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記憶之所繫: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

南島文化專欄

  堆石地的記憶: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與命名原則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教育活動小實習生日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7期 2021.2.15

堆石地的記憶: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與命名原則

文‧圖/林芳誠

  都蘭部落的阿美族語是“‘Atolan”,為「石頭堆砌之地」的意思。都蘭阿美人的年齡組織制度作為統籌男性人力資源、執行部落事務與儀式的單位,具有戰鬥防禦、修築房舍、搭建灌溉水源系統、巡視生活領域是否遭受侵略等功能。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國家力量也透過年齡組織的運作,將大量東海岸阿美族的人力投入公路、水圳、堤防等公共建設,並且引進柴魚工廠與製作技術,鼓勵族人於沿岸設置定置漁網捕撈鰹魚,改變阿美族既有的生計模式。

  1960至1980年代經濟日益起飛的階段,阿美族人也藉由年齡組織成員呼朋引伴,離鄉背井地從事遠洋漁業、國家建設工程等事業,在期待錢淹腳目的當下,卻造成部落青年人口的離散,進而讓部落的年齡組織功能瓦解,形成看似前無來人、後繼無人的文化斷層。對此,在部落耆老們以及友善的外力協助下,都蘭在1995年推動文化復振,以夏令營文化課程的方式吸引青少年的加入,慢慢修補人力空洞。

  2000年以後,覬覦東海岸山海景色的BOT開發案蠢蠢欲動,已從青少年蛻變成青年的族人,透過年齡組織的集結,先後以抗爭和協商的方式,同時串聯臺灣東部地區原住民族群(如:阿美、排灣、卑南),以埋石結盟的方式形成邦交聯盟相互支援,逐漸與政府主管機關建立對於生活領域及資源共管的共識。

  當代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層(註1):青年、壯年、老年。青年階層共有五個組別,包含pakarongay(未成年組)以及經命名儀式確立組別的kapah(青年),通稱為malikoda’ay(進行儀式樂舞的人),是執行策動組指令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由六個組別而成的壯年階層為部落執行儀式與政治決策的核心,最顯著的是這個階層包含了總管部落事務的mikomoday(策動組)(註2),以及具有擔任部落領袖資格的tukal(意為支柱)兩個組別。而從年齡組織「退休」的耆老們則被整併成兩個組別:Lasfi(在會所休息)與Ladihif(在石頭陰涼處休息的老人),雖然已無需肩負年齡組織職責,但在強調長幼秩序的阿美族社會仍然時常成為壯年階層請益的對象。

  依循現今固定每五年舉辦一次命名與進階儀式,原則上只要男生到了青春期的12-13歲左右就可以進入年齡組織成為pakarongay(註3)。各組名稱以名詞複數格或英語定冠詞“the”意思的“La”為開頭,組員年紀相仿(至多相差五歲),每當命名儀式前夕,部落領袖與其顧問團就會依據該組擔任pakarongay期間的表現,或在這五年當中部落遇到的重要大事或人物為基礎,決定這群成員成為kapah時的組別名稱。當新組別被命名而誕生的同時,也意味著現有組別的晉級與部落職責的調整,當該組成員全部成為祖先的時候,組名也隨著消失,成為族人們的記憶。(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表見表1)。

  上述與年齡組織相關的論述主要來自人類學研究的結果,但對都蘭阿美人來說,每個年齡組名字都代表了某個時期的歷史與記憶。從部落社會到國家勢力進入,日治時期以後的命名原則以重大事件或人物為名(年齡組織各組別名稱與意義見表2),例如:中華民國取代日本、紀念楊傳廣先生在奧運獲得佳績、實施國民九年義務教育、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華人、時代進入千禧年、八八風災導致東海岸沿岸海面堆滿漂流木等等,凸顯都蘭阿美人內部群體與外在各方勢力互動的結果,展現處於不同歷史脈絡下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因此當鐘錶指針成為人們計時觀念的當代社會,許多都蘭阿美人仍然會說:「喔,我的孩子是在拉國中當策動組那時候出生的」、「他的父母是拉千禧命名那時結婚的」,再再成為族群記憶人事物的方式。

  當眾人迎接一波波寒流隨2021年到來的同時,老天爺在命名儀式的那天給了都蘭阿美人一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在祖先登陸地─Pacifaran(都蘭鼻)舉辦的命名儀式,以迎接部落新戰力的誕生。經過五年pakarongay階段的訓練,這群年輕人在親友的簇擁下,在神聖的土地上換上了代表青年階層最耀眼絢麗的傳統服飾,也在部落領袖與耆老們的見證下,張開寫着「拉力耐」(Lalinay)的旗幟;阿美族語“Linay”是雨傘之意,代表自日本時代被強制更改用來展現年輕人保護部落的長矛,華語「力耐」則是對於該組別永保力量與耐力的祝福,在時代不停變遷下,期許能夠不忘文化的根本卻又能適應潮流、在各種強勁勢力下生存。

