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Kababaawan延續生命的原味—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

國際頻道

  吃米的馬紹爾人

回想‧回響

  2020年我在南科館實習心得:體會文物入館展出的不容易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50期 2021.9.1

Kababaawan延續生命的原味—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

文‧圖提供/林佳靜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於2021年8月01日辦理「Kababaawan延續生命的原味—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線上論壇,Kababaawan是卑南族南王語──要維持生命的意思,女性扮演著孕育生命與延續族群文化的重要地位。此次論壇邀請不同部落族人分享祖先為孕育與照護生命的食物記憶。

論壇活動主視覺。

緣起

  臺灣原住民族早期大多數以小米為主食並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儀式與文化,但隨著環境與生計方式的變遷,農作逐漸轉為其他作物,當小米的種植不再,伴隨著小米種植的許多知識與儀式也逐漸流失中。史前館於2020年舉辦「臺灣原住民小米文化交流論壇」活動,邀請專家與部落文化工作者分享其推動小米復耕與文化復振的在地行動。

  臺灣原住民對於小米種植與野菜的知識不只作為食物來源,亦包含有傳統文化祭儀內涵與環境永續的意義,特別是女性在農事與自然方面的知識,然而,在主流社會裡卻比較少重視女性的在地知識。因此,史前館於2021年辦理一場以女性為主的在地傳統飲食知識交流論壇活動,希望能讓原住民部落傳統婦女知識得以保存與傳承,讓過去維持環境永續的在地知識能被重新找回與實踐。

  食物不只是物質的範疇,它照護了人的身體並提供精神與力量的泉源,而食物文化記憶的背後更有著「人」在特定的時空中與食物相遇的動人篇章。今年初筆者在思索飲食文化論壇內容時,拜訪時任臺東縣桃源國小鄭漢文校長,在校長室裡正好遇見一位部落前輩,當我提及想辦理一場以女性為主的飲食文化論壇時,這位前輩跟我分享起在他們部落裡會將炒過的小米,加入豬肉與生薑煮成小米粥給產婦坐月子期間食用。

  此時,也讓我想起在普悠瑪部落的長輩也曾提及一種尾巴分岔的小米(南王語系稱為trinapa),族人認為是最營養的,最適合生完孩子的女人食用,媽媽會很有奶水,小孩也會長得很好。女性扮演著孕育生命與延續族群文化的重要地位,女性相關的飲食照護與食物記憶同樣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因此,我們希望辦理一場以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為主題,邀請不同部落族人一同分享祖先為孕育與照護生命的食物記憶,同時也邀請部落青年,分享其如何承接與轉化祖先的知識進而形成當代的實踐力量。

孕育生命的味道

  論壇開端由鄭漢文校長帶領學員們從世界南島的視野出發,認識臺灣原住民在孕育生命與族群文化的社會意義。從地圖上觀看南島語族分布空間範圍,如同子宮與臍帶彼此相連,而海洋就像是子宮裡的羊水孕育著所有的生命。在臺灣,布農族人將家屋視為孕育氏族、家族與傳統文化的一個子宮,當家屋失去了孕育生命的功能例如農作物歉收、年內連死了三人、自殺等,就表示這個家屋同時也失去了人居住的功能。家屋有兩個出口,門是人日常的出入口,屋頂的天窗對著天是靈魂的出入口,將文化的子宮連結上天神,因為生命是天神所賜,父母會在天窗下抱著嬰兒打開天窗叫著孩子的名字,並掛上祈求平安的項鍊。

  如果家屋是文化性的子宮,生產小米代表著力量的來源。生產後的婦女身體較虛弱,最需要小米補充體力,例如卑南族人會特別選用最營養品種的小米(南王語系稱為trinapa);排灣族人會先將小米炒過;東部魯凱族人則會特別製作ilan(醃製的豬肉脂肪)並將ilan的油脂滴入小米粥中,這鍋小米粥不僅為產婦補充體力也幫助產婦分泌乳汁餵養新生的嬰兒,甚至若因產婦難產去世,小米粥也成為嬰兒重要的食物來源。


秀美老師分享卑南族trinapa小米。

  迎接新生兒是家族中的大事,卑南族普悠瑪部落王秀美老師說,我們會在嬰兒出生幾天後,在清晨時分太陽剛上升之際為嬰兒舉行puanan(出生禮),如果是男生,長輩會抱起嬰兒手持番刀砍向戶外大樹三次,口中並念著以後要跟太陽一起升起,勤奮不怕苦的祝福話語;如果是女嬰就會改成手持鐮刀,因為在過去傳統社會中,男性要上山打獵女性要從事農務工作。當做完儀式後,主人家會邀請親友一起聚餐認識家族中的新成員,此時親戚們一定會帶著米酒、雞蛋、麵線、雞肉等營養的食物送給產婦補充營養。

  同樣的在東部魯凱族人社會中也有kidreseng(迎接新生兒)的儀式,Lavaoso老師也分享說,我們會邀請親友一起參與命名、並準備ilan、小米粥等食物共食分享喜悅。另外,'aongolo 則是在坐月子期間,親友們帶著雞、米酒、麵線、蛋等物品送到產婦家中,不僅分享喜悅與育兒經驗,透過這樣的陪伴也讓初任產婦的身心靈獲得安撫,釋放不安的壓力,對於我們族人來說,透過每一次的儀式與聚會,我們不斷認識與確認彼此的親屬關係。

