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紀實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的建築改造(下)流動•動線

國際頻道

  ICOM Prague 2022✕史前館連線:考古學的當代行動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81期 2022.12.15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紀實

文‧圖/王勁之

研討會簡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或本館)在2022年12月3日舉辦了「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這是配合「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中所探討的議題,邀請排灣、西拉雅、大武壠、賽夏等不同族群,講述他們在推動衣飾文化復振的過程中與史前館攜手合作的經驗,讓外界更能瞭解當代的博物館除了文物保存、研究與展示功能,同時也是一個連結不同群體進行互動及溝通的平台。

內容紀要

  研討會以開放報名方式,提供40位名額。雖然當天適逢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辦理111年度成果發表活動及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但前來參加的民眾仍然相當踴躍。有些人可能因為前述其他活動的時間撞期而未事先報名,但仍設法抽空前來參加研討會,因此活動場地2058會議室當天可說是座無虛席,甚至一度還動用了折疊椅來增設座位,這也顯示確實有許多人都關心這次研討會所探討的議題。

  上午第一個場次,主題為「史前館與排灣族織藝復振的實踐」。由本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張至善與長期從事排灣族織藝文化復振工作的許春美(ljumiyang)及林秀慧(kedrekedr maljaljaves)介紹在2017至2020年間共同合作執行「文化部科技計畫」、「臺灣行卷」、「國家文化記憶庫」的經驗與成果。許春美來自古樓部落,承襲家族和部落長者的傳統織布知識與技藝,經由林秀慧及族語翻譯者伊箖‧潞垡郳耀(iling luvaniyaw)協助,從科學與人文兩個面向記錄相關文化訊息及個人、族群、文化間所交織的脈絡。

  在典藏品的整理分析及重新詮釋,注入了源出社群耆老的民族文化知識教育,整理出排灣族織布工藝的整體知識系統包含語言歌謠等口述傳統,讓博物館典藏品的內涵從工藝品進一步深化為文化資產。雙方合作重製典藏品,不但是技術的重現,也是珍貴的文化學習機會。這是一種文物返還概念的實踐樣態,保存了族群文化未來延續發展的主體性。

許春美及林秀慧講述排灣族傳統知識。

  第二個場次主題為「再現西拉雅及大武壠衣飾文化」。發表人段洪坤(Alak Akatuang)來自臺南西拉雅族吉貝耍聚落,致力於文化復振與族群運動。他透過文獻的描述、影像紀錄及博物館的典藏物件,研究己身族群的衣飾文化與變遷。在當代族群認同運動中,重建衣飾文化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復原可穿著的西拉雅衣飾文化,將可成為凝聚族群身分認同的媒介。

  劉怡均是來自小林聚落的大武壠族人,2017年開始投身於文化復振工作。她與夫婿賴建宏兩人透過調查尋找過往的物件,也不斷來回各地典藏機構尋找傳統服飾的文化線索,逐漸整理出大武壠衣飾知識系統。本場次主持兼與談人為本館南科館管理中心副研究員陳俊男(Mayaw Kilang),他與兩位發表人都是籌劃製作南科考古館2021年「牽手平埔:臺灣南部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的重要成員。史前館經由典藏物件提供重要參考,同時也透過展示及推廣的合作,讓更多人認識及瞭解其族群復興與復名運動。

第二場次「再現西拉雅及大武壠衣飾文化」發表人段洪坤及劉怡均。

  下午時段第三場次「賽夏族衣飾文化的消逝與復返」,由本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王勁之及長期投身於賽夏族織藝文化工作的風順恩共同介紹賽夏族衣飾復振的歷史發展過程。由於傳統織布技術流失,早期經由引入各種新技術來提供族群內部的傳統服飾需求。近年的轉變則是透過尋找老物件及博物館收藏,進行分析並重製,為賽夏族衣飾的重建工作取得時間深度及更多的文化內涵。

   由於早期留傳下來的賽夏服飾數量不多,博物館藏品是重要的參考線索。賽夏織女們不但在史前館的典藏中找到多件先人及長輩的織物及衣飾,更經由她們的毅力與巧手讓這些在原鄉消失已久的傳統服飾織紋得以「復織」再現。織女們親手為自己的家人們織作paSta'ay祭典穿著的傳統服飾,將消失的族服一件一件再重新織回。這不但象徵原鄉流出文物的轉化與復返,史前館與賽夏源出社群的互動也讓典藏品從原本面目模糊的「購藏標本」,轉變提升成為雙方建立關係與連結的重要文物,並因此促成了之後2021年史前館與賽夏文物館合作「文物返鄉特展──遇見kakita'(相見)」將館藏賽夏族服飾送返原鄉展出,以及本次與族人合作策劃完成「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

風順恩介紹賽夏族人與博物館的合作經驗。

  第四場次主題「博物館蒐藏、知識回返及轉型正義」共有三位發表人。本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溫璧綾透過法國、英國及德國的案例分析,討論這些國家的政治文化領袖及典藏機構對於被殖民國家呼籲歸還掠奪文物思潮的態度與立場,並指出博物館與來源地的合作共同研究、借展或共同策展等作法,將是文物返還的重要發展趨勢。本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林建成則以辦理賽夏族「斷裂與銜接」特展經驗與對於排灣族「文化自治元年」活動的觀察為例,介紹臺灣原住民族和解文化的多元形式,並探討轉型正義的和解精神與實踐。

  最後林志興博士則提出,文物離開原有社群的原因多樣且複雜。除了應考量蒐藏背景的正當性及公平性,進行個案討論及處理,也呼籲博物館採取更積極且正面的態度與作法,讓館藏物件及研究資料與源出社群產生實質關聯。全面性促進各種合作共享與互惠返饋的機制與機會,都有助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及社群認同,是當代博物館發展的重要責任與課題。

溫璧綾及林志興探討博物館蒐藏、知識回返及轉型正義。

不侷限於物件的文物返還及轉型正義的概念與實踐

  本次研討會邀集博物館館員及館藏源出社群的合作夥伴,以排灣、西拉雅、大武壠、賽夏等不同族群的例子提出經驗分享,說明史前館與源出社群合作重新詮釋並共同使用館藏,不但活化了博物館的典藏文物,同時也讓蘊含在古老蒐藏物件中的族群文化知識回返原鄉。博物館透過社群合作、重新詮釋及借展、共展等不同的嘗試,思考重構當代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也為文化的權利主體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實踐之道及可能性。

   本次與會的童元昭副教授在綜合討論時也提出提醒,文物返還或轉型正義涉及的層面確實頗為複雜,也需要更細緻的討論與處理,但現階段已經有許多工作可以開始著手進行。例如重新檢視及修正現有的館藏編目方式及詮釋內容,邀請源出社群的合作來引入更多在地知識及觀點,都是當代典藏機構所應該重視的發展方向與課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承辦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