由部落領袖為即將成為kapah(青年)階層的成員戴上象徵成年的頭飾

  一如2016年給予新組別「拉古鐺」(Lakotang)的名字,代表恢復使用「真的矛」來抵擋不當的BOT開發案,期盼持續護衛部落的用意,都蘭部落歷經文化斷層與修補、修補過後的穩定發展、運用年齡組織抗衡各種挑戰,進而當文化的實力累積至一定程度時,就像拉力耐的命名原則一樣,標示了現階段都蘭阿美人對於與外界互動過程展現出來的自信與堅持的態度。在祖先登陸地上飄揚著印有依據因重大事件與人物而命名的組別名字旗幟,成為集體記憶過去的方式與經驗,帶領著當下的族人邁向未來。


在眾人的注目下,由新進階的級長打開印有自己組別名字的旗幟

堆石地的新戰力─拉力耐

表1:2021年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表(筆者編輯自都蘭部落2020年Kiluma’an豐年祭大會秩序冊)

分類

通名

職級名

組名

Malitengay靠近祖先的人

Tu’as耆老

Ladihif 在石頭陰涼處休息的老人

拉新兵

拉金門

拉金馬

拉傳廣

拉國中

Las’fi在會所休息

拉經國

Matatapalay或Mi’ienengay

Tukal支柱

拉建設

Tapal支柱的左右手,學習Tukal

拉元簇

Culal種子發芽,要學習上一階層

拉贛駿

Romrom看火者,不能斷炊

拉中橋

Mikumoday策動組,負責部落事務總管

拉監察

Mihiningay或Miodi’ay

Mihiningay(Miodi’ay)窺視的人/監視者

拉千禧

Malikoda’ay跳舞的人

Kapah青年

Sakaka’ay no Kapah青年中最大的

拉立委

Saka tosa no Kapah青年第二階

拉薩崠

Saka toro no Kapah 青年第三階

拉古鐺

Safafa’ay no Kapah青年中最小的

拉力耐

Pakarongay服務的人或被使役的青少年

巴卡路耐



表2:2021年都蘭阿美族年齡組織各組別名稱與意義(筆者編輯自都蘭部落2020年Kiluma’an豐年祭大會秩序冊)

 

組別名稱

意義

1

拉新兵Lasinping

徵兵開始。

2

拉金門Lakinmong

赴金門服役者眾多。

3

拉金馬Lakinma

花東公路行駛金馬號客車。

4

拉傳廣Latingko

紀念亞洲鐵人楊傳廣。

5

拉國中Lakocong

適逢實施國中義務教育。

6

拉經國Lacingko

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

7

拉建設Lakensec

推行十大建設。

8

拉元簇Laenciw

李元簇先生來本村巡視。

9

拉贛駿Lakangcing

第一位上太空的華人王贛駿。

10

拉中橋Lakayakay

臺東中華大橋通車。

11

拉監察Lakanca

紀念本村傑出青年陳進利先生為原住民首任監察員委員

12

拉千禧Lacingsi

時代進入2000年。

13

拉立委Laliwiy

紀念部落傑出青年廖立委國棟連任兩屆立法委員。

14

拉薩崠Ladatong

八八風災之後,東海岸沿岸與海面堆積了漂流木。

15

拉古鐺Lakutang

2015年恢復以長矛替代雨傘跳護衛舞。

16

拉力耐Lalinay

期許年輕人能夠不忘本又能適應潮流。

17

巴卡路耐Pakarongay

青少年服役與勞動組。

註1:會以「大致」來敘述,就祭典期間來看,pakarongay(未成年組)雖需與青年階層同時進行儀式歌舞,但不具有青年階層可穿著完整傳統服飾、具有派遣較低組別成員的權力;而位於青年最大階之上、策動組之下的mihiningay(見習組)會視儀式與部落事務的需求而擺盪在青年與壯年階層之間,既有執行青年階層任務的能力,也有在旁協助、學習策動組執行任務的義務,因此未成年組及見習組可以被理解為跨入不同階層的中時期。

註2:阿美族語komod有「齒輪」的意思,被認為可以銜接部落的長幼成員,維繫整體功能的運轉。

註3:過去都蘭阿美男性都必然成為年齡組織的一份子,否則會遭到其他族人的唾棄、甚至集體到該戶人家當中把薪柴都搬到集會所表示處罰。直到1980年代因人口大量外移以及改宗信仰的緣故,迄今族人不見得都需要加入年齡組織。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都蘭部落拉千禧組副級長)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