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博物館:史前時代流行的繩紋陶罐
文‧圖/吳意琳
距今五千多年前,臺灣島沿岸河口各處開始出現了許多居住點,這些人群善於尋找河流附近適合製陶的原料土,以高超的技術製作精美的繩紋陶器。經過數千年的時間,這些遺址或遭到河流沈積物深埋水底、或受到地形抬升遠離河岸,重新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的各式繩紋陶器,在經過整理與研究之後,就會公開陳列在博物館內,讓民眾可以近距離地親炙史前時代製陶者高超的工藝技術。
|
本館史前史廳展出各式製作精美的繩紋陶罐。 |
這些陶器被稱之為繩紋陶,是因其器表都會佈滿繩印的紋飾,這些繩印痕多半排列地非常整齊,應該是刻意為之,是史前時代的審美觀點。此外,繩紋陶罐幾乎都是圓鼓鼓的形狀,底部也是圓的,考古學家習於稱之為圜底罐(圓底罐)。這些罐子有大有小,小型的約像一顆足球大小,渾圓對稱;大型的可以比籃球還大,常常呈現扁圓的的形狀。仔細觀察一下,這些陶罐的繩紋可以透露許多製作過程的訊息。首先,陶罐的整體外觀可以看到繩紋與刻劃紋,刻劃紋出現在口部與罐身的上段部,繩紋則是遍佈整體罐身。對於施紋程序的先後判定,則可以看哪一種紋路「覆蓋」在最上面,就可以知道最後一個步驟為何。
A
側
視
及
俯
視 |
|
|
施紋順序:1. 上段部繩紋(略抹平),2. 中段及下段部繩紋,3. 波浪狀刻劃紋。 |
B
口 部 及 上 段 部 |
|
|
|
此處痕跡可能是以捲上繩索的拍子施上部繩紋時,施做手勢易碰到已完成的口部下緣,留下的非預期印痕。 |
波浪狀刻劃紋明顯覆蓋於上段的抹平繩紋,也蓋在中段斜向繩紋之上。 |
C 中 段 及 下 段 部 |
|
|
|
陶器中段的拍印繩紋,陶匠費心地排列整齊,仍可以看到塊狀拍打面。 |
陶器下段的拍印繩紋,由於陶匠依序拍印到底部,順著陶器弧度,就會形成繩紋交錯的現象。 |
以上圖臺南南關里東遺址出土的陶罐為例,我們可以看到繩紋從頸部開始,是整齊、直向的,而這些繩紋印痕似乎隱隱約約,顯得很淺。這應該是陶匠為了要在此加上第二層的刻劃紋,特地把原有的繩紋痕跡抹平,讓波浪狀的刻劃紋飾被突顯出來。而在外翻口部的唇緣可以看到一些斷斷續續的小印痕,這些其實是纏著繩紋的拍子在拍打陶罐身體時,因為很靠近頸部的位置,不小心碰到而留下的非預期痕跡。
接著我們觀察罐身中段,繩紋是排列整齊、斜向的。從各個角度檢視,可以察覺有塊狀的施紋平面,這是拍子每拍一下所造成的一個一個塊狀平面,整齊的繩紋就靠施作者這樣一拍一拍細心接續著,才能完成。之所以提到繩紋陶罐非常不容易製作,即是因為施加紋飾時陶土表面要維持濕潤,才能讓繩紋清晰。然而同時這個狀態下的陶土還是軟的,拍太用力會塌陷,雖然器壁內部會有墊子撐住,一不小心也容易讓已經拍薄的器壁產生破洞。
接著,當我們觀察陶罐的下段部,很明顯排列整齊的繩紋出現了交錯的現象。這是因為陶匠拍印繩紋的時候,一邊旋轉著罐身,對應出來的紋飾就是斜向排列的繩紋,當拍到陶罐底部,繩紋印痕自然就成為交錯的狀態。我們在其他的繩紋陶罐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下圖兩個繩紋陶罐分別出自南關里遺址與南關里東遺址,是沒有刻劃紋的,尺寸也不同,從整體、上段及中段的紋飾細節,都可以觀察到類似的製作方式:頸部到上段是直向繩紋、口部唇下緣會有些意外被拍到的齒狀印痕、繩紋紋飾在下段底部呈現交錯。這證明了陶匠在製作繩紋陶時,有一套固定遵循的製作程序。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若陶匠沒有要進行刻劃紋的施作,繩紋罐體部上段便不會將繩紋抹平,維持了全體滿佈的繩紋狀態。
