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復振」研討會紀實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的建築改造(下)流動•動線

國際頻道

  ICOM Prague 2022✕史前館連線:考古學的當代行動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81期 2022.12.15

史前館的建築改造(下)流動•動線

文/游清志‧圖/游清志、徐明正、傅書鴻、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本次史前館的建築改造,陳哲生建築師的改造理念可以用「打開」、「流動」四字囊括,上一期電子報已討論《史前館的建築改造(上)打開‧視野》,本期繼續從觀賞者之己見來分享「流動•動線」的造。

  2018年秋天,競圖比賽結果出爐,陳哲生建築師獲選為本次建築改造計畫的設計監造建築師(以下簡稱:改造建築師),其設計理念可以「打開」、「流動」四字囊括,對於視覺空間的創造、使用空間的改善均有獨到的想法與手法。

  而史前館原建築的設計監造建築師為Michael Graves及沈祖海建築師,兩位均為當時1990年代國內外知名的建築大師,Michael Graves更為後現代建築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享譽全球,要對其作品加以修改,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不論是現代建築主義或後現代建築主義都有其對於建築的一套想法及理論,改造建築師應是較趨近於現代建築主義派,本文無意比較兩者孰優孰劣,謹以觀賞者的角度就個人所見,與讀者分享心得。

入場動線

  入場動線指的是由入口大廳進入展示館的這段路途,原本是從入口大廳的樓梯上到山之廣場2F迴廊再進入展示館,現在這條動線往下移到1F,利用拆除化粧室後所騰出的空間來進行改造,名為「側廊」。

  為了實現改造建築師一貫的視覺風格,改造側廊所需的拆除範圍除了化粧室等室內隔間外,尚擴及臨近山之廣場那面外牆與階梯看台,並將其全部改為落地玻璃窗,大量光線透窗湧入,整座側廊明亮寬敞。

  因為外牆全由透明玻璃組成,室內與戶外已無視線阻隔,山之廣場的草丘近在眼前。走在廊道上,猶如漫步原野間,悠遊自在,一點也不會感覺沉悶,側廊內部並配置了一座木作平台,可供遊客一邊休憩,一邊欣賞牆外景色。

遊客可以坐在側廊的木作平台上悠閒地欣賞牆外草皮景色。

  側廊是進入展示館的入場動線,同時也是進入探索館的入場動線。側廊到了展示館入口前方,直直沒入了探索館,空間的轉換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沒有看到大門,更沒有隔間的區隔,只有地坪材質的變化,從磨石子地坪變成了木地板,空間界線的模糊化造就了寬闊深遠的視覺效果。而在實際的使用層面上,隔間的存在與否,就公眾使用的空間而言,也不會太受影響。

  在探索館前,改造建築師在側廊末端配置了服務台,同時也兼具驗票功能;驗票完成,順著樓梯往下走,就進入了展示館,這座樓梯就是新的展示館入口。樓梯旁另設有無障礙坡道,通往電梯間。

展示館入口階梯及服務台(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展示中庭

  展示中庭位於展示館的中心區域,樓高五層,比起展示館其它區域還高出一層,高出的這一層是由鋼構桁架所築成,外觀看來像是戴了一頂帽子,這層桁架的四面牆體均為玻璃窗,目的是為了採光;中庭內部則是一個從地面到屋頂完全挑高的空間,四周豎立起高達四層樓的蛇紋岩牆,蛇紋岩牆到中庭邊界尚有空間,原建築是一段一段環繞蛇紋岩牆的斜坡道,可通往各個樓層,改造後,此斜坡道已被拆除。

  原展示中庭雖然有採光設計,但因為是從五層樓高的側邊進行採光,能夠射進室內低樓層區域的光線極為有限;加上蛇紋岩牆的阻隔,所以此區總是顯得非常幽暗。改造之前,本館利用此區的幽暗環境,製作以南島故事為主題的光雕節目,並以高聳的蛇紋岩牆為屏幕,在此播放展示,聲光效果相當精采。

  改造後,由於入場動線改變,展示館入口變成了連接1F與B1的大樓梯,樓梯正前方的展示中庭成為進入展廳的第一站,改造建築師將這塊區域變身為「大廳」的角色,遊客可以在此集合、休憩,館方也可在此策辦一些小型的展覽,這是以往所欠缺的空間,在使用上更是合理的配置。

  展示中庭改造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照明的改善,二是地面設施物的移除。照明方面,改造建築師原本的設計是在屋頂層遍開天窗來引進天光,再以光膜過濾刺眼的光線,後來因為有漏水及結構安全方面的顧慮,變更為使用LED人工光源,雖然人工光不比天然光具有光影流動的效果,但在使用上卻可令館方更為安心。

