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臺灣自然史廳新世代展示室的更新
文‧圖/張至善
展廳概況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下稱史前館或本館)臺灣自然史廳展示係依時間順序排列動線,以「誕生」、「冰期」、「新世代」三個展示室介紹臺灣自然史的脈絡,帶領大家探索這三個時間點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重要事件。展示內容呈現以「地質-生物-人類」的漸進,在尾聲逐漸轉向探討人與自然的互動,以銜接後續的展示主題。自2002年開館以來,本館自然史廳已歷經多次微幅、中幅更新,包括:2011年進行展示燈光更新,全面改用LED節能燈具,並進行海漂植物展示更新。2016年增設智慧博物館互動設施,新增「加羅湖古森林」互動動畫、「臺灣島的誕生」、「澎湖海溝動物」聲音互動裝置。2017年更新老舊圖像、翻閱式展板、老舊貼圖重新輸出。2018年更新窺視孔圖像,並新增越南語、印尼語解說摺頁。歷年更新適切反映近20年來相關學科知識與社會互動之進程。
2020年新世代展示室更新
本次更新的區域主要是新世代展示室,移除「探險家眼中的臺灣」、「外來種的災難」和「珍惜我們的環境」三大單元。新世代展示室更新時有幾點原則:一、強化臺灣與周邊區域的連結感。二、補充自然史廳先前缺乏的生態介紹。三、更新的內容呼應最新的自然思潮。四、銜接南島廳的展示。新增的單元分別為「自然網絡中的臺灣」、「全球變遷」和「由語言推論的自然歷史」。
|
舊展示「外來種的災難」單元已更新為「全球變遷」單元。 |
自然網絡
「自然網絡中的臺灣」:臺灣島與周邊區域,不論是空中或是海洋都有著生物移動的網絡,由黑潮流路、候鳥的遷徙等,一窺臺灣與周邊世界密不可分的自然關係。
我們挑選了「黑潮」和「候鳥」來說明臺灣在自然網絡中的關係。黑潮是流經臺灣重要的洋流,而臺灣島位在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加上具有多樣化的棲地,成為候鳥南遷北返的中途驛站或渡居地點。臺灣超過半數以上的可見鳥類都是這些長途跋涉的候鳥。
在「候鳥」此一部分,我們選擇介紹黑面琵鷺和灰面鵟鷹,因黑面琵鷺是列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瀕臨絕種的鳥類,而臺灣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面琵鷺度冬區。灰面鵟鷹有灰面鷲、山後鳥、國慶鳥、清明鳥、掃墓鳥、南路鷹、灰面鷂這些別稱,說明了臺灣人民對它的觀察,以及其與臺灣人民日常生活的關係,因此將其選用於展示主題中。
本節展出的文案如下:
黑面琵鷺:臺灣的黑面琵鷺遷移路線,據2012年衛星追蹤研究發現「北返路線為離開臺灣本島後,越過海峽至福建或杭州灣,往北經江蘇沿海、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到韓國,花費約15-18天。南遷路線從韓國到臺灣直接跨越海域,距離約1700公里耗時約30小時,中間幾無停留」。
灰面鵟鷹:灰面鵟鷹(Butastur indicus)以昆蟲、蜥蜴、蛙類等為主食。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烏蘇里、中國大陸東北至河北一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到了秋季因北方天氣轉冷食物缺乏,必須往南遷移度冬。其度冬區在琉球群島南部、臺灣、菲律賓、印尼、中南半島南部等地。「南路鷹」、「清明鳥」等,即是形容牠們春季北返的情形。秋季十月時則南下匯集經過墾丁,成為每年準時報到的國慶鳥。
在展示中也將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放入其中,強調與時俱進的科學研究精神。
海洋元素的融入
舊時的新世代展示室在生態上介紹了海漂植物、霧林、海岸生態、低、中、高海拔生態,包含多樣的環境、植物相和動物相,但全都屬於陸域生態。因此,海洋元素的融入成了此次更新的重點。
我們使用的主題是「黑潮」與「鯨豚」。
黑潮:「黑潮」是把熱帶的溫暖海水帶往寒冷北方海域的暖流。黑潮表層所含的雜質和營養鹽比較少,海水呈現深藍色,因此稱做黑潮。「黑潮」流速快,提供往北方前進的洄游性魚類一條快速路徑,因此在黑潮中可捕捉到很多洄游性魚類,以及被吸引而前來覓食的鮪魚、鰹魚、旗魚等魚類。
鯨豚:臺灣擁有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環境,周圍海域具有豐富的鯨豚資源,包含海上目擊、擱淺和漁業混獲標本,共有近 32 種的鯨豚之紀錄,接近世界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無論在種類多樣性或豐度上,堪稱世界鯨豚重要分布地區。
海洋元素的融入,除了說明臺灣在自然網絡中的位置,也呼應海洋臺灣的意識,並用這項南島廳展示中重要的意象為後續展示埋下伏筆。
|
採用黑潮與鯨豚作為展示主題。海洋元素的融入,除了說明臺灣在自然網絡中的位置以外,也呼應「海洋臺灣」的意識。 |
面對當代
自然史廳更新的內容,為避免過時,須呼應最新的自然思潮。我們選擇了「全球變遷」為單元主題,「全球變遷」指的是全球環境的變遷,包括氣候變遷,陸地及海洋生物生產力的變化、大氣化學成份的變化、水資源變化及生態系統的變遷。造成這些變遷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因素,也可能是人為的。全球環境的變化終將影響到地球涵育生命的能力。全球變遷這主題如此重要,可以由2021年諾貝爾物理獎聚焦於「氣候變遷」可見一斑。在這個大主題下,我們運用了「人類世」、「韌性是甚麼?」、「永續發展」和「環境教育」這4項小主題來鋪陳這裡的展示。
