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守護考古文物: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管理實務工作坊活動介紹

博物館頻道

  考古工作坊課程內容分享及學員互動

博物館頻道

  典藏庫房的規劃、使用及維護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9期 2014.7.15

守護考古文物: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管理實務工作坊活動介紹

文/楊淑玲‧圖/馬昀甄

  考古文物為考古遺址發現或挖掘出土的史前遺物,數量少則幾百件,多可達上萬件,每一件文物一出土都會予以妥善處理,在田野時先裝袋同時記錄出土位置,從這個時候開始,這些文物就有了它的最初歸屬,並透過專業的處理過程然後安置於專屬的典藏庫。

  別小看這一個工作,它可是需要具備專業的考古學知識及判斷力,同時也要有修復保存的技術能力和細心謹慎的腦力及規劃力。這些能力的養成不易,尤其更需具備實務經驗,堪可成為一位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考古文物守護者。

「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管理實務工作坊」的規劃工作

  今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為讓各地遺址出土的考古文物能由各地方政府進行管理維護工作,特別委由史前館辦理「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管理實務工作坊」研習活動,課程目標為訓練文化資產相關行政人員面對遺址遺物出土,能有基本的法規知識及行政判斷能力,進一步對於未來轄區內遺址展示與典藏工作,提出構想方案。

  本活動於今年2月即展開各項籌備工作,力邀考古學者擔任授課講師並結合文物保存專業及動手做等實務課程,規劃出三天不同的活動內容。在這裡要特別感謝中央研究院臧振華先生等人於百忙中答允授課,讓參與此一活動的學員能得到最專業的訓練。而參與活動的學員亦有很多來自各大專院校文化資產相關科系學生,以及一些未受過專業訓練的民眾,在三天兩夜的課程中,將不起眼的考古文物轉化成可用的文化資產,甚至從門外漢到對史前文物產生興趣。

以考古文物為主題的學習之旅


圖1.臧振華先生為學員上課。

圖2.李匡悌先生於南科善化倉庫帶領學員了解文物整理工作。

圖3.邱鴻霖助理教授為學員講解專業的人骨保存。

  這次活動開幕式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主持,前館長臧振華先生及南科分館籌備處林志興主任參與致詞,課程的安排相當緊湊,第一天邀請臧振華先生主講「遺址的內涵及價值評估」(圖1)、施國隆局長介紹「遺址遺物法規介紹及行政處理程序」,另由林玉雲小姐針對文物如何進行數位典藏系統的建置進行專業的講解,以及趙金勇先生妙語如珠的說明遺址發掘書報告的寫作範例。

  第二天則實地參訪南科園區的善化倉庫,該處正進行南科地區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的整理,由於文物數量相當驚人,整理工作就需更專業的技術及更完善的流程。李匡悌先生以其專業經驗告訴學員文物的整理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當然更少不了專業的儀器和設備,以及需要各種專業知識的判斷,像是對貝類的研究及其與史前環境的關係(圖2)。

  另一處以人骨倉庫聞名的荷園則匯集了南科地區出土的上千具人骨遺骸,整飭工作也涉及相當專業的體質人類學及製模技術(圖3)。這些工作注重的是田野採集必須有一套完備的方法,正如南科分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員陳俊男先生(Mayaw Kilang)所提及各種處理細節,這也是田野工作的基本功,更說明田野工作充滿各種挑戰,在田野工作結束後還有很多幕後人力的投入,各項工作除了努力尋找史前人類留下的線索,最終目的均是為了重建過去人類的生活與文化。

製作專業的文物保存盒

  考古文物的保存修復是極其專業的一門科學,在國內外均設有專門的文物維護中心,進行調查研究及保存材料科學的實驗,以求文物的最佳保存方式。這些保存維護中心聘請各學科之專業人士進行各類文物的修護進而建立專業的典藏空間,在經驗及技術的交流均已累積相當多的成果,像美國的Getty文物保護中心(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就是這個專業領域的翹楚。


圖4.林絹娟總監針對文物整飭及包裝實務教導學員實作。

  這次工作坊邀請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公司總監林絹娟小姐針對文物保存技術中之文物整飭與包裝實務,講述文物整飭的原理及技術,並教導學員文物錯置規範及文物典藏式包裝及存放設計,接著由學員親自動手製作文物保存盒,使用博物館級的包裝用材讓學員進行專業的手感體驗(圖4)。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員大多是生手,但認真學習的精神值得嘉許,最終完成的保存盒也變成了大家最珍貴的紀念。

國家級考古博物館的主角


圖5.學員實地進入典藏庫學習。

  最後課程則安排進入國家級博物館參觀。先是走訪典藏庫,學員可親眼目睹文物在恆溫恆濕的環境中被分類置放,依照文物分級而有不同保存方式,如國寶及重要古物已受到重重保護並有專人及專業的典藏櫃(圖5),以及嚴格的典藏管理制度,而其他文物則被歸類為一般性藏品或者是教育性藏品,保存方式各有不同。

  考古文物典藏庫因涉及較多管理問題所以平常並不對外開放,但考古文物是屬於全人類所共有的文化遺產,博物館負有公開展示之責,所以這次活動最後一站就是帶學員參觀文物展示廳,所有文物的介紹及文物知識的傳播,均來自於文物管理者提供的第一手資訊。

  這一次工作坊的課程在不同地點之中穿梭,除了經過熱熱的文物整理倉庫和冷冷的典藏庫及展廳,也在號稱最浪漫的玻璃屋中手忙腳亂地學習。這些經驗都要感謝這次上課的講師以及一群默默進行文物守護的工作人員,也謝謝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的經費及本中心人員的全力投入。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助理,「考古遺址出土遺物管理實務工作坊」承辦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