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裝來思索:史前館「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尤瑪•達陸的三組作品(下)
文/方鈞瑋‧圖提供/Lisin Mayaw、方鈞瑋、施承毅、野桐工坊
「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展出三組尤瑪•達陸的作品,其中第一組作品《蛹》與《蝶》已於前期文章〈用時裝來思索:史前館「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中尤瑪•達陸的三組作品(上)〉介紹,本期接著介紹《新生》與《方衣系列》這兩組作品。
《新生》:印花童裝
我依然記得,當我第一次打電話給尤瑪•達陸(Yuma Taro)約訪談時間,在我說明來意後,她這樣對我說:「我不是流行設計的設計師,我沒有在意流行的訊息」。她接著繼續說:「我跟流行沒有關係,我做的是文化」。尤瑪的回應帶出時裝設計領域中,關於流行與文化的思考。這個議題正是第一浪潮展試圖呈現的展覽主軸之一,並清楚呈現在展場中由尤瑪‧達陸(織品設計)、黃光嫻(印花設計)與王志榮(服裝設計)設計製作的兩件印花童裝。
將泰雅族圖紋進行解構與再組構後設計出的圖紋,以印花技法製作成布料,參考動物身形線條製作成童裝,這是尤瑪•達陸及織品們想要給下一代的禮物(Lisin Mayaw攝)。 |
在展場中,這兩件印花童裝比鄰著《蛹》與《蝶》展示著,由此進入臺灣展區的第二單元「Tngatu abaw葉芽苞」。
漸暖時節,枝幹上嫩芽初放。
樹木枝幹上緩緩冒出的芽苞,帶來大地漸漸甦醒的訊息。氣溫慢慢回暖,時不時的密集降雨,這是種植小米的季節,居住在鄰近的族人以換工sbayux的方式,互相協助。
|
在「Tngatu abaw葉芽苞」單元中,我們試圖帶出三個概念:新生、小孩與生命延續。尤瑪等人設計的印花童裝巧妙地回應了這三個概念。尤瑪回憶當時創作的想法:
印花系列童裝共有6件,設計製作這個系列服裝的時候正值野桐工坊開設色舞繞幼兒園。我於是思考著,幼兒園的孩子對我們這一群在工坊工作的織者而言,就是第2代的新生命。由於幼兒園就在工坊隔壁,我們希望這群小朋友在創新的氛圍中,可以看到、可以繼承我們這一輩的泰雅族織者傳下來的文化。
但,我們這一代的織者究竟要傳遞什麼文化給新生的一代呢?
我思考著,傳統服裝上的圖紋是老人家的創新、也是一種語言,具有溝通的功用。然而,因為傳統圖紋意義的流失,我們這一代能夠繼承的只有外顯的圖案,而遺失了內涵。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這代的織者要傳承什麼給下一代?我於是嘗試,是否能將老人家的圖紋利用變形、重組與拼湊的方式進行創新。
|
泰雅族織品的圖紋無論在視覺、美學或文化上皆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同泰雅族支系服裝圖紋亦是我群與他群的區分標幟。長年在桃園復興區服務的義大利方濟會天主教神父巴義慈甚至主張,泰雅族織品上的圖紋如同文字。一直以來,圖紋意涵的研究是泰雅族織品研究中重要的一環,並假定每一個圖紋都有其對應的名稱與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尤瑪在此跳脫對泰雅族織品織紋名稱與意涵考究的爭論,反而回到圖紋的根本意涵──溝通。她主張圖紋如同語言、符號,是約定俗成的,可以被賦予意義、被重構,由此產生了創造力。然而,圖紋的意義除了是設計者有話想說、有訊息想要傳遞;另一方面,也必須得到他人的接受,才會在社群中達到溝通、產生意義。尤瑪思考著,如果圖案是織布的語言,透過對圖紋解構與再組構的方式,傳統的圖案可以具有當代意涵,可以用來回應當代的狀態,傳統與當代能夠並存,新的元素可以被加入。
在2021年7月的訪談中,尤瑪•達陸向我們介紹她進行圖紋創作時的反省與思考(方鈞瑋攝)。 |
尤瑪表示,因為她想利用泰雅織品圖紋的解構與重構創造當代的圖紋,作為給泰雅族新生代的禮物,並創造跟臺灣主流社會的對話,於是嘗試使用印花這種泰雅族過去不曾使用的服裝製作技術作為載體,承載新的圖紋。
