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環境與疫情─第9屆原住民青年藝術節線上展示「Pakiqecan(結界):原住民對應瘟疫的方式」

話題‧話語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下)

回想‧回響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實習的日常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53期 2021.10.15

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下)

文‧圖/姚書宇

  2021年1月24日,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終於在萬眾期待之下揭牌開幕了。前一篇〈全國首座地方催生的考古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上線啦!(上)〉介紹了一樓常設展廳第一個單元「偵探考古的世界」,本文繼續帶大家前往第二個單元「透視史前的花蓮」以及第三個單元「從古至今的啟示」。

展場一隅。

透視史前的花蓮

  迎面而來的是一處長型的考古組合探坑,此座探坑取自花岡山遺址發掘出土的資料以實際比例復原,並以不同高度的探坑顯示出多層次的地層堆積,說明年代越早的地層埋藏越深、越晚近則越淺。離地面最近的那層為水泥鋪面與現代柱洞、垃圾堆,此為花崗國中進行校舍改建而搶救發掘時的場景,將籃球場的水泥鋪面刨除後,下方即露出日治時期房舍的柱礎結構以及若干玻璃瓶、瓷器等近現代遺留。

  再下一層則取自花岡山遺址不同地點的發掘成果,復原鐵器初期花岡山上層文化(類型)的現象遺跡,包含密集出土火燒石、碎骨與碳粒的石煮法遺留;以及花岡山遺址此時期特殊的埋罐現象,為近圓形的壙穴中埋入完整陶器,此類陶罐、陶瓶製作精細並施以繁複紋飾,與一般生活使用的陶器不同,部分伴隨玻璃珠出土,可能為此時特有的埋葬祭儀行為。

  最深的那層則復原自花崗山老人會館搶救發掘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甕棺現象,為此時期東部地區特有的埋葬方式,將亡者放入大型陶甕中,上方再以石板或另一陶甕倒扣覆蓋。此處復原之甕棺現象即為上下倒扣之組合式甕棺,但因模型施作的深度有限,因此便復原此甕棺剛出土的樣貌。坑面也放置像是發掘現場測繪與拍照使用之工具,包含紅白標竿、字牌、指北牌以及網格等,使觀眾彷彿親臨考古發掘現場般。除了可暸解地層堆積外,亦可自此瞭解展場內的文物甫從土中露出時的樣貌。


復原考古探坑。

  沿著考古探坑繼續往前走,前方的空間逐漸開闊,並且出現了一個個展示著史前器物的展櫃。此單元主要介紹花蓮地區史前文化的內涵,從地理環境以及時間與空間的分佈說明時空交織的遺址,前方為花蓮縣境內的遺址分佈,以地圖結合洞洞板,將遺址位置以壓克力柱標示出來。

  依目前最新的普查報告顯示,花蓮的遺址已超過200餘處,此處標示的遺址主要為具有文資身份的縣定考古遺址共4處、列冊考古遺址共15處,其他則為雖尚未具有文資身份但亦具有特殊意義之重要性遺址。其實考古遺址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這麼遙遠,可能在你家巷口,也可能就在小時候盪鞦韆的那個公園底下,埋藏著千年前的生活痕跡。

  遺址地圖後方的圖文版,則展示出學者們百年來在花蓮地區的研究成果。透過發掘與調查研究的累積,目前可知道至少在5500年以前便有人群在此居住,並且依照文化內涵、物質技術與年代的差異,可分為不同的考古學文化,一直到進入歷史時期之前,便持續有不同人群在此生活,留下了豐富多樣的遺留。

  再往前一點,左側為一面看似不起眼的土牆,這其實是2016年在花岡山遺址發掘工作後剝除的界牆。方形的探坑發掘完後,四面的牆面稱為界牆,由於界牆上清楚地顯示地層堆積的方式,從土質土色、內容物以及形成的先後順序都蘊含著豐富的資訊,因此界牆的紀錄為發掘工作中重要的一環。

