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2022年「原住民族日」系列活動: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研習工作坊

考古探索

  長濱文化的發現歷程

博物館頻道

  用時裝來思索:史前館「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尤瑪•達陸的三組作品(上)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75期 2022.9.15

2022年「原住民族日」系列活動: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研習工作坊

文‧圖/王勁之

—、安排規畫

  「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研習工作坊」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辦理「斷裂與銜接:博物館與賽夏族織藝回返之路」特展的前導活動。因近年來史前館與苗栗縣賽夏族人的密切交流關係,故邀請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事務中心作為代表共同主辦,並與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合作規劃2022年「原住民族日」系列活動,於8月2日至8月3日舉行。

  本次工作坊以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文化為主題,除了推動文物保存維護知識及技術的專題研討,也探尋染織工藝材料的源頭知識,深化日後處理修復及再製的技能。期望藉由史前館與原鄉族人及地方文物館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在地文化保存人才的專業能力,並透過互惠合作的行動,促進臺灣原住民族作為其固有文化的權利主體。

活動海報。 活動進行實況。

二、活動紀要

  工作坊的活動場地,是位於向天湖(rareme:an)的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開放報名提供20位名額。報名前來參加的人員,主要為對於博物館文保及工藝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其中多數是長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復振的工藝師及有意願投身加入的年輕一代賽夏族人。

  8月2日所安排的前兩個場次,主題分別為「織品文物保存維護與管理技術」及「織品整飭、典藏與陳列技術」,邀請了「開物國科技文化事業公司」總監林絹娟前來擔任講師。她曾服務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及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並將許多文物典藏的當代新知與技術引進臺灣。

  在「織品文物保存維護與管理技術」課程中,林絹娟老師首先系統性地講述了博物館及文物保存修復的歷史與發展,作為初入門的介紹。對於常見於織品服飾文物的多種材質(例例如:棉、麻、蠶絲、羊毛、皮革、骨角牙及羽毛等),以其物理及化學結構特性來解析各種劣化的導因與癥狀,並由各項環境因子的極限參數控管,提出保存維護的策略與方法,藉此提升學員們對於工作場所或自身家中藏品保存狀況的檢視及處理能力。

林絹娟老師講述織品文物的保存維護。

   在第2場的「織品整飭、典藏與陳列技術」,則進一步涵蓋了典藏存放及展示應有的環境暨軟硬體設施,並說明文物收存與展示陳列時應遵守的文保原理及設計規畫。賽夏族民俗文物館也特別提供了多件蒐藏的服飾與織品,由講師現場示範如何運用軟毛刷、吸塵器及保護網目等各式器材,來完成物理性的清潔整飭工作。

  8月2日的第3場次,是由「達尼芙工坊」的胡淑玲老師介紹「苧麻生活工藝」。她以東臺灣的布農族人為例,講述傳統纖維植物苧麻的處理工序與社會連結關係。她認為苧麻從開墾、栽種到採收、再到處理的時序與過程,都是自然與人文共生的連結與循環。苧麻從作為嬰孩線的祝福意涵,到作為男人線的獵人繩索、女人線為家人織衣,蘊含了有關生命歷程、性別關係、生活與祭典的布農文化意義。

   8月3日進入第4場次「認識薯榔染材與苧麻染色工法」,邀請到「一體植染色彩研究場」的共同創辦人林孝桂前來分享經驗。他在921地震後便投入災後重建及土地復原工作,與伙伴龍桂芳2人秉持著與土地共生共好的理念,復育本土染色植物,研發無毒天然染色,持續探索臺灣的自然色彩。林孝桂老師提到,薯榔是常見於臺灣淺山地區的藤本植物,因其塊根富含紅色素,過去常被用於紗線或布料的染色。除了可提供美麗的色彩,薯榔中所蘊含的單寧酸及膠質成分也能加強纖維的韌性。染色後的線材可防腐蝕而更加堅韌耐久,適合用來編製魚網或攜物背袋,是早期先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薯榔染色可使用古法的木灰水作為媒染劑,利用金屬離子與染料的成分結合而發色。染色後必須先收藏定色三個月以上,讓色彩更牢固。除了圖文並茂的簡報資料,他也把薯榔活體植珠、採集的塊根,以及運用不同媒染方式上色的各種布料及纖維都帶到現場,方便大家就近觀察比較,更讓我們見識了天然染色的魅力與豐富的變化。