人類世:人類世是由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選擇人類世為主題是因為這是一個正在辯證、正在發生的討論,重點就是「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成立一個新的地質時代」。希望藉此喚起大家對這件事的思考。
韌性是甚麼?:韌性就是系統受擾動後仍可維持其主要架構與功能的能力,愈有韌性的系統愈能承受越大規模的擾動,也就愈不容易被外力癱瘓。韌性已成為面對環境威脅與災害時的重要概念,對於自然資源管理不僅該接受自然擾動、瞭解它們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還要避免人為干擾所造成的系統崩潰。
韌性原是生態學、生態系統研究上的討論,和「人類世」一樣已經成了不同學科領域經常採借、延伸、應用的概念。舉例而言,原住民的在地知識就常被指涉為一種韌性的展現,成為面對當今全球變遷下可能的解方。
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是「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聯合國在2015年通過「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在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等三個面向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
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是一種試圖以教育根本解決環境問題以促進環境永續的教育方法。臺灣環境教育法於2011年6月5日正式實施。環境教育法的立法目標為培養國人瞭解自身與環境間的倫理關係,增進國人對於環境保護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進而促進國人珍惜環境,並採取行動以達成永續發展。
史前館的立館宗旨是「藉由博物館的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和遊憩功能,啟發大眾對於臺灣之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原住民文化之豐富和多樣性有更多的認識,並促進大眾更珍惜、尊重這片土地綿延不斷的自然與文化生命」,也就是說史前館的任務與環境教育的目標完全相符。除此之外,環境教育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重要方法,因此將環境教育的介紹放入展示之中。
銜接南島
基於空間以及導覽動線上的考量,規劃了銜接南島廳的展示單元,我們以「由語言推論的自然歷史」作為橋接的單元。原始的構想是由語言學研究來推論南島先民的生活環境,並將其視覺化;最後採用史前館2019年出版的AR互動繪本《山海南島:乘風破浪開疆闢土的擴散歷程》。所呈現的文案是:「現今南島語族仍使用著一千兩百多種語言,這些語言彼此之間存在一些規律的變化,由此可以追溯出一些古南島語中最早使用的詞彙,經由這些詞彙所指涉的動、植物及地形、地貌,便可推測出原鄉所在的地理區位及生態環境。在動、植物的詞彙方面,南島語言同源語顯示當時周遭的植物有稻米、椰子、林投、香蕉、竹子、薯蕷、芋頭、破布子、無患子、吉貝木棉、烏甜菜、咬人狗、刺桐、構樹等;動物則有猴、豬、鹿、蝦、蠔、法螺、鯊、鰩、海龜、章魚等。由這些動、植物的棲地研判,南島語族的原鄉應是在東南亞溫暖潮溼的沿海一帶,臺灣也是其中可能的地點之一。」
|
規劃「由語言推論的自然歷史」作為銜接南島廳的展示單元,採用本館《山海南島:乘風破浪開疆闢土的擴散歷程》AR互動繪本的插圖作為主要視覺。 |
這個位置是展廳敘事的結束,因此選擇延伸與臺灣自然相關的敘事,並帶出與南島世界相關聯的自然史觀點,引導參觀下一個常設展廳「南島廳」。
小結
此次新世代展示室的更新,融入海洋元素,強調臺灣在全世界自然網絡中的位置,並面對當代議題,讓史前館對於「臺灣自然史」有著獨特的敘事,並呼應當代博物館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Kern, H. (1975). 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ginal homeland of the Malayo-Polynesian peoples(C. D. McFarland & S. Tsuchida, Trans.). Oceanic Studies: Linguistics, Anthropology & Sociology, 1, 60-81.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9) (轉引自李壬癸1997)
李壬癸(1997)。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常民文化。
朱正宜、王韋迪(2019)。山海南島:乘風破浪開疆闢土的擴散歷程(AR互動繪本)。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臺灣自然史廳業務負責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