Lavaoso老師分享東魯凱的ilan

食物的記憶

  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雞酒湯是各族群都會為產婦準備的食物,能補充產婦營養、促進分泌乳汁以及恢復體力的功效。王秀美老師分享說,在普悠瑪部落的雞酒湯中會加入各式的養生草,長輩們說加入這些養生草能使產婦更快恢復體力,在現今物質充沛,肉類取得較容易,每到入冬時節,便時常看到各家的聚會餐桌上定有養生雞酒湯這道料理。當加入不同種類或不同比例的養生草,都會使雞酒湯散發出不同的氣味,形成具有各家獨特風味的雞酒湯,更成為普悠瑪部落旅外讀書工作的遊子最想念的一道家鄉菜,所以食物的味道不僅有食材本身,同時也帶有調配與製作食物者的獨特味道。

  身體裡融合著多元族群血液的Lamulu也說,我從小就吃著我vuvu(排灣族對祖父母的稱呼)做的cinavu(奇那富,見註解)長大,那帶著vuvu獨特味道的cinavu,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也奠定出我生命的基調。


Lamulu分享奠定其生命基調的食物記憶。

  同樣的,來自崁頂的ibu也分享說,當小米飯的味道不只是小米飯的味道,這一鍋小米飯是有很多族人的知識系統以及他們對過去的想念都放在這個飯裡面,此時我才驚覺這鍋飯不只是讓你吃飽而已,能讓人述說以前的故事以及抒發對以前的想念,對每個人或事件的想念。小米讓ibu回到家鄉,承接長輩們的知識、想念與味道,努力地想讓飲食成為一個行動,溫柔地讓更多人品味每一道料理背後的布農知識。

食物知識的傳承與轉化

  野菜有獨特的口感與香氣,排灣族的鄭惠芬校長說將芋頭切塊加入蝸牛與野菜煮成蝸牛芋頭鍋,是她的報導人也是表弟記憶中媽媽最喜歡吃的料理,也是姊妹們回家最想吃的料理,有家的味道。在排灣族部落裡大家聚在一起吃飯,是連繫家族情感、穩定人與人關係的重要活動,此時大家最喜歡吃的料理便是加了很多野菜的pinuljcengan(野菜稀飯),不同的野菜帶有不同的香氣,例如食茱萸、紫背草等都是大家喜歡的野菜。

  提到野菜當然一定要來認識阿美族婦女的野菜知識,長期在都蘭部落蹲點研究的羅素玫老師,近年來協助都蘭部落婦女進行菜園知識的紀錄、文本化與傳承的工作,從潮溼地到旱地環境,族人們所經營的野菜園擁有多元豐富的種類,對野菜園的經營使用與知識傳遞,也完整呈現出阿美族飲食文化的韌性。阿美族的野菜知識是一種部落集體經驗累積的知識,透過母女、親族、年齡組織與朋友網絡的相互教導與學習,是一種社會文化特質與網絡息息相關的知識傳遞系統。

  然而,部落在當代社會中遭遇到土地的流失、便利消費的飲食習慣等環境的變遷,也讓野菜知識的傳承面臨困境。所幸近年來部落中生代婦女啟動野菜知識傳承計畫,廖惠華(小花)老師也率領薪傳舞團野菜小組的工作夥伴到本次論壇活動現場,不僅跟大家分享都蘭部落的野菜知識也分享部落透過建立青少女的組織團體,辦理各式學習課程,從生活實踐中傳承部落的野菜知識。

都蘭部落薪傳舞團野菜小組分享野菜知識。

  鄭惠芬校長說排灣族傳統美食實踐的價值有著美味與關係的幸福感、天然食材的安全感與尊重環境倫理的智慧感,有著珍貴的文化資本與教育情感的流動。我們在vavuwa(耕作地)種植主食(米、地瓜、芋頭),在cemeceml(野地)、kasasavan(庭院)採集野菜,在獵場取得肉類食材,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與傳承這些傳統食物的知識與價值,但在當代有時也會因著人心與社會的失序而有實踐上的困境。

  雖然在當代多變的社會中,文化的傳承有時會有困境但也有轉機,Lamulu分享在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有一群青年成立工作室,嘗試建構理想中的普式飲食美學、重新詮釋傳統食材融入當代食物如窯烤pizza、在尼伯特颱風肆虐臺東後試著將環境議題帶入傳統飲食概念作成獵人便當,最後建構出姆姆的吧檯,透過這個吧臺希望將他們結合土地、重視環境的普式飲食美學概念分享出去。

  在排灣族階層化社會與長嗣制度下,不分性別第一個出生的孩子要繼承家屋成為掌家的人,是重視兩性平權的社會。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的顏正一校長透過排灣族的音樂文化讓我們瞭解到排灣族人對於女性的尊重,女性扮演著孕育生命與延續族群文化的角色,「我爸爸會煮很多飯或地瓜、點心給產後的媽媽吃。」這樣的食物記憶也深深地烙印在族人腦海記憶中。

顏正一校長分享排灣族長嗣繼承制。

  本次的論壇活動,透過各位講者的分享,讓我們認識原住民祖先為孕育與照護生命的食物記憶與知識,也瞭解到年輕世代在傳承文化與食物知識背後的努力與付出。

註:cinavu(奇那富)是排灣族傳統美食,通常以假酸漿與月桃葉包覆糯米(或小米)、豬肉等食材綑綁成長條狀,再放入鍋內水煮後食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發展組研究助理,「Kababaawan延續生命的原味—原住民女性的飲食照護」線上論壇承辦人)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