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以創作貼近特展理念:史前陶容器特展的館校合作教育計畫

國際頻道

  參加「臺灣海峽兩岸及相關區域考古學和遺址保存國際研討會」紀要

南島文化專欄

  在地好地方,拉勞蘭小米工坊更上層樓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48期 2013.4.1

在地好地方,拉勞蘭小米工坊更上層樓

文‧圖/林頌恩

  台9線上,標記407.5K的地方,今年二月份起在路邊出現一間想低調都很難的店面,招牌上很可愛地寫著「拉勞蘭小米工坊」。這裏,是排灣族拉勞蘭部落(Lalauran)以部落產業作為再出發的全新據點。從去年年底馬不停蹄地籌備、裝修以來,在2月1日揭牌這天,各方好友都來到這裏,要給小米工坊的全新出發許多祝福與期待。由於小米工坊的團隊曾以財團法人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的名義,承攬史前館上一個階段的餐廳與紀念品店經營,因此在這一天,我們也以祝福老朋友下一階段蒸蒸日上、大展鴻圖的心意,來參加小米工坊的開幕式。

  就在拉勞蘭部落道路入口一旁這棟小平房,入口進去便是一處小巧咖啡廳,提供飲品與簡單餐點。右手旁還特闢一處會議室,讓人可以圍著大長桌進行腦力激盪。再過去一點還有一處迷你展間,作為各式文創作品展出的平台,此外也提供各式活動訊息,歡迎各種富有護衛家鄉與文化意識的文宣品在此陳列。至於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戶外這區以木頭架高的平台,一整個很有渡假風的感覺,想像一整排擺滿BBQ美食的場景就讓人口水直流。右前方是一處佈滿漂流木造型的展演舞台,相信以後這裏會是很好的表演空間。

    

工坊以類似迷你小米館的設置,說明小米工坊的理念。

工坊一隅提供各式愛鄉文宣的擺放空間。

  小米工坊的工作同仁之一魏浦辰就說,他們日後打算不定期推出各式表演活動,不只具有音樂天賦的部落青年可在此有個演出機會,也歡迎各路好手前來演出。小米工坊也提供單車族友善的休息處,加上拉勞蘭經營部落民宿,此外小米結穗長大期間需要很多志工來看小米園趕小鳥的打工換宿活動等等,看來這裏以後會是南迴線進出口很重要的複合式經營空間。種種經營的設想與拓展,都超越了以往小米工坊經營的規模,更上一層樓。

  其實早在幾年前,拉勞蘭小米工坊就已開設在部落裏的巷道旁,當時以加工、販售小米研發商品與部落農產品為主,同時也接受風味餐訂單。早期由小米工坊發展出來的特色產品如小米酒釀香腸,是以做成小米酒的酒糟為底再與碎肉灌製而成,憑著撲鼻香氣與口感成為工坊狂賣商品。而他們的祈納福小米粽(cinavu)曾參加abai(原住民式糯米類糕點)比賽,勇奪「2009年全國Abai風味餐競賽」冠軍,電話宅配接單可說接都接不完。

  拉勞蘭部落在小米產業上的經營,加上社區營造的用心,2011年便有兩三百個單位或團體到此參訪取經,逐漸打出小米部落的名聲。2012年10月宴請海內外貴賓的國宴場合係以莫拉克風災重建區農特產品的重建成果為主,小米工坊的原住民美食餐點更是躍升至國宴檯面,讓許多賓客大飽口福,更重要的是也讓許多願意守在部落栽植傳統作物的族人,對於自己留鄉看護部落的決定得到更多肯定。

  然而在這些好成績的背後,更重要的是看到整個部落的同心協力,以及教會實質支持部落發展並擔任心靈的陪伴。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新香蘭教會的牧師sakinu tepiq(撒依努‧得別格/戴明雄),在小米工坊的開幕感恩禮拜說起這個小部落從無到有的發展,他以聖經的兩則故事比喻做部落工作要有更多的自我期許,讓人覺得非常受用。

  戴牧師表示,拉勞蘭的社區營造佳績,常使許多人稱許並認為這個部落很會申請公部門經費。然而這所謂的「很會申請經費」,其實是來自於部落將自己的特色發揮到極致的關係,而不是僅滿足於把申請到的經費花掉而已。戴牧師先以「按才幹受責任」的聖經故事,說明這是他們部落做社區營造與產業發展很重要的依據跟鼓勵。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主人給三個不同的僕人一筆金額做管理。第一個僕人領了五千,又用五千賺了五千;第二個用領來的兩千賺了兩千;第三個很保守,怕錢會消失,所以把主人給的一千藏在地下。等到主人來了解管理情形時,主人稱讚了前兩位僕人,認為第三個僕人又惡又懶,只把當初給的一千原封不動交回來,就把他丟到黑暗裏,把那一千給了有好好發揮管理的僕人。

