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語系(Austronesian)與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的史前人群關係:相遇於新石器時代的南海海域(下)
港口遺址玉器系列(二):帶突起玦形耳飾
跨越隔閡: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展示(中)
史前館電子報第138期 2008.09.01 
   

港口遺址玉器系列(二):帶突起玦形耳飾

文 / 葉美珍


圖1、帶四突起玦形耳飾殘件。

圖2、帶四突起高玦口耳飾殘件。

圖3、帶動物形突起之耳飾,包括玉質及板岩質(中)

  港口遺址帶突起之玦形耳飾包括三型(註1) :一為大中孔玦形,帶四個圓形突起(圖1);二為小中孔、高玦口,帶四個小圓形突起(圖2);三為大中孔玦形,帶動物形突起(圖3)。

  耳飾標本均為扁肉形之殘件。第一型耳飾大量出土於卑南遺址,第二型耳飾於卑南遺址則少量出土。第一型標本2件,僅存殘半,標本大小接近,推測外徑在5.5cm,內徑3.5cm,厚度分別為0.6及0.7cm。殘存之突起呈平頂圓錐狀,突起高0.8cm,玦身及突起之形制精準,內徑殘存旋截痕。整體屬於帶四突起耳飾之高大、工整者。

  第二型標本僅1件,似受沁而呈紅褐色,殘斷面仍稍見灰綠色。此型耳飾外徑非正圓,因中孔小且偏於一側,使得玦口較高。標本推測外徑3.5cm,內徑0.8cm,厚0.35cm,近似圓形之突起小而不精準,屬於小型耳飾。此型標本以往於卑南遺址出土較少。

  第三型耳飾玦體近似第一型,特殊處在於所帶突起為動物形。此型耳飾已知數量稀少,以往於台東蘭嶼、綠島出土,特徵為突起兩端翹起,日學者鹿野忠雄因而稱之為帶鳩尾狀突起,然由以下標本觀之,此類突起可能有具象及抽象兩種表現。

  2件標本之突起屬於具象化之動物形狀,第一件為灰白帶淺綠色(註2),保存原件四分之一,玦體僅0.3cm厚,形象如奔躍中之豹類,口部微張,頭部耳朵豎起,身體背部呈直線伸展,尾端向上翹起,動物特徵頗接近人獸形耳飾上方之動物類形,在此動物頭部前端1.3cm處另帶其他雕飾,但已殘缺未能辨識,殘存一穿。此標本雖為殘件,但其玦體及動物形突起線條流暢,顯示作工相當精良。另件標本為綠色玉質略通透,殘存部位更小,僅存動物形突起,其口部未張,頭部與尾端各自向上翹起,背部稍拱,突起部位僅0.2cm厚,推測其玦體厚度亦不大於此。

  上述兩耳飾所帶動物形突起同樣為頭尾兩端翹起,僅於口部及背部有所變化,似在詮釋同類動物之不同行為狀態。港口遺址另有1件板岩耳飾殘存之突起有如將動物形兩端翹起特徵壓縮,而略如「山」形,標本顯得粗糙,其突起已由具象轉為抽象化。

  蘭嶼、綠島出土之所謂帶「鳩尾狀突起」耳飾偏抽象化,大陸學者楊建芳(註3) 將之解讀為帶「T」形突起,並認為「T」形突起承自「C」形突起,帶「C」形突起耳飾係以廣東省巫峽文化晚期(商晚期)1件陪葬耳飾為典型。

  筆者認為包括港口遺址2件耳飾在內,此類突起可能包括具象與抽象兩端,具象者可見豹類形象,簡化者則予人各種想像,例如「鳩尾狀突起」、「T」形突起,不論具象或抽象,均保留突起兩端翹起之特徵,已符合「C」形突起之基本特徵,而具象與抽象類型是否具同時性或異時性,以及是否受巫峽文化之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註1:前二型耳飾相當於卑南遺址之IIA及IIB型(連照美 1998〈台灣卑南玉器研究〉,《東亞玉器》第一冊:351-367,鄧聰編,香港: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註2:此一標本經國立台灣博物館方建能博士鑑定為陽起石閃玉。
註3:Ha Van Tan 1998“ Jade Split Earrings with Projections,in Vietnam”,East Asian Jade:Symbol of Excellence Vol.2 1998,pp.397-401,Hongkong:Center for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