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以創作貼近特展理念:史前陶容器特展的館校合作教育計畫

國際頻道

  參加「臺灣海峽兩岸及相關區域考古學和遺址保存國際研討會」紀要

南島文化專欄

  在地好地方,拉勞蘭小米工坊更上層樓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48期 2013.4.1

以創作貼近特展理念:史前陶容器特展的館校合作教育計畫

文‧圖/黃郁倫

  身處網路資訊世代,資訊與知識流通和累積的質與量以難以想像的幅度成長。臺灣原住民有幾族?上網查得到;文面代表什麼?上網查得到;臺灣最早新石器時代始於何時?上網查得到;臺灣史前文化的層序表,上網也查得到。所以時常讓我這個博物館員拿石頭砸自己腳的是,我時常為一個問題感到困惑:到底那些被動來館參觀的學生,在(我預設他們)缺乏主動性的條件下,來博物館究竟看什麼?學什麼?即便是主動來的,博物館提供的資訊,對他們來說有什麼吸引力?

    

此次特展摺頁說明教育計畫(李居曄設計)。

  這樣的提問,一方面是出於網路資訊爆炸,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博物館作為知識權威的感冒。以此為出發點,在構思「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不容小覷的土土陶容器:「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的教育計畫時,就給自己訂下幾個規則:不教授史前文化、不談論學習成效、不要有標準答案。我想做的是,純粹希望陶器能帶給參與者親切的感受。

  而最直接簡單的方式,或許是享受陶藝創作的樂趣?

  寫到此,才驚覺自己無法忘懷某一次的博物館經驗。位於鹿特丹(Rotterdam)的「荷蘭建築組織(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在觀眾參觀完展示廳後,在出口處是兩桌滿滿的樂高元件,供參觀者隨意取用,讓被引發出來源源不絕的對空間的創造力,宣洩成一棟棟獨一無二的樂高建築模型;想像力被完全釋放,而創作成了最貼近建築的途徑。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好簡單好簡單的博物館活動,卻直導核心,讓任何一個門外漢也能享受設計建築與欣賞建築的樂趣。

樂高滿足了觀眾在觀展後被引發出來的創造力,轉換成一棟棟建築模型(黃郁倫攝)。

  承上,搭配這次特展推出的館校合作教育計畫,要讓孩子能天馬行空地創作,我認為最能貼近特展理念其中一個方是:引發視覺、觸覺、美感上對陶容器的感受力。確定這樣的核心概念後,再回過頭來思考如何解決操作上的諸多問題,例如:要挑選哪些學校的孩子?如何引導孩子創作?誰來引導孩子創作?課程如何架構?為期多長?學校參與合作的動機何在?事後如何回饋學校與孩子?等等。

    

特展理念之一是引發視覺、觸覺、美感上對陶容器的感受力(黃郁倫提供)。

  本館於臺東執行考古發掘出土的史前陶容器中,依據研究者目前的詮釋,推測應與現生阿美族和排灣族有較高的關聯性。因此,我一心想從眾多史前遺址中,邀請鄰近遺址的阿美族和排灣族國小各一所。在此非常感謝太麻里鄉大溪國小、長濱鄉三間國小、長濱鄉竹湖國小,願意持開放的態度一起合作、配合。

  感謝同事呂亞竹接洽上臺東地區的陶藝家兼陶藝老師張世蓉小姐,世蓉老師對於推廣陶藝的熱情與行動力,讓我打從心底佩服。她不介意每週往返長濱鄉路途的遙遠,也不煩惱孩子作品太多而衍生額外工作,甚至主動提議增加與臺東市豐里國小的合作,而相隨的許多工作則由她與豐里國小的謝佳蓉老師主動承擔了。

    

參與計畫的學生於第一堂課尾聲進行平面創作(打稿)(黃郁倫攝)。

  世蓉老師非常好學,初次見面帶她瀏覽過這次的展品後,我提供給老師一些民族學與考古學上的陶器相關資料。當時她的興趣與喜悅寫在臉上,對她來說,她樂於從各種觀點來認識陶。能以熱情感染他人的教育者,是最容易令學習者有所獲的教育者了。

  世蓉老師在理解教育計畫的理念後,再加上所閱讀的資料,規劃了為期五堂課的課程。第一堂課的背景說明與平面創作(打稿),第二、三堂課練習捏陶的手感與對材質的熟悉。於灌輸學生作品日後將在博物館展出的榮譽感後,第四、五堂課則讓學生將平面草稿創作為立體實品。

參與計畫的學生練習捏陶的手感與對材質的熟悉(張世蓉提供)。
    

  另一方面,我希望能依循空間地理的脈絡,讓阿美族孩子的創作靈感多取自地緣上相關的遺址或考古文化,排灣族孩子亦然。世蓉老師為此調整了課程引導內容,博物館才因而能得到孩童不同階段的創作成果。

  
大溪國小學童與他們的平面創作草稿(黃郁倫提供)。 三間國小學童與他們的平面創作草稿(黃郁倫提供)。
豐里國小學童與他們的平面創作草稿(黃郁倫提供)。 竹湖國小學童平面創作草稿(黃郁倫提供)。

  回到展廳,謝謝過程中一同討論並給予建議的何傳坤老師與副館長王長華女士,他們堅持必須在展示架構中加入當代時空的視角,才能使觀眾與所展出的物件有所連結,也因此才會新增一個單元,企圖帶出臺灣史前與原住民族之間的關係,亦企圖討論考古文化與現生族群文化之間的同與不同、延續與否。因為這個單元的加入,使得我們把孩子創作的作品置於展覽敘事的後段時,產生更流暢的脈絡。

於展示架構中安置當代時空的視角,以及將館校合作的產出做為展示的當代表現(黃郁倫攝)。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