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下)
港口遺址玉器系列(二):帶突起玦形耳飾
跨越隔閡: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展示(中)
史前館電子報第138期 2008.09.01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下)

 文 / 吳意琳

【前文連結】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下)

  上一篇我們提到,根據稻米於八千多年前在長江中下游逐漸成為人群栽培的穀類作物,主張南島語族起源於台灣的考古學家,認為南島語族的老家應該可以再往長江下游追溯。換句話說,Bellwood等考古學家推測,即是這掌握稻米栽培技術並具備相當海洋知識的人群,由於人口增長等因素而漸次向外擴張。

  至於分布於雲貴高原、印度、中南半島的南亞語系人群,跟稻米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Higham等考古學家推測,稻米栽植從長江中游(8,000多年前)傳播到雲南地區(4,000多年前),再沿水系流域而下抵達中南半島。不過,根據考古資料,中南半島早在20,000─30,000年前左右即有兩批狩獵採集人群居住,分別居住在內陸的岩蔭洞穴和海岸地區。

  雲南地區被認為是農業往南傳播一個相當關鍵的地理區,因為其可以連結長江、緬江和紅河等流域。距今4,400-4,100年前的白羊村遺址,地處金沙江流域,是雲貴高原地區目前所知較早的稻作農業遺址。遺址中發現了房屋基址11座,具有稻殼稻桿遺跡的窖穴達23座則分布於房屋四周。比較引人注意的是複雜多樣的葬式:一般正常的仰身直肢、無頭的仰身直肢和屈肢葬、二次葬和甕棺葬都有。而甕棺葬絕大多數多為幼童,個別則有成人的二次葬。

  距今3,500年左右的元謀大墩子遺址位於白羊村遺址的附近,為一處原始村落的居住點。學者認為大墩子類型文化吸收了白羊村類型文化的要素,成為雲南地區早期青銅-鐵器時代的文化源頭之一。大墩子遺址文化層厚達2.7米,分為早晚兩期文化,出土房基、火塘、窖穴,以及37座的墓葬;並有碳化梗稻、動物骨骼以及陶、石、骨、角、牙、蚌等遺物。東南亞考古學家Higham根據墓葬中幼兒甕棺葬的情形與陶器裝飾的紋飾,認為大墩子文化承繼於白羊村之後,也是掌握農業技術的定居村落。

  從雲南往中南半島,目前所知最早的農業村落,建立於距今6,500─6,000年前,在紅河河谷,緬江流域等地的Phung Nguyen文化、Ban Chiang、Non Kao Noi、Ban Non Wat、Ban Tha Kae等遺址則指出了定居時間接近距今5000年前左右,相同的葬俗、馴養的豬骨、水牛與狗,以及相似的裝飾陶罐風格技術將這些遺址連結起來。

  而前面提到,早在20,000─30,000年前左右,即開始居住在洞穴岩蔭地區的狩獵採集人群,他們的活動遺跡從未在河谷地區出現過;其次,在接近距今5,000年前左右之際,也許是因為環境的改變,岩蔭洞穴遺址的數量顯著的減少,也有少數的遺址持續有著佔居情形,這些在森林進行狩獵採集生活的人群一直持續居住於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大片土地上。只是這些人群相對於農業人群來說,外型顯得較黝黑與矮小。

  至於在海岸地區的早期人群,在考古遺址上看來,並沒有成功的存續到今天。他們沒有農業,也沒有馴養的家畜,似乎是只靠著豐富的海洋資源便足以維繫生計。比較特別的一點是,這一群居住在海岸地區的採集人群在葬式上採取蹲踞葬。

  其後,入侵的農業人群怎麼樣跟原來的採集人群互動呢? 考古學家Higham提出一個有趣的例子,這個稱做Khok Phanom Di的遺址位於中南半島靠近海岸的地區,距今4,000-3,500年,雖然證據還不是非常的齊全,但這個遺址與較為內陸地區種植稻米的人群應該曾經有密切的互動。從考古資料看來,這個遺址早期文化的底層是跟海岸的採集人群比較有關係,利用海洋資源,葬式採取蹲踞葬;而逐漸的,Khok Phanom Di在遺址上呈現出內陸農業人群的喪葬傳統。只是,即使稻米遺留曾經出現在文化層之中,整體看來,Khok Phanom Di的人群仍然排除稻米耕作或把稻米耕作視為無關緊要。

