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婦出創作:臺澳原住民時裝藝術的女力社群

考古探索

  漫談南科社內遺址出土的兩件灰黑色「燧石」小石片

回想‧回響

  2022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跟著博物館重新「理解」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73期 2022.8.15

婦出創作:臺澳原住民時裝藝術的女力社群

文/黃郁倫 ‧圖/史前館

  南科考古館現正展出的「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是受到澳洲本迪戈美術館(Bendigo Art Gallery)在2020年推出《Piinpi》特展所啟發;在澳洲展品巡迴來臺之際,由史前館相應策畫臺灣方面的內容,因而促成《第一浪潮》特展誕生。在展覽籌備過程中有幾件事特別令我感動,其中有關澳洲第一民族在時尚發展中從缺席、附屬到現身的過程,我在先前的電子報〈當原住民時尚捨棄秋冬與春夏:澳洲第一民族與澳洲時尚形象〉有過簡短整理。本文在此想點出另一筆值得記錄的事:在地社群的女力藝術創作。

  我想從展場學習單的主角「阿倫倫」(Little Arienne)講起。阿倫倫角色的靈感來自澳洲展區雨季單元裡的作品「裹在我們的藝術裡,長褲、背心、圍巾與軟雕塑」(Wrapped up in our art, pant, singlet, scarf and soft sculpture)。這件作品來自澳洲中部人口稀少的北領地(north Territory)愛麗絲泉的藝術團隊,由「亞仁尼提‧坳特爾藝術家群」(Yarrenyty Arltere Artists,簡稱YAA)瑪琳魯本賈(Marlene Rubuntja)設計的服裝,結合了同樣是YAA成員羅珊妮.奧利佛(Roxanne Oliver)創作的軟雕塑。

學習單以〈尋找我的澳洲朋友阿倫倫〉為標題,引導小觀眾隨設計師作品探索澳洲與臺灣的特色動植物並鼓勵發揮創意。

  YAA的前身原本只是2000年一項創作計畫,但在2008年發芽成為組織,婦女們透過組織創作,媒介包括珠寶首飾、陶瓷、織品、版畫、印刷,甚至電影與動畫,以及最出色的軟雕塑。透過軟雕塑,YAA的婦女們盡情描繪了許多沙漠生活的樣貌,包括荒野、打獵採集、社會議題、家庭生活、孩童教養、跨世代學習,作品也成為澳洲許多藝術機構的典藏品。

作品「裹在我們的藝術裡,長褲、背心、圍巾與軟雕塑」(Wrapped up in our art, pant, singlet, scarf and soft sculpture)是由來自澳洲中部愛麗絲泉的藝術團隊「亞仁尼提‧坳特爾藝術家群」(Yarrenyty Arltere Artists,簡稱YAA)的女性藝術家/設計師所創作(Lisin Mayaw攝影)。

  透過澳洲YAA的例子,我們看到藝術創作為在地社群帶來的正面影響,包括經濟、溝通表意,以及女性賦能的力量。臺灣方面,這股力量也大量流動在原住民時裝藝術的作品裡。時間回到2021年夏天,當時我們策略性鎖定了幾組臺灣原住民設計師及藝術家,開始執行初次訪談;我們很快便發現,有關部落婦女培力的相關議題,很快地成為好幾個場次的共享話題;其中可再區分出四個不同層次的行動面向,而且這四者之間時常交互影響並同時存在。

  首先是經濟。由時裝設計師Siku Sawmah(吳秀梅)成立的「湛賞文化藝術工坊」,一直以來都積極透過服裝與文創產業並組織平台,提供部落婦女穩定的就業機會。無獨有偶,由時裝設計師沙布喇‧安德烈(高勝忠)成立的同名品牌,在逐漸站穩國內外舞台後,高勝忠思考如何在文化永續方面發揮影響力,因此與部落工坊的婦女合作,將編、繡等手工藝帶上伸展台與櫥窗,創造婦女的穩定收入。