改造後明亮的展示中庭。

  地面設施物的移除是作為大廳使用的必要工作,原來在這區域內的設施物包括一座大型玉玦及若干座平台座椅,這座大型玉玦如同太陽廣場上的日晷一樣,也是史前館的象徵標誌,將之拆除必有反對聲音。所幸玉玦的構造可逐片卸下,不必非得使用破壞性的拆除方式,日後可視需要完整復原。

改造前的展示中庭大型玉玦(徐明正拍攝)。

參觀動線

  展示館室內格局呈「回」字形,由內外兩個「口」字分割成三個區域,由內而外分別是展示中庭、迴廊及常設展廳。迴廊並不算是參觀動線,而是布展時大型展櫃等物品的搬運動線,也是設備維修時,高空作業車、鷹架或相關大型機具的出入動線,平常看似沒有作用,實際上是不可或缺;另當發生火警時,迴廊兩側的防火鐵捲門會自動落下,形成一道避難逃生動線。真正的參觀動線則在展廳內部,由於各展廳連環相通自然形成。

  立面上,改造前的展示館為地下一層到地上三層的四層建築,常設展廳位於B1及2F,均挑高一個樓層,連繫上下兩個常設展廳的是位於展示中庭內四邊的斜坡道,斜坡道上也設有常設展,以加強其引導功能。

  展示館原來的入口在2F,斜坡道入口則在另一側,中間隔著展示中庭挑空區。動線規劃是參觀完2F一半的常設展後,順著斜坡道到B1繞一圈,再找到電扶梯上樓參觀另一半的常設展。過去如此上上下下繞圈圈的情形,經常令遊客暈頭轉向、不辨東西方向,也因此收到很多客訴抱怨,即使館方已在指標系統上下了很大功夫,仍舊無法改善狀況。

改造前的入場動線(藍色)及參觀動線(紅色)(傅書鴻繪圖)。

  欲改善動線不佳的狀況,只有從建築下手,這也是本次改造的重點項目。改造建築師提出的方案首先是調整入口的位置,將展示館入口從原來2F移到B1,因為B1整層皆為實體樓層,展示中庭得以發揮匯集人流的實際功能,以之為中心點,行走時有指引作用,可以減少迷路的感覺;其次,廢除斜坡道及舊電扶梯,利用斜坡道拆除後原址新設兩支電扶梯來上下樓層,如此一來,遊客可以逐層參觀,回復到單層「回」字形平面格局所應有的簡單動線。這樣的提案贏得所有人的一致認可,也是在競圖比賽獲選的重要因素之一。

改造前後的動線比較(上:改造後、下:改造前)(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特展動線

  博物館每年都會策辦幾檔特展,藉由新的展示內容,來增加既有展示的深度及廣度。因為既有的常設展更新不易,通常需要耗費大筆經費,故在保持博物館的活力上,特展是極重要的一環。

  每檔特展會因策展的方式不一或經費來源不同,有時可能需要另外收費,而有些遊客也可能專為特展前來,不想購票參觀常設展。為因應各種狀況,將常設展動線與特展動線分開來,在經營管理上也較具彈性。

  史前館在建築改造前共有4間特展室。第一特展室位在入口大廳2F、第二特展室位在展示館東側2F、第三及第四特展室則分別位在展示館北側2F及B1,其中第三特展室在這次前瞻計畫的展示更新中,建置成為常設展廳-南島廳。

  第一特展室與第二特展室雖位於不同棟的建築內,但相隔不遠且同在2F,因此,改造建築師在兩棟建築物之間設計了一座天橋來貫通這兩間特展室,這座天橋稱為「通廊」。

  通廊的設計也是以寬敞明亮為尚,比較特別的地方是玻璃窗設置在一般人的視線高度以下,不能望遠,只能專注於近處的入口景觀,有別於一般齊腰開窗式的走廊。

連接第一特展室與第二特展室的通廊。

結語

  本次建築改造的目標主要係為使用空間及未來經營方向願景的改善與建構,對於改造建築師就此目標所呈現出來的改造方案、手法及理念,本文僅就其中關於「打開」及「流動」的部分擷取陳述,並非是建築改造的全貌;而此次建築改造的範圍也僅是對外服務空間的部分,並不是史前館建築的全部。

  談改造必須先說明為何需要改造,並非存有批評之意,文末特別澄清此點,是希望不要令讀者對於原建築有所誤解,她仍是有很多設計優良之處,只是因本文的主題之故而無法提及(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