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上)
與部落共舞-記屏東縣牡丹、南和部落的「史前館日」活動
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2008科學季『原』來如此」特展介紹
史前館電子報第136期 2008.08.01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上)

 文 / 吳意琳

  過去討論台灣在新石器時代與島外人群的互動關係,多朝向東南亞以及大洋洲方向尋找連結,特別是在「南島語族起源於台灣」這一個說法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力後;而台灣與其他區域的互動似乎較少被提起討論。因此我們試著以新石器時代稻米生業系統的擴散傳播,討論南島語系人群與南亞語系人群早期在南海海域互動的可能性。

稻米起源

  稻米為人類所栽培已有相當長久的時間,有著接近萬年以上的歷史,而稻米的起源與傳播,一直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早期稻米被認為起源印度或日本,因此梗稻(japonica)又被稱為日本型稻;秈稻(indica)又被稱為印度型稻。自從中國雲南發現四千多年前的碳化稻、長江中游與下游陸續出土八千多年前的稻米遺留、尤其在杭州灣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出土大量的稻米遺留後,中國長江中下游作為最早稻米起源地之一,則是相當肯定的答案。

  然而,稻米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人類所採集、栽種和馴化之後,是如何傳播到其他地區的?傳播的方式是透過海洋傳播還是陸上傳播?這個問題值得探究,是因為傳播的路徑即間接的說明了區域間人群互動的情形。

生業系統與語系人群

  簡單的說,生業系統是人群賴以維生的一種生產方式。一種生業系統通常會跟所居處的環境形成一個「組合」,在考古遺址中,常常會反映在遺留的遺跡或工具上。生業系統也可以說是一種經濟生產的技術,在過去新石器時代的社會裡,植稻的這一種生產技術在人群往外擴散遷移的時候,很可能成為一項有利的工具。當擁有生產技術的人群來到一個未曾接觸過穀類農業的新領地,相對來說是掌握了優勢的人群。帶著新技術的外來移民可能會跟原居者有了許多互動,除了生產技術、生產工具,或者是陶器、裝飾品,甚至陪葬品,都有可能受到外來移民的影響。而兩種文化從「接觸」、「採借」、「融合」甚至「置換」,端視接觸的時間和其他因素的配合了。

  語系人群指的是同屬一個家族語系的人群。以說華語的人群來說,屬於漢藏語系;而台灣島上的原住民,則屬於南島語系,他們說的是南島語。生業系統和語系人群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語言學家透過語言詞彙的重建,可以提供相對年代的重要資訊。比如說從各個分支語群間都共有「稻米」這個詞彙,就可以推論出稻米存在這個語系的時間已經相當長久,甚至可以討論稻米在各支群出現的時間早晚。考古學家在語言學家擬測出來的早期人群文化基礎上,配合出土證據進行比對的工作,便比較能建立完整的史前史面貌。

稻米傳播與南島語系(群)

  南島語系人群主要分布於廣大的太平洋海域,東至復活節島,南至紐西蘭,往西則至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台灣為分布的最北界。屬於這個語系的人口眾多,而且分布的範圍相當遼闊。


南島語系分布圖 引自
http://fr.wikipedia.org/wiki
/Langues_austron%C3%A9siennes

  關於南島語族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中南半島,島嶼東南亞地區。然而,目前在中國大陸東南語中南半島卻幾乎找不到南島語系的蹤跡。由於台灣是這個語系分布的最北處,加上台灣現存的南島語支群也呈現相當分歧的狀態,有些語言學者認為台灣是南島語的起源地,其中以Blust最為大家所熟知(註)。

  考古學家Bellwood(1997)引用Blust的論述,主張南島語族應該起源於中國東南如河姆渡遺址,可能在5000-6000多年前擴散到台灣 ; 3000-4000多年前,再漸次往南到達菲律賓等地,開啟了南島語族在太平洋上「特快車模式」的擴散之旅。這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南島語族的原鄉在台灣」的說法。

  然而,JohnTerrell等學者根據基因資料,則認為南島語族並非起源於台灣,台灣所呈現南島語言諸多分歧的現象,則比較可能說明了這是一個被隔離的偏遠區域(Meacham 1984-1985; Oppenheimer and Richards 2002)。這一派的說法認為南島語族起源於較大範圍的東亞地區,島嶼東南亞是一個重要的中繼站區域。