臺灣繩紋陶的製作方式有什麼特殊之處呢?經過觀察,繩紋陶的器壁通常僅有 0.3至0.5 公分厚,在五千年前沒有機器協助、徒手製作這樣的陶器,是很不容易的事。單純以雙手捏塑陶土,很難做出這麼大型、整體器壁薄且均勻的容器。詳細來討論陶器的製作方式,會需要考慮到三個階段:初胚、成型與裝飾階段。初胚指的是陶土最初的處理方式,常見使用一整塊陶土的「團泥法」,或使用「泥條接合」的手法。而這兩種方式後續都可以再進行第二階段的成型,也就是最主要與最終的塑型,常見徒手捏塑成型、或者使用工具拍墊成型。至於裝飾階段通常在成型完畢再進行,可以在器表打磨或壓印紋飾。
學者考察現生人群的製陶方式,最常見的陶罐製作方式有泥條法與拍墊法:泥條法可以在器身上隨意調整弧度,而拍墊法常常形成圓腹狀的罐子。這些製作手法是可以混合使用的,例如可以使用泥條加拍墊法,或者團泥加拍墊法。要怎麼區辨史前陶匠使用哪一種製作方式呢?其實有很多學者已進行過相關的研究,他們發現在初始階段使用泥條法成型的罐子,在器壁的斷面容易看到鋸齒狀的裂痕,我們稱之為有偏好性的破裂面。至於採用拍墊法時,陶匠常常將陶胚放在雙腿上一邊旋轉一邊拍打,在陶器表面可以觀察到塊狀的拍痕,內部會有墊痕。
|
泥條盤築製作法容易在斷面上觀察到鋸齒狀的破裂面 (Rye(1981))。 |
|
|
拍墊製作法常放在腿上旋轉拍打。 |
器表見塊狀拍痕,內壁見對應墊痕(Rye(1981))。 |
筆者過去也進行過相關研究,做了相關實驗,發現在都蘭灣地區的繩紋陶主要應該使用團泥法加拍墊法製作。但大多數繩紋陶的內壁都經過修整,連墊痕都很難找到,唯有一種日常使用的半圓形缽才看得見內部的製作墊痕。這個現象很可能顯示陶匠習慣再度修整內壁,讓內壁是光滑平整的。這種區分不同等級陶器而調整製作精細度的行為,更讓我們相信製作精美的帶刻劃紋繩紋陶,是當時陶匠耗費許多心思特地製作的高級工藝品。除了在拍墊成型時,維持左右對稱、壁面薄度之外,還要整齊地拍上繩紋,進階版的繩紋陶則需將繩紋抹平後再添加上刻劃紋。每添加一個程序,破損失敗的機率就會增加。
不過,繩紋陶在距今約三千六百年左右開始漸漸消失,是全島普遍的現象。人們不再將繩紋拍印在陶罐上。自此「繩紋陶」階段結束,進入了「素面陶」的階段。
參考資料
Rye, Owen S. (1981). Pottery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Reconstruction. Taraxacum.
吳意琳
(2015)。潮來橋遺址所見細繩紋陶文化陶器技術傳統。南島研究學報,6(2),1-54。
(2017)。都蘭灣史前陶器的製作工藝。科學發展,532,16-25。
(2021)。 繩紋陶:新石器中期台灣東南地區的陶器實驗製作。2021臺灣考古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