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牽手平埔: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看南科考古出土遺物

南島文化專欄

  有構厲害,敲出自己的樹皮布

話題‧話語

  穿越時空發現「從前」:談談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55期 2021.11.15

有構厲害,敲出自己的樹皮布

文‧圖/邱瓊儀

前言

  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中,東加王國掌旗官陶法多夫瓦(Pita Taufatofua)及瑪麗亞‧梅勒‧帕塞卡(Malia Paseka)穿著傳統服飾樹皮衣進場,不知是碩壯的身材還是傳統文化美麗的服飾,引來世界各地的注目。2021年奪得第32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團體以及入圍第12屆金音獎多項提名的《漂流出口》,3位阿美族成員布妲菈‧碧海(Putad Pihay)、巫尚‧碧海(Wushang Pihay)與林肯出席典禮時也穿著構樹與雀榕製成的樹皮衣,展現族群文化特色。透過畫面的傳播,南島族群千年來的樹皮布文化再次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

樹皮布(tapa, bark cloth)

  樹皮布與紡織而成的布不同,是單純以桑科植物如麵包樹、雀榕及構樹的樹皮為原料,經過反覆拍打加工後製成。樹皮布分布的地理區域非常廣,包含非洲西部、東南亞、太平洋諸島以及中南美洲等地,其中又以環太平洋為主要的分布區域,包括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泰國)、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大洋洲、中美洲地區、南美洲地區、東北亞、臺灣,以及中國的華中、華北、東部沿海、海南島等地區(鄭惠美,2007)。

  據樹皮布研究學者張至善從其田野調查報告顯示,至今還繼續在製作、使用樹皮布的區域包括環太平洋區的薩摩亞、東加、斐濟、巴布亞新幾內亞、夏威夷、印尼的中蘇拉威西、菲律賓的巴丹群島、越南,中國的雲南、海南島等(張至善,2014)。


構樹皮經過反覆泡水敲打便可延展做成樹皮布。

  據《裨海紀遊》、《諸羅縣志》等史料記載,臺灣原住民已有以樹皮為衣的服飾文化,但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樹皮布文化逐漸沒落。目前在臺東講到樹皮布製作,最為大家所熟知的便是阿美族都蘭部落沈太木(Panay)前頭目經營的巴奈達力工坊以及獨樹依織unique tapa/樹皮布創作工作室的青年藝術家林戎依(Halomai)。

構樹是誰?它去了哪裡?

  構樹(學名:Broussonetia papyrifera;英語:paper mulberry、tapa cloth tree),是桑樹科構樹屬的植物,雌雄異株,通常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土地,因整株有不同的功用所以有許多的別名,例如鈔票樹、鹿仔樹、殼樹、紙木等。構樹在臺灣四處可見,常在牆縫裡、夾縫中見它開枝散葉,生命力相當強大,橘紅色的漿果果實也常是小動物、鳥類及昆蟲的食物。構樹皮因為富含纖維,是史前人類及南島族群用來製作樹皮衣的主要樹種(鍾明哲、楊智凱,2012)。


臺灣四處可見構樹,在牆縫裡、夾縫中也常見它開枝散葉。

  中研院學者鍾國芳研究員指出,為了找出太平洋的構樹從哪裡來、有什麼證據,2015年研究團隊依據農業、語言遷徙擴張假說解釋人類遷徙會改變生物、植物的地理分布,整個南島語族區域內多處都有構樹樹皮衣的文化,但太平洋的構樹只有一種性別,都以樹根種植,無法自然繁衍而須由人類種植,與臺灣構樹是結種子再生不同。

  研究團隊依據構樹雌雄異株難以自然傳播的特性,研究出南島語系地區的構樹葉綠體基因單倍型(haplotype)差異,證實「南太平洋的構樹起源自臺灣」。鐘國芳研究員表示,他支持澳洲考古學家貝爾伍德(Bellwood)及美國語言學家白樂思(Blust)的說法,認為臺灣應為南島語族的原鄉(章璿、鍾國芳,2019)。然而學術界對於南島原鄉的論述,依據各自研究領域的證據,仍持有多種不同的看法。

考古學證據─石拍(stone beater)或樹皮布打棒(tapa beater)或有槽石棒

  香港中文大學鄧聰教授201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中提出,近年深圳李海榮博士考古研究發現深圳咸頭嶺遺址曾出土不同時期的石拍,經科學碳14檢測其年代約在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他認為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樹皮布石拍,比東南亞地區已發現的石拍早了3000多年,環珠江口迄今所知的樹皮布文化應該是世界最古老樹皮布體系。

