆於上課時提供導覽技巧,與隊輔們一起協助學員整合討論。
營隊轉移至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後,學員們開始練習以文字整理所學,發想撰寫導覽稿,並進一步練習說故事。導覽稿產出工程浩大,學員們左思右想,想講敬山宮,但在解說由來時卡住;或是講到「這是玉米」的故事時呵呵笑,但要怎麼說出一番道理?或是憶起「神鹿與公主」這則口傳故事,而這個故事對部落的意義和重要性是什麼?小隊輔與史前館的老師們在這個階段教導和監督撰寫、記稿,藉由反覆練習,學員們逐漸釐清解說內容和表達以及傳遞訊息背後的意義。
|
|
學員和史前館老師、小隊輔討論導覽內容,彙整撰寫後進行個人練習。 |
各小組在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美麗的校園各處練習解說。 |
史前館和地方社群的合作
史前館致力於推動臺灣南島文化的保存和連結,藉由合作夥伴南王國小與不同部落之力,逐年合辦在地小小解說員訓練營。此營隊辦理至今進入第三個年頭,博物館、學校和社區持續貢獻彼此所長,加以串聯。
部落將自己的故事、文化保存和文化資產調查彙整,綜合運用各種媒介傳遞予學員。史前館館員則提供導覽解說的課程,教授、協助學員導覽方法技巧和解說稿撰寫原則,鼓勵並監督學員們組織所學加以呈現。南王國小的校長老師們則全程參與、陪伴,鼓勵學員們投入活動,擔任成果發表講評,並在業務上,場地和相關資源作堅強後盾。
21世紀的博物館逐漸從文物保存者之角色,走向增進不同群體對資源的可及性和參與,並迎向社會議題。展現於蒐藏保存有形之文物外,著手記錄或合作採集無形的文化傳統、變遷和記憶,乃至促進不同群體的相互理解欣賞,更具外延性的嘗試。
小小解說員營隊具備了上述概念和意識,透過史前館的館員結合物件、故事和多元媒介,進行跨文化,跨領域溝通的專業,參與此合作活動有助於將在地豐富的知識於轉化時,帶領學員進行重點選取、整合和多元運用。
進一步需留意的是採用觀點的問題。以本次活動而言,也許能鼓勵學員從不同視角出發,畢竟學員的原生文化、學習養成和觀察所得皆不同,解說內容理當能更多元。
此外,博物館透過這樣的活動有助於建立和維繫與地方社群的關係,不再僅以自然史、史前文化和社會文化史等宏觀知識傳播為唯一核心,而能促進地方知識和意識的記錄彙整和表達交流。而史前館作為東部的重要文化機構,且能在第一線接觸族群文化和其凝聚發展的位置,都使得這樣的行動有整合區域資源的意義和可能。
結語
在地小小解說員們經過努力和反覆練習,成果發表時各個表現令人驚艷,解說有逗趣的、詳實精闢的、也有族語學習成果的展現。營隊活動藉由團體學習的方式,促進思考理解和表達能力,也讓學員透過參與、討論、合作的練習,體驗如何在過程中成為一小小解說員。
在此過程中,部落老師和成員們的引導,隊輔的帶動,學校老師們和史前館館員一致展現認真和熱忱,我想亦是本次在地小小解說員們得到的隱藏版收穫與成果發表時具體展現的精神──學會認真對待你所認識的文化、組織導覽內容傳遞予觀眾,你的表達即能打動人心。
|
|
成果發表,專注說故事的學員和認真聽故事的老師。 |
結業,學員們開心地戴著象徵連結的花環合照。 |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研究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