  戴牧師舉這個比喻,分享給在場者這個信息:「不同的社區、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你到底有沒有發揮了?有沒有善用了?有沒有好好善用上帝的本錢好好發揮出來?」這個只有30幾戶的排灣族部落,雖然很小,但是戴牧師感謝族人的用心經營:「憑著那份上帝給我們的特別恩典,好好運用上帝的智慧好好給它美化起來。」這是拉勞蘭部落能夠以小搏大的用心所在。

    
小米工坊擁有傲人的得獎紀錄。

主要推手戴明雄牧師主持小米工坊揭牌的開幕式。

小米工坊也提供展演空間,相信以後這裏會是個充滿藝術與人文氣息的好地方。

  接下來,戴牧師把這則訊息跟當今許多社區進行社區營造申請經費的迷思,連結了聖經撒種收割的比喻,進一步做了更好的註解。他說:「我們今天得到的種,不在乎我們撒多少就長多少,而是在乎撒下去的種子,到底有沒有辦法生出20倍、30倍、60倍、100倍的效應。我們今天跟公部門申請經費,如果只是申請那50萬的經費,做50萬的事情核銷那50萬,我覺得這個社區營造的計畫是失敗的。」他告訴自己的團隊:「用50萬去做到80萬的效益、去做到100萬的效益,這個才有真正去申請公部門經費的價值跟意義。」

  我想這些話真是一語中的,可能不少社區會認為,反正公家有經費就去申請,申請多少錢就做多少事,沒有經費來源就做不了事。然而這樣的想法,最危險的地方在於,公部門資源可能會越來越少或逐年遞減,萬一不知道甚麼時候該政策轉向或計畫中止而無處可申請時,部落工作難道就因此停頓嗎?如果能善用每一步先前以各種來源打下的基礎,好好經營部落產業的實力,那麼即使面臨公部門資源退場的那一天,至少部落已經有一個實業基礎,不至於立刻全盤瓦解。

  拉勞蘭部落的例子便是如此,前兩年開始,公部門部分的政策已經開始轉向、申請管道遞減,拉勞蘭部落面臨以往的公部門資源退場的問題。但是由於小米產業已經在南迴線一帶的部落興起且蔚為潮流,小米工坊自製產品也受到關注,拉勞蘭憑藉部落的經濟體站穩了腳步,不至於因為失去外援而跟著失去所有發展的可能。

  最後,戴牧師發自內心說了這段話:「原住民的部落到底有沒有辦法,自己照顧自己部落的人?到底有沒有辦法去發展,未來可以去協助社會大眾,能不能提供當國際、世界一個很想要學習的點?拉勞蘭不敢講說自己有這樣的本能跟實力,我們很樂意的是分享自己的文化,把自己原住民有的東西拿出來分享跟介紹, 這是我們一直以來期盼去做到的。」我想,小米工坊從部落巷道拉到台9線上重新調整經營,一定可以好好發揮這個效益,讓這裏成為另一個分享與交流部落文化的好地方。

  開幕禮拜結束後,當然就是我最喜歡的茶點時間囉。這天茶會的餐點可說各式好料盡出,由小米工坊經理利曉鳳領軍的團隊,蝸牛披薩、烤山雞、小米粽、小米蛋糕、小米豬肉串、炸山菜、洛神小米餅、洛神小米露等,套一句拉勞蘭部落作家撒可努的形容詞「滿滿得讓人眼睛裝不下」,可說一點都不為過。其中這洛神小米露可是去年度為了參加十月份國宴餐而研發出來的新品,霎時自己好像變成國宴餐的貴賓哩,只不過,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台北,而是可以直接在臺東享用食物里程上最沒有排碳量問題的現地產製美食,我想這是讓所有臺東人以及來到臺東的人最開心的事。

  歡迎各地的好朋友於下回進出南迴公路時,不妨到小米工坊坐坐,跟這裏的朋友聊聊,品嚐這裏的咖啡跟美食,喝了再上唷。

多麼迷人的風味餐呀~~~~小米工坊的團隊太厲害了。 溫暖的燈光下,品嚐可口的餐飲,來一趟小米工坊,吃了再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