  考古學家Bellwood(2004)則繼續提出新的資料來強化論點。這一次,論述的主軸在於其主張掌握了農業技術的農人們,在環境及其他因素的配合下,可以說就掌握了向外擴散的優勢能力。Bellwood提出,在亞洲的漢藏語系區的長江中游,是稻米的起源地區(7000-5000BC);同時,Bellwood將台灣台南科學園區南關里遺址的稻米遺留,跟中國南方的5000-3000BC新石器時代稻米遺留劃為同一區域。換句話說,稻米在長江中下游被人類開始採集、馴化、種植之後,首先擴張抵達的區域,就是中國南方和台灣。接著,較晚的稻米遺留則出現在菲律賓北部(1700BC)和泰國(2000BC)。事實上,這與張光直先生(1986, 1989)所提出長江流域的大溪、馬家?、河姆渡等遺址所形成的一個互動圈,往南影響華南地區石峽、鳳鼻頭(台灣)、曇石山這一個互動圈的說法,恰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使當時的考古資料還有很多很多的缺環……。

  除了稻米的起源與遺址出土的證據,Bellwood繼續提出這一種帶紅色陶衣的陶器(red-slipped pottery)在福建、廣東,尤其是在台灣各地遺址出現頻繁;往南持續在巴丹島、菲律賓及東南亞島嶼出現的現象。此外,Bellwood也提出早期各語系人群遷徙的推測,重新強化南島語族攜著稻米農業種植技術,帶著狗雞等家畜及製陶技術,從濕熱的地區藉由高超的航海技術向外擴散。遷徙的原因一方面可能因為人口壓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有著自身文化上的崇尚:推崇發現新天地的英雄。而經過新幾內亞之後,稻米種植被薯芋等根莖作物取代的原因,則可能是氣候的影響,到達紐西蘭之後,寒冷的天氣也許使得穀類農業徹底被毛利人放棄。

稻米傳播與南亞語系(群)

  南亞語系人群則分布在中國雲南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印度等地,分布的範圍比起南島語系人群小得多。


南亞語系的分布 圖引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
/%E5%8D%97%E4%BA%9A
%E8%AF%AD%E7%B3%BB

  在南亞地區,約在西元前第三世紀末前後,稻米開始出現在恆河GangaValley新石器時代的小型農業社群。學者認為這可能由雅魯藏布江谷地(Brahmaputra Valley)一群說古孟語(proto-Munda, 為南亞語系的一個分支)的農業社群所傳過來的;而這些人群應該來自雲南及緬甸北部原鄉(Glover and Higham 1996)。

  而在中南半島,關於早期稻米的起源與傳播情形便比較缺乏相關的直接證據。這是因為相關的考古發掘資料較少。考古學家Higham(2002)也從語言學家的資料入手,討論了南亞語系人群與稻米生業系統傳入的關係。在詞彙的同源討論中,南亞語系各群在狗、魚、稻米、孩子,這幾個詞上都有相近的同源關係。而在稻米生業系統的傳播方面,Higham舉出考古資料,認為中南半島稻米的傳播是從中國長江中游一帶(距今8000多年),往南傳播到雲南地區(距今4400-4100年前後),接著,從緬江和紅河傳播進入到中南半島。

  然而,中南半島在更早期即有其他的狩獵-採集人群居住,這些人群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居住在內陸地區的岩蔭穴居者(rockshelters),這些遺跡的年代在距今30,000年、23,000至13,000年左右,這些狩獵/採集人群持續佔居在泰國及馬來西亞山區及森林地帶,最特別的是,他們的體質比起東南亞的農業人群完全不同。這些狩獵/採集人群比較黑,比較矮小。

  另外一種類型則是居住在海邊的漁獵採集人群(coastal),遺址的年代皆不超過距今6000年前。Higham認為是因為全新世以來的海平面上升,淹沒了許多海岸邊的遺跡,才造成這些海岸採集人群遺址年代偏晚。這些海岸採集民族沒有農業,也沒有馴養的家畜,卻有生產磨製石器和陶器的能力,他們只靠著豐富的海洋資源,便可過著充裕的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當農業人群進入到中南半島地區,文化的「互動」情形是如何呢?是「短暫接觸」、「互相融合」,還是比較激烈的「置換」?還有,他們是怎麼跟南亞語系人群和南島語系人群「遭遇」上的呢?……(待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註:Blust採用語音變異以及語言創新來進行語言分支分類,得出台灣原鄉論的結果(李壬癸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