2001年開始她就與印花設計師黃光嫻合作,以手繪方式開發印花。考量這個系列是做給孩子的服裝,設計之初便思考不要讓服裝那麼時裝化,於是採用六種動物(臺灣黑熊、飛鼠、山羌、水鹿、山豬、穿山甲)的身形線條做為服裝的造型。以展場中女童服裝上一層一層的造型,就在表達飛鼠移動時伸展翅膀的波浪感。
《方衣系列》
最後我想要介紹的是由尤瑪•達陸(織品設計)與廖玉菁(服裝設計)共同創作的《方衣系列》。關於這個系列的創作發想,尤瑪有這樣一段說明:
我在設計這個系列之前,正好完成一個關於泰雅族與排灣族服裝比較研究計畫。在服裝創作元素中,包括形、色、紋、質、史這些幾個項目,但是我們卻提出這個問題:如果只用線條(造型)來設計製作服裝,那麼該如何表達原住民的服裝?為此,在操作上,我們將原住民服裝上的裝飾品與裝飾圖紋拿掉,讓服裝造型更清楚的表現出來。我們發現,排灣族服裝是漢人的服飾的造型。
|
這項發現成為尤瑪進行泰雅族服飾比較研究的參照點。她想知道,當泰雅族服飾拿掉圖紋和顏色之後,還剩下什麼?還能稱為泰雅族服飾嗎?她發現,泰雅族服飾剩下的是方衣造型與苧麻材質。尤瑪這麼說:
我進一步想回看族群在服裝造型上的本質是什麼?如果知道了,才會知道設計的本質。這個系列是一種實驗,做過之後,我發現泰雅族的族群性-直率,與服裝造型間的關係。所以,玉菁在設計時,凸顯了方衣的直、斜條紋,沒有曲線,這也是方衣的條紋。
|
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尤瑪與廖玉菁設計師利用方衣的特質(例如不剪裁織品、將布邊外露)與泰雅族北勢群的方衣類型(包括有袖長衣、披肩與胸兜)的線條與造型、利用苧麻材質,製作出如過去般窄幅的布料,然後用這樣的布料製作這一系列的服裝。
尤瑪也坦承,這是一個非常批判的實驗,同時挑戰泰雅族在原住民族與非原住民族對於原民服飾的認知。這一方面促使泰雅族人重新思考,抽離了圖紋與顏色的泰雅族服飾剩下什麼?還能不能被稱為泰雅族的服飾?這樣的實驗,也是尤瑪對於當今泰雅族圖紋與顏色被過度強調的質問與反思。同時,尤瑪回憶,當這一系列服裝的問世之後,臺灣社會普遍有兩個反應,第一是覺得這很像是居家服,另一個反應是全白顏色讓人連結到喪服而感到不舒服。
尤瑪•達陸與廖玉菁利用方衣的特質及泰雅族北勢群的方衣類型,以苧麻線製作方衣系列服裝(野桐工坊提供)。 |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浪潮的展覽中,《方衣系列》這兩件作品被放置在「回返」單元內,這個單元的簡介文字是這樣述說著:
在多重文化混成與碰撞下成長、在都會經歷過高等教育織品或服裝設計專業訓練的原住民創作者,重新返回原鄉,除了發揮服飾體現的能量,也持續思考個體與群體的認同,創作出啟發反思與辯證的時裝藝術作品。
|
展場中《方衣系列》這兩件作品(左數第2件與第3件),呈現尤瑪•達陸對於泰雅族服飾構成要素的探究,以及對當代「什麼是原住民服飾?」的思考(施承毅攝)。 |
曾經在都會受高等教育與工作的尤瑪,最後選擇回返原鄉,跟著外婆與姨婆學習泰雅族織布,作為「成為」泰雅族人的起點。作為織者與設計師,《方衣系列》的創作不僅是尤瑪對泰雅族服裝構成要素的探討,也是對於「原住民服飾」定義的回應。
最後,讓我們回到這個被放在國家關於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框架下的展覽本身,透過這次的策展,我發現時裝設計成為臺灣原住民設計師與主體社會社會對話的空間,充分呈現他們對於當代社會的觀察與反思,如這篇文章的標題所言:「用時裝來思考」。他們將在地的季節生態、地方族群史、個人生命史等轉化為創作的養分,展現對主流文化或時尚產業的反思批判,本展覽不僅強調尊重或理解原住民文化,更試圖讓原住民文化成為潮流(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兼組長,「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臺灣展區共同策展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