  後方柱狀展櫃中一層一層擺放著陶片、瓷器等器物破片,有些地方還摻雜著看起來很眼熟的現代用品,這裡想要呈現地層受到現代活動所擾動的狀態,地層並非平順規律的層層疊疊,而是會受到不同時代人群向下挖掘、丟入廢棄物等行為而受到擾動,此即所謂的擾亂層。

  接下來則進入擺滿各式豐富文物的展櫃區,此處選擇了6處近年來累積重要研究成果之特色遺址,包含臺灣首次發現金製品的崇德遺址、七星潭畔的海邊史前小漁村四八高地遺址、擅長製作各式大型石製品的富源遺址、從5000多年一直持續有人群活動的花岡山遺址、史前臺灣最大玉器製作工坊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以及風景優美且出土大量陶容器的水璉遺址等,此處展示目前研究對於這幾處遺址的認識,以及發掘出土之器物遺留。


特色遺址介紹。

史前文化的樣貌與現代人群的關係

  另一區則以數個具有特色的主題來介紹史前文化的樣貌,以及與現代人群的關係。在「生活中的石器」展櫃內展示各式各樣的石器,單看石器本身可能會覺得和平常看到的石頭沒什麼不同,不過若是透過展櫃外側的望遠鏡觀看展櫃內的石器,就像是賦予觀眾考古學者之眼一般,便可以看到這些石器被使用的方式。


看似普通的石頭,透過考古學者之眼就變得不同了呢。

  「玉的前世今生」則透過遺址出土的玉料來還原玉器製作的工序,展示史前玉器製作的過程,並且說明臺灣玉在島內外流動的情形;「埋葬習俗」中則介紹史前人群不同埋葬死者的方式;東部特有的「巨石遺留」,由於在地表上以矗立千年之久,在數代人群心中留下各種讚嘆與困惑,也成為傳說故事代代相傳,大部分的巨石遺留之用途與意義仍是考古學上之謎,也富饒趣味留待後人繼續探究。

巨石主題介紹。

埋葬形式主題介紹。

  此外「飲食文化」則展出史前到近代各種飲食器皿,並且透過多媒體互動遊戲讓觀眾體驗石煮法的煮食方式,煮食的步驟主要參考民族誌紀錄,而花蓮也有部分餐廳提供石煮火鍋的傳統料理。

石煮法互動遊戲讓人印象深刻。

穿越時空的啟示

  第三個展區單元則以手作體驗為主,包含實際的觸摸體驗以及多媒體互動等,期望可以從體驗與互動中更加貼近考古學的奧妙。觸摸體驗的部分讓觀眾得以瞭解經過打製、磨製後的石器摸起來是什麼樣的觸感,和一般的石頭有什麼不同。


第三單元「穿越時空的啟示」展場入口。

  多媒體互動的部分則運用近年的研究成果,製作出「人骨辨識」的互動設計,觀眾可以點選不同的人骨部位,觀看其隱含的資訊,例如牙齒可以辨識年齡、骨盆角度推測性別,而從某些部位的病理特徵則顯示史前人群可能的生活狀態,也可透過科學分析瞭解其年代以及飲食來源組成。


人骨辨識多媒體互動。

觸摸體驗,摸摸看石器和石頭哪裡不一樣。

  另一個互動遊戲,則帶領觀眾從考古發掘採集到室內整理分析工作,瞭解發掘出土後的材料可以透過不同的分析研究,包含矽酸體、岩相分析等等,近一步抽絲剝繭從考古遺留中一窺史前環境與人群移動的情形。

  最後一個部分則呈現了近年來花蓮文化局對於文化資產保護與推廣所累積的各種成果,很高興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積極努力推動文資保護,花蓮考古館得以順利開館,實為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疫情趨緩之際往花東出遊的路上,不妨可將花蓮考古館排入行程中,來一場花蓮的時空之旅吧(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