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臺灣第一狗」勇奪公共藝術獎最高榮譽卓越獎

博物館頻道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動畫影片帶來趣味思考

回想‧迴響

  2014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遺址到博物館的實習旅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88期 2014.12.1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動畫影片帶來趣味思考

文/林青萱.圖/史前館、七頂創意有限公司提供


動畫截圖。

  「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特別規劃四部動畫影片以及一件互動多媒體裝置,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劇情描繪、開放性的創作參與以及體感互動表現,讓親子與青少年觀看史前文物時,產生更豐富的感官經驗及想像空間。

  四部動畫為相連又獨立的單元,劇情結構安排從時空鋪陳、故事開展、緊張升高至突破創新。史前文物一腳踏進現代生活中會發生什麼趣事?透過小佐、幼幼、洞洞豬與現代小男孩之間的對話,瞭解文物特色。對話過程中刻意不先展現文物全貌,讓觀眾保留想像空間;待解說過後才將之呈現,並以開放式的結尾設計,試圖使親子共同觀賞影片時延伸討論。最後於每一集結束前出現文物原本樣貌、補充相關知識,將娛樂與教育相互結合。

  影片內容呼應展覽主要單元,即「享關係」、「享頂真」、「享臉書」。而現代人對於史前文物的看法及回應,成為史前文物轉變為文創品之契機,跨越時空將史前時代及現代的共同精神連結在一起。四部影片定位為創立「史前專享店」之過程,類似電影中「前傳」的概念。場景及人物設定採2D電腦動畫之手繪風格,營造樸質、溫暖的質感,並搭配寫實的3D電腦動畫呈現文物樣貌,使影片中的文物表現亦能於整部動畫影片中脫穎而出。整體設計製作結合展覽「史前專享店」之規劃,參照實體展場的入口設計,提供虛擬「史前專享店」之想像。

  第一集「穿越時空洞」,主要講述「享頂真」的概念,以臺灣國寶之一「管形玉飾」為討論對象,強調史前人極富耐性、精雕細琢的工藝精神。第二集「那是誰的臉」,以鹿角刀柄、鹿角質雕飾與人面陶偶上所刻畫、捏塑出的各式造型臉譜,提點出「享臉書」中不同臉譜背後所隱含的各種想像。第三集「誰的創意好」,透過陶狗和陶豬,描繪人類無論身處史前時代或現代,皆與動物們之間存有緊密相連的關係。第四集「構築史前專享店」,則以船形玉器及人獸形玉玦強調團結合作的精神,瞭解彼此是相輔相成又互補的生命共同體。藉由修補破損的玉玦比喻珍惜、重建關係,扣緊展覽主要單元之一「享關係」。


互動背景。

  本展示互動裝置「奇『享』天空彩繪熱氣球」之規劃,為臺灣博物館界首次應用多種互動技術並結合創作參與的方式呈現,於美術設定方面採3D電腦動畫之摺紙風格,將畫面中的建築、角色、景觀植物等元素均以3D技術呈現,透過景深設計營造立體感。於科技應用方面整合互動多媒體、體感偵測互動、動態追蹤、圖形即時掃描辨識與高解析度投影融接的技術,以全新概念將史前館周圍的特色風景,包括本館建築、卑南文化公園、康樂火車站以及都蘭山的意象等自然地景置入場景設定。且將四款造型熱氣球,包括陶豬(洞洞豬)、蛙型玉飾、鹿角質雕件及圓形熱氣球,一同投影於9公尺寬的牆面。

  民眾可發揮創意、自由彩繪於館方預先準備的圖畫紙,並將完成的作品進行掃描,再由程式運算後自平面轉化為獨一無二的3D立體造型熱氣球飄揚於場景中、映入眼簾。除此之外,畫面中的四個角色,包括小佐、幼幼、洞洞豬與小豹亦設定可與民眾產生體感互動,依據紅外線攝影機之偵測,觸發各個角色的表演動作。另設計出現頻率較少、稀有的動作,使觀眾產生源源不絕的新奇感,於展覽中流連忘返並且感到意猶未盡。

  透過動畫影片帶來的趣味思考,藉由互動參與和個人創意展現伴隨而來的感官經驗及成就感,「趣‧逛:史前專『享』店──文創特展」將博物館塑造為不僅是充滿古物的展示空間,更是親子同樂的遊戲場域、休憩場所及富含教育意義的多媒體學習空間,期能帶給參與民眾更多驚喜,反轉博物館使人感到枯燥無趣、不可親近的刻板印象。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專案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