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牽手平埔: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看南科考古出土遺物

南島文化專欄

  有構厲害,敲出自己的樹皮布

話題‧話語

  穿越時空發現「從前」:談談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  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月活動,由本館與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的媽媽、阿姨們帶來多元不一樣的美食及手工藝課程,邀請大家一起來體驗!來自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質感小物,枕在掌心,展現迷人異國風采,也帶來多元型態家庭女性身體力行的成就感,達到自我肯定並提供民眾同理認識進而欣賞多元族群文化,同時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

  本活動於10月展開四場不同主題活動,包含中國的燈芯絨布玲瓏毽、越南的認識東南亞香草植物及越南美食越式米苔目甜湯、泰國的有趣故事及泰國美食泰式香蘭糕、印尼的有趣故事及動手做巴蒂布隨身鏡,讓前來參與的大小朋友們在不能出國的現在感受著異國風味。

文‧圖/史前館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55期 2021.11.15
 

  本期三篇文章不約而同都提到史前與當代的連結,不管是從考古發掘的遺物到當代族群的特展,或是從打造樹皮布的原料構樹連結到史前人類的大遷移再轉化成當代創作的各種可能性,或是產出從當代穿越時空來到史前時代的繪本,都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過去與現在連結成我們的未來。

  從出土遺物到當代物件,「牽手平埔」這個特展所要傳達的理念,很值得我們重新去思考,族群的文化一直都在變遷中,不要問文化的本質,而是去思考這個族群認為甚麼樣才是她的民族文化。這個特展其中一處展區「史前平埔足跡」將臺南地區考古文化層序有關西拉雅文化的內容與考古出土遺物呈現給大眾,相信這批出土遺物,在未來與當代西拉雅族有更多緊密合作時,也會成為文化復振的關鍵之一。

  史前或考古從來沒有離我們很遠,因為這些都與我們要討論當代以及在當代創作有關。在整個南島語族區域許多地方都有構樹樹皮衣的文化,構樹在臺灣是結種子再生,然而太平洋的構樹卻是需要由人類種植,根據研究發現臺灣應是南島語族原鄉,透過遷徙將構樹帶出去。將常見的構樹打製成樹皮布,結合資源再利用與創作,就能將樹皮布打造成最美麗也最自然的手提燈籠,在當代產生更多可能性。

  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不約而同以穿越時空為回到過去、認識史前遺址的故事。主人翁都生活於現代,先讓讀者同理及同感與主人翁的親近。待得翻到下一頁,就跟著穿越到過去,透過作者的敘事與繪者的描繪,讓讀者跟著主人翁進到遠古時空來認識當時人類的生活樣貌。不得不佩服從事考古主題的繪本作者與繪者,把考古的知識透過創作,發展得更讓人容易接觸與感知。

 
 

從「牽手平埔: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看南科考古出土遺物

文‧圖提供/馬耀基朗


帶紋飾之西拉雅文化陶器

  回顧2021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南科考古館辦理之「牽手平埔: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大武壠族文化特展」,其中「史前平埔足跡」的展區,說明與展示的是臺南地區考古文化層序有關西拉雅文化的內容與考古出土遺物。

  南科園區及其鄰近區域的考古發掘文化層大致分為大坌坑文化(距今5000-4200年前)、牛稠子文化(距今3800-3300年前)、大湖文化(距今3300-1800年前)、蔦松文化(距今1800-500年前)、西拉雅文化(距今500-300年前)以及明清之際來到臺灣的漢人文化。

  而在新市區內的新市•社內遺址以及南科園區內的大道公遺址發現豐富的西拉雅文化遺留,年代部分與臺灣歷史時期疊合,遺址位置與文獻上的西拉雅族新港社接近,顯示與現今西拉雅族有高度密切關係。這些遺址出土有貝類以及動植物遺留,在器物上延續使用與蔦松文化類同的紅褐色素面夾砂陶,亦透過交易取得各式的硬陶與瓷器作為器皿,鐵器的數量增多,並利用雕刻穿孔的鹿角與玻璃珠、環、瑪瑙珠作為飾品。