  中研院學者郭素秋在其2019年講論會中指出,臺灣史前大坌坑時期的工具組合中,樹皮布打棒是最具特色的一類。從臺灣大坌坑時期的東、西部文化遺址的遺存資料顯示,樹皮布打棒包括了有柄型和無柄型兩種不同型式,雖然形狀、槽面數量有所差異,但是這些樹皮布打棒的製作方式、石材選用、器型大致相同。臺灣的樹皮布打棒與周邊地區的異同及關係仍需再多花篇幅介紹,故本文在此不贅述。史前館南科考古館展廳可見以模型模擬史前人打製樹皮布的場景,康樂本館臺灣史前史廳也正在進行展示更新,開館後民眾將可一睹不同時期樹皮布打棒的風采,一同來思考史前人類運用自然資源的智慧。

南科考古館以模型重現大坌坑時期史前人使用樹皮布打棒製作樹皮布的情景。

敲打樹皮布體驗

  筆者曾於2019年以樹皮布結合資源再利用的概念,在元宵節前夕規劃一場親子手作推廣教育活動「敲出自己的樹皮布燈籠」。臺灣早期在元宵節都有迎鼓仔燈(燈籠)的習俗,該場文化體驗活動一上線開放報名旋即秒殺,引起熱烈回響。該場活動邀請蓋亞那工作坊負責人劉金蕉(livika tansikian)、執行長胡郁如(ibu istanda takiscibanan)來指導,將自然素材構樹,結合保特瓶、LED燈,透過敲打製作自己獨一無二別具風格的手提燈籠。

構樹結合寶特瓶敲出透著文青氣息的樹皮布燈籠。

  本活動先介紹構樹的特性及在各族群的應用。對臺東民眾而言,構樹幾乎是隨處可見的樹木,很多學員表示小時候還會拿構樹的果實當點心,但對於構樹的應用就沒那麼熟悉,因此當講師拿出樹皮布燈籠時,大家不禁嘖嘖稱奇。

  製作樹皮布的步驟包含採集、泡水、敲打(重複前面兩步驟)、脫離、剪鋸、套瓶、曬乾及鑽孔組合等。現場工作人員分發活動材料(包含構樹枝、鐵鎚/木槌、LED燈泡及寶特瓶),之後,大家便依著老師的指示,或蹲或坐在水池邊或地板上「咚、咚、咚、咚」敲打了起來。

  報名參加的民眾90%都是親子,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好不熱鬧。學員們不斷重複泡水、敲打的工序,必須敲打到樹皮布延展到可以套入寶特瓶的程度才可以停手。之後樹皮布要漂洗、擠乾水分、鋸斷中心樹枝備用、套入寶特瓶定型曬乾,最後經過鑽孔組裝,便成了獨一無二的環保樹皮布提燈。

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在池邊敲敲打打,準備做出樹皮布製作燈籠。

等待曬乾的樹皮布燈籠,像穿著蓬蓬裙的女士。

  學員們在兩個小時內,將隨手可得平凡無奇的樹枝,透過雙手細心且耐心搥打,最後變成獨具特色的環保手提燈籠,都表示是非常特別的體驗,不僅有成就感,成品更是讓人愛不釋手。本場次跟生活經驗連結的文化體驗活動也吸引了媒體的青睞,透過採訪及報導,引發了許多人對博物館的關注,不僅滿足節慶氣氛、達到環保的功能,還讓更多人認識構樹及其代表的文化意涵。對樹皮布有興趣的你/妳,不妨也動手試試,敲出一張專屬自己的樹皮布。

敲敲打打後,做出了獨一無二的樹皮布燈籠。

媒體報導

原民台報導:2019-02-17史前館慶元宵 DIY樹皮燈籠提倡環保
東台有線:2019-02-18史前館慶元宵 樹皮燈籠環保又吸睛

參考資料
章璿、鍾國芳(2019)。有「構」厲害。臺灣博物季刊,38(2),56-65。

張至善(2014)。樹皮布的歷史脈絡。原住民族文獻,15,3-10。

郭素秋(2019)。臺灣「大坌坑時期」的提出─新的史前文化架構試案。「108年度第21次講論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2月23日。

傅麗玉(2017)。原住民族樹皮布與化學。臺灣化學教育17。2021年10月2日,取自: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23284

鄧聰(1997)。古代香港樹皮布文化發現及其意義淺釋。東南文化,1,30-33。

鄧聰(2017)。樹皮布考古的世界性意義。「2017年度考古學研究系列學術講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4月25日。

鄭惠美(2007)。臺灣阿美族樹皮布文化研究。臺灣文獻,53(1),37-57。

鍾明哲、楊智凱(2002)。臺灣民族植物圖鑑。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Neich, R. and Pendergrast, M. (1997). Traditional Tapa Textiles of the Pacific.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Press.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