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羊洋大觀:羊年特展」介紹

國際頻道

  展示變遷中的傳統:「出於對族人的愛:Horace Poolaw攝影展」

博物館頻道

  從四川博物院所藏萬佛寺佛雕看七寶瑞光之藝術考古價值(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94期 2015.3.1

「羊洋大觀:羊年特展」介紹

文‧圖/蔡念儒

羊洋大觀-羊年特展。

長鬃山羊。

  今年(2015)春節開展的羊年特展,是史前館自2004年猴年特展以來以生肖為主題特展的尾聲。經過前面11年的傳承,今年的羊年特展結合自然環境、考古、原住民文化等多樣議題,因此展示標題定名為「羊洋大觀」,希望呈現出一個不同的羊年感覺。

  相較於其他生肖,羊是多樣面貌的生物,總讓人感到熟悉又帶些不解。一般所說的「羊」,在生物分類上其實是一個羊亞科(Caprinae)的大家族,其中包含近40種物種。這些「羊」有的強壯如野牛,有的嬌小如山鹿,唯一的共同點是牠們都生活在遠離人群的高山峻嶺,養成耐旱耐寒和適應崎嶇地形的性格。這些成員中也包含臺灣唯一的羊亞科特有種,在高海拔山林間出沒的精靈,長鬃山羊。

  有趣的是,「羊」雖然遠離人類生活,羊亞科的成員卻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早在一萬多年前,人類的祖先自羊亞科的成員中帶回兩個物種馴養,作為食物和寵物,最後演變成今天的綿羊和山羊。不過同樣是「羊」,牠們各自從祖先遺傳到不同的天性,形成鮮明的對比:綿羊溫馴,習慣服從權威;山羊活潑,喜歡探索未知。這種對比成為人類社會常見的象徵,綿羊往往是神的化身,山羊則代表桀驁不馴的藝術家,以及魔鬼的代言人。

  世界各地有關羊的故事相當多。這次展示介紹古希臘最有名的冒險故事,由伊阿宋率領一群希臘英雄,搭乘阿爾戈號出海尋找金羊毛的旅程。根據Mary Renault等一些學者指出,羊毛是古代黑海與地中海東岸淘金者淘選砂金的工具,因此尋找金羊毛其實隱喻一群古代航海家出航尋找寶藏的故事,反映了古代神話貼近生活與歌頌人類夢想的一面。

  羊在華人社會也留下深刻但較少人注意的古老印記。商周時期的貴族們將綿羊視為美德的象徵,因此以羊創造出許多品德與規範相關的字,如「美」、「善」(皆為大羊,良好的意思)、「群」(人如羊群般聚在一起,一群同好或同學的意思)、「義」(我如羊,做事合宜的意思)、祥(「羊」字演變而來,原意是占卜的結果,後來專指吉兆)等。不僅如此,羊也是青銅禮器上常見的吉祥物,是仙人的坐騎,羊型的神獸「獬豸」也是公平正義的化身。一直演變至今,羊仍然是在華人廟宇祭祀的祭品,羊造型物也是個人常見的個人飾品與紀念物。

史前羊陶偶。

  最後,羊年特展也沒忘掉臺灣的羊文化。馴化的山羊雖然相當晚才進到臺灣,但擅長在山區活動的特性,讓牠成為臺灣原住民很好的夥伴。從布農、排灣到蘭嶼的達悟族,都有羊的傳說,本次展出也展示羊的史前陶偶和當代文物館藏圖像,讓大家看見羊的世界。

  今天的世界,隨著自然空間快速減少,曾是人類熟悉的羊也逐漸遠離大眾的視角,退縮到山林之間,甚至成為某些媒體報導中,一個地方落後的象徵。因此羊年特展沾著生肖輪替的喜氣,也期望將人類生活中重要的夥伴拉到觀眾面前,喚起大家對在地環境與文化的關懷。

  本次展出得到展示教育組蔡志忍組長大力支持,以及組內同仁張至善與林頌恩多方協助,加上許多報導人和廠商的配合,才能順利呈現在大家面前。在此文最後,我想以對他們的真誠感謝作為結尾。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羊洋大觀:羊年特展」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