詳全▲TOP

 
 

有構厲害,敲出自己的樹皮布

文‧圖/邱瓊儀


構樹皮經過反覆泡水敲打便可延展做成樹皮布

前言

  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中,東加王國掌旗官陶法多夫瓦(Pita Taufatofua)及瑪麗亞‧梅勒‧帕塞卡(Malia Paseka)穿著傳統服飾樹皮衣進場,不知是碩壯的身材還是傳統文化美麗的服飾,引來世界各地的注目。2021年奪得第32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團體以及入圍第12屆金音獎多項提名的《漂流出口》,3位阿美族成員布妲菈‧碧海(Putad Pihay)、巫尚‧碧海(Wushang Pihay)與林肯出席典禮時也穿著構樹與雀榕製成的樹皮衣,展現族群文化特色。透過畫面的傳播,南島族群千年來的樹皮布文化再次引起大家廣泛的討論。

樹皮布(tapa, bark cloth)

  樹皮布與紡織而成的布不同,是單純以桑科植物如麵包樹、雀榕及構樹的樹皮為原料,經過反覆拍打加工後製成。樹皮布分布的地理區域非常廣,包含非洲西部、東南亞、太平洋諸島以及中南美洲等地,其中又以環太平洋為主要的分布區域,包括中南半島(越南、寮國、泰國)、印尼群島、馬來半島、大洋洲、中美洲地區、南美洲地區、東北亞、臺灣,以及中國的華中、華北、東部沿海、海南島等地區(鄭惠美,2007)。

詳全文▲TOP

 

 

穿越時空發現「從前」:談談兩本有趣的考古繪本

文‧圖/傅鳳琴


植物園文化遺址就位於人來人往的植物園,是臺北市最負盛名的綠地之一

  時間旅行或稱時空旅行、時光旅行或穿越時空等,常常指人們或物體由某一個時間點移到另一個時間點,類似在空間中的移動,而所有事物順著時間一分一秒地前往未來,或是回到過去。例如大家熟悉的動畫《哆啦A夢》,機器人哆啦A夢常會利用「時光機」帶著主角大雄穿梭在各個時空。而流行的電視劇,也常會利用穿越時空的手法,讓男、女主角掉入不同時空,展開一連串奇幻之旅。

  繪本,英文叫作“picture book”,中文或譯作「圖畫書」。以下介紹兩本以考古為主題的繪本,作者運用時間旅行的敘事手法,帶領讀者穿越現在時空回到史前時代,一窺史前人類如何生活。

時空的行舟─神秘的植物園遺址

  《時空的行舟─神秘的植物園遺址》一書的作者為鄭建文,繪者為邱千容。打開書本立即迎來臺北植物園區的立體地圖,與書名頁上的小男孩怯怯地撥開草叢,驚喜地看見林中一座座茅草高架屋,兩者形成強烈對比,暗示讀者即將展開穿越時空的旅行。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考古‧工具‧人」特展 ft.辛卡米克
    時間:2021/11/18(四)~2022/2/28(一)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 「卑南史前大聚落」特展
    時間:2021/11/18(四)~2022/5/2(一)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特展室
  • 海想聽,成功潮流生活特展
    時間:2019/11/1(五)~2021/12/31(二)延展
    地點:臺東縣成功原住民文物館(台東縣成功鎮民富路43號)
  • 「歌,住著誰的青春?」太魯閣族音樂特展
    時間:2020/11/21 ~ 2021/12/31( 週一至週六)9:00-17:00
    地點:
    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24 號)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 歸途 Taluma' ─七腳川(Cikasuan)戰役110周年特展
    時間:2018/12/2(日)~2022/12/31(四)(週日休館)延展
    地點: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1樓(花蓮縣壽豐鄉光榮一街26號)