  第二是文化守護。潮流品牌「花生騷」的共同創辦人Trabus Sayku(德拉),在品牌創立前還是學生時,便是從T恤設計開始做起。然而一路上受到太魯閣族的身分認同以及部落長輩啟發的影響,因此從一般的T恤發展出「口袋森林系列」:在左胸前的心臟位置設計一只口袋象徵用心守護,口袋使用部落婦女織或繡的布料,口袋織布所包覆著的則是根據田野調查所得知、該部落最具代表性的樹以及穩穩紮地的樹根。這款設計的多重文化意涵不言而喻。

Siku Sawmah(吳秀梅)主持的電視節目《原味好時尚》,兩週前最新播出的這集帶觀眾隨著德拉的腳步貼近認識「花生騷」,也有同為設計師的的Siku的專業註解。

  第三是母親的角色。藝術家與泰雅族織布工藝技術保存者尤瑪‧達陸(Yuma Taru),早年回到部落先花費十年時間將自己預備好後,於2001年創建組織並且打造「野桐工坊」,教導部落婦女傳統染織技藝,成為一位為肩負傳承文化與藝術創作的藝師。隨著婦女們生命階段陸續轉換成為母親,野桐工坊創立了「色舞繞幼兒園」,初衷是讓婦女帶著學齡前的孩子到工坊,除了可以更心無旁鶩地實踐泰雅染織文化傳承,同時幼兒園也成為臺灣原住民族實驗教育最先鋒的實踐場域之一。

  出於相同的關懷,前述Siku Sawmah同樣透過服裝與文創提供部落婦女穩定就業機會,然而在經濟面向之外,其實Siku Sawmah重視的是婦女在家庭的重要親職角色,希望透過她本身在設計方面的才能,帶動家鄉部落更多的婦女參與產業並以此建立獨立與自信,渲染孩子、回饋更多的家庭。

尤瑪.達陸創作「印花系列」時正值野桐工坊開設「色舞繞幼兒園」。在孩子的圍繞下,工坊以山林動物造型作為剪裁設計參考,並嘗試在傳統規範下創作新圖紋送給泰雅孩子,期盼以圖紋與新生代溝通。

  第四是集體創作。藝術家哈拿‧葛琉(Hana Keliw)集結都蘭部落婦女成立「蘭調織女」,參與以天然材質進行的鉤、織、染、繡等手工藝創作。她們共同探索更多可能的新技術,同時也傳承傳統技法並融入部落生活經驗;他們所打造的空間既是創作的工作室,也是向外推廣的賣店、展間與教室。哈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總是獨立創作,但在蘭調織女成立後,這樣的形式呼應了阿美族年齡組織倫理與思維,她才發現與織女們在一起後自己變得完整。

  我想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完整感,才造就「目前的作品裡面其實已經看不到傳統這件事,但可以看到傳統的材質和精神」,哈拿這樣描述。換句話說,這是創作上的自由,特別是蘭調織女近年發展出結合傳統野菜知識與集體共作形式的植物移印染,讓織女們透過藝術感受隨機表現的創作樂趣,同時也展現工藝所要求的嚴謹和精準。

蘭調織女的植物移印染披件製作過程,結合了女性集體共作倫理、民族植物傳統知識,以及藝術手法上隨機表現的創作樂趣(黃郁倫攝影)。

  在原住民時裝藝術中,在地社群的女力藝術創作,是許多設計師與團體不約而同關注的領域。有務實從社群婦女的經濟穩定改變起,有由社群婦女來守護文化並改變消費者思考,有重視社群婦女扮演的關鍵角色─母親,也有社群婦女以此展現的藝術創作自由。在《第一浪潮》展品的繽紛外表下,我們看見這些令人為之動容的行動與實踐,以及女性的各種身影。

參考資料

Davidson, Katina

2020

Yarrenyty Arltere Artists: Soft Sculptures. Queensland Art Gallery of Modern Art Blog. Accessed Jul 15, 2022. (資料來源

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
展期:2022/07/01-2022/09/30
地點:南科考古館2樓特展室(臺南市新市區南科三路10號)
主辦單位:史前館、澳洲本迪戈美術館(合辦)、澳洲辦事處(協辦)
票價說明:憑展示廳門票入場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助理研究員,「第一浪潮:當代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時裝藝術展」臺灣展區共同策展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