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記憶之所繫: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

南島文化專欄

  堆石地的記憶: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與命名原則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教育活動小實習生日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南科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遺址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博物館花絮
 

110年度史前館環境教育課程服務

  史前館為東部重要的環境教育及終身學習機構,在環境教育工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康樂本館在104年成為環境教育場域,開發出優質的環境教育課程。

  康樂本館自90年開幕至今,已服務民眾20年,為了提供更優質的博物館體驗,自 109年起進行展示更新工程,現階段休館中,然而休館不休息,康樂本館將環境教育課程經由專業的設計及轉化,變成外展課程,直接將博物館帶到學校內,課程涵蓋自然史、史前文化以及南島文化。卑南遺址公園結合史前遺址現址、戶外自然空間以及展示廳,發展出多套環境教育課程,包含【穿越時空話卑南】、【食事變!變!變!】、【尋找國家寶藏】、【新角度看世界】等有趣的課程等著你來探索。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新的知識 ,認識腳下土地以及臺灣的文化。現在 110年度環境教育課程服務開跑,歡迎學校團體預約申請。

文‧圖/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7期 2021.2.15
 

  新的一年,是新的循環,而循環中又帶著從過去而來要面對未來的祝福與期許。五年一次的都蘭部落年齡組織命名與進階儀式,增添了部落新的集體記憶,也迎向新的未來。  

  過去如果沒有好好收藏,留下可被感知與追溯的紀錄,就很難流向未來,帶給下一代更多的認識。本館在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選擇了哪些重要的記憶要留給臺灣與世界呢。

  跟著館員一起參與博物館的事務與工作,往往也能在面對觀眾的時候,學習如何面對自己,進而發現與找到對自己理想中未來的輪廓,再繼續往下一個新的階段充實與準備自己的未來。

  祝大家牛年平安順利!

 
 

記憶之所繫: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

文‧圖/盧梅芬


工作人員記錄撒古流‧巴瓦瓦隆的手稿於大社部落

一、購藏目標與原則

  在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之下,史前館於2020年開始執行「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無論是臺灣美術史或美術地方發展史中的原住民藝術,皆缺乏日治時期至1980年代的發展脈絡,而這段時期正是原住民藝術史極具學術挑戰的時期。直至原住民創作者個體、純藝術與創新意識較為顯著的1990年代,原住民藝術才逐漸獲得了主流美術界的注意,而1980至1990年代是原住民「個人藝術家」浮現的轉折關鍵時期。

  首先,關於收藏斷代,有別於目前國內美術館偏向原住民當代藝術收藏,前述兩大時期是本館「重建臺灣原住民藝術史購藏計畫」第一階段所著重的目標,包含:一、1980年代之前的重要創作者及其作品的發展脈絡;二、1980至1990年代原住民藝術剛轉向強調「個人藝術家」的重要創作者及其作品,並以具有開創意義的藝術家為優先考量。

詳全▲TOP

 
 

堆石地的記憶:都蘭阿美人年齡組織與命名原則

文‧圖/林芳誠


由部落領袖為即將成為kapah(青年)階層的成員戴上象徵成年的頭飾

  都蘭部落的阿美族語是“Atolan”,為「石頭堆砌之地」的意思。都蘭阿美人的年齡組織制度作為統籌男性人力資源、執行部落事務與儀式的單位,具有戰鬥防禦、修築房舍、搭建灌溉水源系統、巡視生活領域是否遭受侵略等功能。日本統治臺灣期間,國家力量也透過年齡組織的運作,將大量東海岸阿美族的人力投入公路、水圳、堤防等公共建設,並且引進柴魚工廠與製作技術,鼓勵族人於沿岸設置定置漁網捕撈鰹魚,改變阿美族既有的生計模式。

  1960至1980年代經濟日益起飛的階段,阿美族人也藉由年齡組織成員呼朋引伴,離鄉背井地從事遠洋漁業、國家建設工程等事業,在期待錢淹腳目的當下,卻造成部落青年人口的離散,進而讓部落的年齡組織功能瓦解,形成看似前無來人、後繼無人的文化斷層。對此,在部落耆老們以及友善的外力協助下,都蘭在1995年推動文化復振,以夏令營文化課程的方式吸引青少年的加入,慢慢修補人力空洞。

詳全文▲TOP

 

 

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教育活動小實習生日誌

文‧圖/楊智茹


很開心這個夏天與大家一起在南科考古館學習

  我來到南科考古館實習前,對博物館教育就有很強烈的興趣,也對博物館、教育活動、公眾服務充滿了想像,不論是對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實施,或是博物館面向公眾傳遞知識訊息都很感興趣。而自己對博物館教育的策劃,過去僅有紙上談兵的學習,南科考古館教育活動及和觀眾互動的展陳設置相當吸引我,因此我對於參與南科考古館公共服務實習工作抱持很大的期望,希望藉由實際經驗教育活動的前期準備與活動進行中的參與,來瞭解各式博物館如何將看似專業的考古信息轉化為科普知識傳遞給公眾。

  雖然參與不到暑期教育活動的前期企劃,但對於活動企劃前期工作有疑問時,指導我們實習生的姊姊們會很詳細提供資訊,向我們說明活動企劃的流程與設計。在教育活動前期準備過程中,姊姊們給實習生許多發揮空間,會和我們討論我們的想法,並一起研究、腦力激盪出更好的流程,向觀眾呈現更好的教育活動體驗內容。在整個參與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並非單方面的知識傳遞,是結合了雙向溝通,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使自己更進一步了解教育活動。

詳全文▲TOP

 
 

史前館臉書(Facebook)粉絲頁有兩個唷!