》走讀臺灣

  • 走讀臺灣: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
    史前館以「這些地方‧這些人這些事」為今年度走讀主題,透過遺址踏查、認識部落、主題講座、兒童故事體驗營、到校教學等,結合文本,帶大家認識各地夥伴在乎與創造的事。
    ※活動詳情請密切關注本館官網及臉書頁面 |活動報名
  • 走讀史前‧追隨風暴之子的履跡
    活動時間:2021/10月‧線上播放
    追隨著風暴之子的主人翁瓦利,走訪花東海岸及縱谷的史前遺址吧!地表可見的巨石、散落的陶器或石器,都是史前人群生活的印記,站在遺址上遙想3,000年前,人們奔馳狩獵生活日常的情景,隨著風聲而來的古老低吟。 文本《巨石,你好!》

》教育推廣 

  • 女影巡迴: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幻形共生」
    活動時間:2021/11/7~12/5(週日)14:00-16:3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放映室 詳情及報名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不僅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議題性影展,更是亞洲兼具重要性與代表性的影展之一,旨在提供女性導演另類視角的影片映演,並建構國際交流的平台,也為國人引介了近千部難得一件的外片,以及別具匠心的國片。 卑南遺址公園鎖定分類與認同、主流與非主流、壓迫與權益、遷徙與移動、南島文化等議題和主題,精選8部參展作品邀請至臺東放映並規劃映後座談。

    時間

    映後座談人

    片名

     

    11/14(日) )14:00-16:30

    鄭肇祺
    (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誠惶(不)誠恐,親愛的

    麥海珊|香港|2020|106min

    11/28(日) )14:00-16:30

    陳慧穎
    (本屆女性影展協同策展人,紐約錄像與實驗片影展助理策展人兼研究執行長)

    手事業

    李宜珊|台灣|2020|37min

     

    舞賽

    曾智圓 Usay Masiru|台灣|2020|37min

     

    茱蒂的塗鴉奇想

    Che Tagyamon|菲律賓|2020|20min

    12/5(日) )14:00-16:30

    朱詩倩
    (本片《非法母親》導演)

    非法母親

    朱詩倩|台灣|2020|21min

     

    走吧,回家

    Fanny Chotimah|印尼|2020|75min

  • 110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服務
    活動時間:2021/1/1(五)~2021/12/31(五)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文化。康樂本館自109年起進行展示更新工程,現階段休館中,將環境教育課程經由專業的設計及轉化成外展課程,將博物館帶到學校內。課程涵蓋:
    ◆家在哪裡 ◆搭乘時光機 -史前辦桌「器」 ◆小小考古學家 -「海」是很愛你 ◆小小人類學家 -你「視」原鄉島

    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史前遺址現址、戶外自然空間以及展示廳,發展出多套環境教育課程等著你來探索,課程涵蓋:
    ◆穿越時空話卑南 ◆食事變!變!變! ◆尋找國家寶藏 ◆新角度看世界

    詳情查詢│預約洽詢│ (089)381166#561 孫先生(本館環境教育推動小組)(089)233466#210 張小姐(公園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專題演講

  • 臺灣本土植物利用--藥草球
    活動時間:2021/12/11(六)14:00-16:00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 網上報名 活動洽詢| (089)233466#210李小姐
    講師│張鈺敏 藥草球按摩源於泰國,為一種結合保健、養生、按摩的綠色健康法,在中醫當中也有類似的概念(例如艾灸)。臺灣本土的藥草種類繁多,也更適合臺灣人,本土常見植物如艾草、芙蓉、香茅、七葉埔薑、月桃、大風草、馬告等數種原生香氣藥草,搭配廿四節氣與芳療概念,演講最後自己來完成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藥草球 。(酌收材料費每人100元)

 》南科考古館

  • 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
    活動時間:2021/7/3( 五) ~ 2021/12/12( 一)
    地點:南科考古館二樓特展廳

 》卑南遺址公園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0年09、10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