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三篇文章不約而同都提到史前與當代的連結,不管是從考古發掘的遺物到當代族群的特展,或是從打造樹皮布的原料構樹連結到史前人類的大遷移再轉化成當代創作的各種可能性,或是產出從當代穿越時空來到史前時代的繪本,都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過去與現在連結成我們的未來。
從出土遺物到當代物件,「牽手平埔」這個特展所要傳達的理念,很值得我們重新去思考,族群的文化一直都在變遷中,不要問文化的本質,而是去思考這個族群認為甚麼樣才是她的民族文化。這個特展其中一處展區「史前平埔足跡」將臺南地區考古文化層序有關西拉雅文化的內容與考古出土遺物呈現給大眾,相信這批出土遺物,在未來與當代西拉雅族有更多緊密合作時,也會成為文化復振的關鍵之一。
史前或考古從來沒有離我們很遠,因為這些都與我們要討論當代以及在當代創作有關。在整個南島語族區域許多地方都有構樹樹皮衣的文化,構樹在臺灣是結種子再生,然而太平洋的構樹卻是需要由人類種植,根據研究發現臺灣應是南島語族原鄉,透過遷徙將構樹帶出去。將常見的構樹打製成樹皮布,結合資源再利用與創作,就能將樹皮布打造成最美麗也最自然的手提燈籠,在當代產生更多可能性。
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不約而同以穿越時空為回到過去、認識史前遺址的故事。主人翁都生活於現代,先讓讀者同理及同感與主人翁的親近。待得翻到下一頁,就跟著穿越到過去,透過作者的敘事與繪者的描繪,讓讀者跟著主人翁進到遠古時空來認識當時人類的生活樣貌。不得不佩服從事考古主題的繪本作者與繪者,把考古的知識透過創作,發展得更讓人容易接觸與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