追蹤東部康樂本館與卑南遺址公園的消息請往這邊「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追蹤南部南科考古館的消息請往這邊「南科考古館」
粉絲頁按讚,就可以不定時收到最新的史前館活動訊息以及其他相關連結!誠摯歡迎您的大拇指來按讚!

    

特展:

  • 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
    活動時間:2020/12/22(二)~2021/4/25(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
  • 卑南遺址搶救考古四十週年特展
    活動時間:2020/10/15(四)~2021/2/28(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 拿麼厲害,在部落!
    活動時間:2020/9/21(一) ~ 2021/9/19(六)週二至週六 11:30-17:00
    地點:
    ◆ Mena'u i Kasavakan 看見建和
    建和部落鹿寮(臺東市建和里建和二街71 巷30 號隔壁)
    十人以上預約參觀請洽Alikay 潘晨綱0925-011-748
    ◆ Venaquan 在小米裡得更新
    拉勞蘭小米工坊(臺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10 鄰21 號)
  • 繁花似錦‧人情之美:東亞族群織品展
    時間:2021/1/9(六)~2021/2/21(日)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第三特展室
  • 歌,住著誰的青春:唱出太魯閣族的時代歌謠
    時間:2020/11/21 ~ 2021/12/31( 週一至週六)9:00-17:00
    地點:萬榮鄉原住民文物館(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24 號)
  • 遠古的臺灣故事
  • 地點:鹿鳴溫泉酒店
  • 崁頂布農家族系譜展──我的名字從何而來
    時間:2019/11/30(六)起
    地點:崁頂3062(臺東縣海端鄉崁頂村3鄰62號)

 》卑南遺址公園 

  • 「搶救考古檔案回顧展」系列活動二 【導覽+體驗活動】重疊/現:藍晒老照片
    活動時間:2021/2/6(六)10:00-12:30‧卑南遺址公園特展室及自然教室
    策展人導覽:黃郁倫、藍晒講師:林芊貝
    活動費用│酌收活動材料費400元(成品:3張明信片)│活動人數│每場20人│報名方式│網上報名
    教師請逕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報名 活動洽詢專線│ (089)233466#212 李小姐
  • 史前玉匠人
    活動時間:2021/1/23~2/10(三)開館日9:00-16:00‧卑南遺址公園
    三千年前的卑南文化人會利用台灣玉將它做成身上各式各樣的裝飾品。到底台灣玉有何特殊魅力能獲得卑南文化人如此青睞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並且利用傳統工具學學卑南文化人高超的穿洞技術。
    活動費用| 酌收材料費100元(另購門票)
    活動對象| 一般民眾 報名方式| 開館時間現場報名即可
  • 放假探索趣—寒假特別活動
    活動時間:2021/1/23~2/10(三)開館日9:00-16:00‧卑南遺址公園
    小朋友寒假哪裡去呢?卑南遺址公園的展示廳除了展示卑南遺址出土的寶貴文物外,還有很多好玩的3D照相與傳說故事哦,拿著我們特別設計的學習單展開一場自由探索的遊戲吧。
    活動費用| 門票費學生15元、成人30元
    活動對象| 國小學童、親子 報名方式| 開館時間現場報名即可
  • 環境教育外展課程【開放申請】
    活動時間:2020/11/1(日)~12/31(四)
    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員從歡樂中學習臺灣的自然生態、史前文化及南島文化。目前史前館開放環境教育外展課程服務,將有專責環境教育人員到校服務,讓學生在校即可體驗史前館的環境教育課程。場次有限,歡迎學校立即預約報名。
    報名|089-381166#561孫先生(環境教育推動小組)
  • 預約卑南遺址公園「遺址環境教育主題課程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為史前卑南遺址的所在地,是國內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成立之初即以保存史前遺址為基礎,並以文化再現和環境復原的規劃理念,呈現出一座兼具自然與文化的遺址公園。園區多年來致力於文化保存與自然生態棲地的營造,為了提供民眾多元的學習與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亦致力於推動成為東部地區優質環境教育學習場域。課程方案主軸以「人與自然」為核心,包含有人與自然的互動所產生的文化與環境問題,以及引導人們認識自然及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在此核心理念下,共規劃6套課程方案。
  • 學校暨團體預約卑南遺址公園DIY體驗活動 (更多訊息
    卑南文化公園是約在三千年前歷史發生的現場,為讓您有親臨歷史現場的感覺,我們規劃的DIY體驗活動是以:再現史前生活聚落文化,及還原當時的生態環境為體驗進行之方式。「做中學」是從事教育工作耳熟能詳的重要方法:「我聽到的容易忘記,我看到的容易記得,我親自做的才真正了解。」所以,我們提供以學童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在這裡讓學童實際體驗三千年前卑南文化的食衣住行等種種生活樣貌,活動透過動手做或遊戲體驗的方式,了解卑南文化公園所擁有的考古人文或生態環境的相關知識與概念,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活動是有作品可以帶回家作紀念,這是學校選擇校外教學時最好的學習與回憶。
行政院廣告

更多博物館最新訊息:http://www.nmp.gov.tw/news/list.php

110年01、02月活動資訊 PDF 下載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