林孝桂老師分享薯榔染材的經驗。

  工作坊的最末場次,安排由胡淑玲老師帶領大家進行績麻及捻線的苧麻處理技法實作練習。接續前一日的課程內容,在栽種採收、刮麻取纖、水洗及日曬乾燥之後,便進入績麻及捻線的程序。學員們逐一領取了講師所準備的苧麻纖維材料,並在她的示範及帶領下,將整束纖維懸掛固定於頸部,練習以手拔取一定的份量後,運用拇指跟食指相互搓揉加捻成紗,並將一段一段的纖維均勻銜接,收捲環繞於手掌上進行績麻。這項工作十分精細且困難,講師耐心地個別提供指導,並也特別提醒績麻及捻線的工法是苧麻處理的重要關鍵。績麻的均勻度及纖維的銜接處理技巧對於後續線材及織布的品質影響甚鉅,如果處理不好,線材便容易在使用時因拉扯而斷裂,粗細不均的線材也不利於織布,並會影響成品的美觀與細緻。

胡淑玲老師帶領績麻技法實作練習。

三、活化博物館典藏文物,讓族群文化知識回返原鄉

  在賽夏族人的記憶中,曾有許多原本家中留傳的古老服飾因保存不善而陸續損毀,傳統的織布技法也一度幾乎已被遺忘及消逝。這樣的情況也導致族群的衣飾文化日漸凋零。很長一段時期,即使在族人所重視的paSta'ay祭場中,也不易再見到傳統的賽夏服飾,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採借自泰雅風格的衣飾樣式。自1980年代開始,開始出現幾波不同的嘗試,試圖重新找回殘存於記憶中的賽夏圖紋與衣飾。近年來,更有一群由女性族人所組織的工作團隊,遍尋了國內外的收藏機構,試圖重新找出那些有幸仍能留存至今的古老物件。

  自2019年起,史前館也開始參與了這項由族人所發起的文化復振工作。透過研究調查發現有件館藏的短上衣出現在1970年間的paSta'ay祭典祭典老照片當中。這件典藏品也因此成為史前館與賽夏族社群深化連結的重要契機,促進了雙方的合作關係。在尋得原鄉失傳已久的衣飾圖紋後,不但藉此喚回更多已為族人所淡忘的過往記憶與故事,更透過復織方式,重新織製了博物館所收藏的服飾,在2020年舉行paSta'ay祭典時,由織者的家人們穿著回返祭場。2021年史前館進一步與賽夏文物館合作辦理文物返鄉特展──「遇見kakita'(相見)」將館藏的賽夏族文物及服飾送返原鄉公開展出。

  此次再度與賽夏族人合作舉辦的「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研習工作坊」,也是在同樣的脈絡與理念之下,回應族人們對於文物保存的日漸重視及相關知識技能需求。為能尋找更多過往的文化知識,向天湖地區近期已開始嘗試苧麻的栽培復育,因此也特別安排了苧麻處理及染色的專題研討交流,期盼能提供更多的助益。

全體人員合影。

  史前館邀請賽夏源出社群合作詮釋並共同使用館藏,不但活化了博物館的典藏文物,同時也讓蘊含在古老蒐藏物件中的族群文化知識回返原鄉。這樣的嘗試與合作關係,重構了當代博物館的社會功能,也為臺灣原住民族作為固有文化的權利主體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實踐之道及可能性。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賽夏族傳統服飾保存及織藝研習工作坊」承辦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