  接著,再過幾個時期,經過海水面下降並形成一些沼澤的環境變化之後,遺址出現了鋤、鐮刀等工具,同時,人群的牙齒的健康情形也顯示出改善的情形。考古學家認為這是Khok Phanom Di文化開始能與稻米種植共存的表示。不過,等到海水面回升,鐮刀、鋤等工具卻也消失在文化之中。往後,這個遺址流行的陪葬陶罐顯示出精美的雕刻紋飾,在陶罐的形式上也與內陸的農業人群呈現出相當大的差異。

  簡而言之,以Khok Phanom Di遺址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文化入侵 / 互動 / 傳播的痕跡:當內陸農業人群傳播擴散碰到當地海岸採集人群的情形。有很多的改變發生了,也進行很多的貝類珍寶、石錛與陶罐的交換。

  在這種互動影響下,引人好奇的問題則是語言的改變,怎麼改變? 曾經有學者發現居住在馬來西亞附近的狩獵採集人群使用了南島語言,而這些人群是屬於矮小黝黑的人種( 這跟說南島語的農業人群外在表徵大不相同 ),居住在內陸的森林之中。學者研究之後,發現他們使用的詞彙之中,特別是馴化植物與家畜的詞彙都是來自於南島語系的人群。所以學者認為這群狩獵採集人的祖先應該是說安達曼語(Andamanese),後來採借了入侵的農業人群的詞彙,時間點應是接近距今5,000年左右。這些孑遺的語言提供了尚未被南島語系人同化之前的許多語言要素。

  考古學家Higham的意見,認為稻米耕作與語系人群的關係是十分複雜的,而且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互動。因此,Higham不十分認同Bellwood於1993年提出關於南島語系人群在島嶼東南亞擴散的模式。這個模式推測現今存在安達曼群島(Andanman )、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的小黑人族群,這些狩獵採集人群應該是起源於島嶼東南亞,他們的語言在早期或許與安達曼人有關,後來受到入侵的農業民族的影響,也許是帶有南方蒙古利亞體質的人群祖先(來自嶺南、雲南),並引進了南島語言,接著可能被其它的南亞語系人群入侵。經過長期的同化,中南半島及島嶼東南亞地區形成了今天語言與體質複雜的情形。

  比較幾位學者的意見,Higham的意見認為Bellwood的推論稍嫌簡略並忽視許多細節,然而因為考古資料的不足,關於南島語系與南亞語系人群在中南半島與島嶼東南亞的互動,Higham的說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雖然Higham的推論中,外來農業人群的影響比較來自於內陸的傳播;Belwood的意見則認為傳播似乎透過海洋或沿著海岸來得影響多一些。根據這幾年發現關於越南出土的早期木造船隻,或者是台灣豐田的玉材早在3,000多年以前,便已輸出到東南亞各地的情形看來,隨著新資料的出土,南亞語系與南島語系人群在南海地區的互動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多,也更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參考書目:

Bellwood, P.
1997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10-218.
2004 First Farmer :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al societies. Peter Bellwood. Malden (Ma) : Blackwell.

Higham, C.
2002 Languages and Farming Dispersals: Austroasiatic Language and Rice Cultivation. in Examining the Farming/Language dispersal hypothesis. eds Peter Bellwood and Colin Renfrew. Cambridge :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ppenheimer, S.j. and M. Richards
2002 Polynesians: Develoved Taiwanese Rice Farmers or Wallacean Maritime Traders with Fishing, Foraging and Horticultural Skills? in Examining the Farming/Language dispersal hypothesis. eds Peter Bellwood and Colin Renfrew. Cambridge : McDonald Institute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Meacham, W.
1984-1985 On the improbability of Austrunesion origins in South China. Asian Perspectives 26, 89-106.

Shutler, Richard Jr., and Jeff Marck.
1975 On the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Horticulturalists. Archaeology and Physical Anthropology in Oceania 10: 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