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小覷的土土陶容器:「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
文/黃郁倫 圖/黃郁倫、夏麗芳、謝佳蓉
凡曾接觸過考古田野的學生,大概很難逃脫清洗陶片的苦差事。我雖然沒有接觸過,但是大學三年級下學期,看著同班好友們輪番蹲坐在臺大人類學系系館後門刷刷洗洗,直覺無趣,不如回頭繼續整理自己文化田野的錄音檔。
回憶起來,這個畫面可能是我與史前陶容器的第一次接觸—興趣缺缺,直到這次與專門研究史前陶容器的本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李坤修合作策展,才逐漸瞭解它的重要性。
人類文明的重大指標
陶容器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指標之一。人類因開始定居而無需再追隨獵物漂泊移動,易碎而不利長程攜帶的陶容器,也才有可能在此時登場。人類在此時開始懂得用火煮食,而火同時也是製造陶容器的關鍵要素。因陶容器的出現,人類才得以方便儲藏食物,將農耕收成所剩餘的收穫以及豢養的家畜肉類儲存留待日後使用。這些重要指標,彼此之間是關係緊密並且如同骨牌效應般伴生的。這是史前陶容器的重要價值之一。
史前的麵包屑:考古學相對定年的關鍵
陶容器一旦破碎就不能再還原重製,所以史前人類用壞了就丟而因此累積了大量大量的考古發掘資料。(夏麗芳提供) |
策展過程中,腦中曾經閃過童話故事「糖果屋」兩兄妹沿路撒麵包屑的故事。製陶所需的土,隨手可得;而陶容器一旦破碎就不能再還原重製,所以史前人類對陶容器可說是用壞了就丟,因此累積了大量大量的考古發掘資料。我們可以說它是史前時代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史前時代遺址上最普遍的出土遺物。除了量大之外,由於陶器的物質特性不易質變且能跨越千年呈現在我們面前,使得它成為世界新石器時代文化最被廣泛研究的考古遺物。
雖然說相對於玉、石等器物,陶器的「物質價值」並不高,但因為它質地穩定、出土量大、在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皆有出土並表現出型制上的變化,考古學者常以它作為相對定年用的尺標依據,並利用它來建構相對年代表。
考古學者在分析出土資料時,能判斷其年代,最常見的方式正是依據與該資料同一文化層的陶器類型來作判斷。這不就是麵包屑嗎?我們甚至可以說,整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是以這個「史前麵包屑」為核心開展而來亦不為過。這是史前陶容器的重要價值之二。
在臺灣考古學上的重要性
臺灣,陶容器也是史前時代最主要的文化遺物,大概出現在距今5500年前,並一直存在至距今約300年前。其實稍對考古有接觸的人應該知道,臺灣考古學家一直以陶器型制特徵的變異,做為建構史前文化層序的主要依據。甚至曾以此為史前文化命名,例如新石器時代早期稱為「粗繩紋陶文化」,中期稱為「細繩紋陶文化」,後來發展出「素面陶文化」、「黑陶文化」等。這是史前陶容器的重要價值之三。
為何強調完整?
縱使陶容器是臺灣史前時代最常見的器物,但從史前文化遺址出土的標本遺物,卻常只出土殘餘破片而少能修復成完整器型,以致於不論在研究或展示上,都只能用推論或虛擬的方式來呈現其內涵,因此修復完整的史前文化陶容器有其不可取代的珍貴性。
除此之外,透過呈現完整的陶容器,我們才能掌握器型的型制變化,使得前述所說,透過型制變化所建立的相對年代表更能清楚呈現。
展示架構的風險
引導觀眾欣賞臺灣史前人類的工藝美學,貼近史前人類的美感經驗。(夏麗芳攝) |
教授L在信裡跟我說:「在我來看,『陶容器』 一詞,在考古學發掘報告上經常使用,但未必是博物館展示的好主題。這是說給你們參考的。」的確,因為我們既然要強調的是修復完整的陶容器,這樣的著眼點實在很難不淪為器物展。但假如最根源的研究基礎是以此為本,那策展如何能與之拉扯?我覺得不如順著研究基礎,讓即便是一場器物展,也能有它的意義。
一般認識史前文化的方法,是以學者所建立的文化層序或類型來進行。在團隊討論初期,這樣的展示架構確實也曾出現過。但後來我們決定試著從功能分類著手,說明臺灣史前人類使用陶容器的行為,包括日常生活、喪葬、祭祀。然而必須承擔的風險是,陶容器物件的功能經常是重疊且多元,可能同時是生活用也兼儀式使用,這點我們選擇在展板文字上說明清楚。
再者以陶容器風格的構成要素,包含紋飾、器型,引導觀眾欣賞臺灣史前人類的工藝美學,貼近史前人類的美感經驗。從這樣的方向來建構觀眾對史前陶容器的第一印象,迥異於以往學者所慣用之類型學與文化層序等知識架構,使得觀看史前陶容器的視角,先回歸至最純粹的史前人類主體(包含行為與經驗),以較貼近史前人類的角度出發來談,而後才進一步建構下一層次的知識體系。
當代收藏與知識論
豐里國小學生進行陶藝創作。(豐里國小教師謝佳蓉攝) |
豐里國小學生平面創作草稿之一,課程後半階段在創作為實體物件。(黃郁倫攝) |
這個展對我而言最感興趣的,其實是在最後兩個單元,分別是:一、透過館校合作來執行教育推廣與實踐當代收藏。二、透過介紹研究方法來呈現考古學的知識論, 讓策展者與研究者不是權威,而讓人知道所謂知識,在此是指史前文化層序表這類被建構的方式。
針對前者,我們主要各自挑選了一兩間阿美族部落、排灣族部落以及臺東市區的國小,由陶藝家張世蓉老師到校與孩子一同培養陶藝創作的樂趣,而且在世蓉老師引導孩子進行創作以前,先透過一堂簡單的課程,讓孩子認識該校鄰近地區的考古遺址,或相關考古文化所出土的史前陶容器。這些孩子作品呈現出的創意,讓人聯想史前製陶者在創新風格引領新流行的時代變化。
結論
這個特展以本館收藏豐富的臺灣東部及西南平原出土完整陶容器,再加上相關單位重要借展物件,使一般社會大眾有機會透過本展示貼近臺灣史前陶容器,提升對陶容器的重視,並引發視覺、觸覺、美感上對陶容器的感受力。同時也向考古學領域之研究者展示本館累積的重要陶容器典藏,藉以增進學術交流分享。
另一方面,於展示的開頭與結尾,進行考古學知識推廣與教育,使觀眾重新認知史前文化與考古學方法,讓觀眾較能容易體會史前文化的發展與演變。透過這次的展覽,我們試圖讓觀眾的目光正視這麼一項看似「土土的」卻在考古學研究上絕對重要的器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土理土器──臺灣史前陶容器特展」策展人)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