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解讀「牽手平埔」特展田野中的幾個文化現象

博物館頻道

  館藏解壓縮:解碼藏品的故事

回想‧迴響

  2020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162小時,考古的震撼教育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36期 2021.2.1

館藏解壓縮:解碼藏品的故事

文.圖提供/王仲群

  最近經過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時,很難不被櫥窗內大大的方塊字體所吸引,這是史前館執行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的成果展示。

  已執行屆滿三年的計畫,特別在最後集結歷年各項子計畫承辦人激盪發想,結合研究成果和執行實績,規劃小巧但豐厚的「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特展」,呈現在考古學、民族學、友善平權、博物館推廣、公眾教育、完備資通訊建置、數位典藏及資料轉譯等不同面向累積的收穫。

特展櫥窗主題視覺

典藏品解構與重組

  以「館藏解壓縮」為題的特展,象徵意義十分直觀,就如同在電腦中將各項文件檔案,透過壓縮以節省儲存空間,或者將眾多檔案彙整打包等的功能。「解壓縮」則是逆向解封,將原本壓縮的文件加以釋放,開啟裡面的各項文件及檔案。

  將「館藏解壓縮」即是指稱典藏品在觀察上可能原先僅有一些材質、量測等單純的資訊,但在經過研究考察、彙整爬梳等前端資訊綜理,到後端的不論是3D掃描建模或者轉譯創作,典藏品成為記憶或技藝的載體,能夠解壓縮出龐大豐富的故事,帶給觀眾除了展示之外,更多隱藏在背後的文化意義及歷史故事。

五百字看特展

  除了櫥窗主題字的吸睛設計,步入展場後也可以看到大大的方塊立體字以及木作的展架,這些方塊組成展場的空間結構,就像是組成點陣影像的像素一樣,像素的位置與色彩確立圖片呈現的模樣。象徵著一段段的資訊,組構典藏品的內涵與底蘊。本特展依序共區分為五個主題,暫且將豐富的故事及展示濃縮成五百字概述,用各主題標語串成特展概覽,帶領大家紙上參訪。

  展場入口即可看見充滿童趣的動畫影片,透過Rubu(鳥窩)與Drukus(脊椎)之眼,引領觀眾進入部落生活,跟著他們在「記憶」裡復現Puyuma部落(卑南族普悠瑪部落)的生活風貌,結合背簍、木匙、竹杖、木杵這些典藏品的設計,呈現出有別與以往的風采。

  這些研究和資料的積累,除了博物館員資料爬梳、分析整理之外,更有賴與社群、部落的合作研究,藉著觀察典藏品的織法、編序,結合耆老或族人的記憶重現古老的技藝與工法,「喚醒記憶種子」後的萌芽與茁壯,能持續長成豐富的文化繁花。

藉由典藏品創發之動畫片。

3D建模列印木匙。

重製的達悟族織布工具。

點字繪本及有聲書提供友善展示空間。

  這些經過發掘和蒐集的深刻細膩的故事,值得「全人共讀」細細品味,共享不僅只限於一般觀眾,亦強化了針對不同群體的友善設計,藉由點字書、有聲繪本的媒介,博物館展示和文化知識的傳遞更能擴及各族群。

  在時間尺度上,展示文物亦橫跨千年,呈現臺灣豐厚的人文足跡及土地記憶,距今「3000年前」的卑南文化,以輝煌的玉器工藝和飾品聞名,這些史前人類的故事以小說、漫畫甚至是音樂的方式呈現,在現實與想像中激盪出新舊交會的火花。

  而在數位化的當代,將「藏品解碼」後能使典藏品以更多元的方式維護及展現,也能跳脫傳統的展示框架,提供更多樣的學習體驗與觸發。


3D列印的卑南文化玉器十分細緻逼真。

3D建模輔助文物數位化典藏及展示。

特展之外,故事延伸

  小小的展覽,蘊藏著考古學、民族學等各種領域的故事,藉由影像、音樂、繪本、小說及數位展櫃,以不同的手法敘述著臺灣土地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展場內的所有陳列展示品,不是重製品就是3D列印品,可以見到在與不同群體合作努力之下,逐漸失落的技藝能夠復振重生,在延續傳統的技法之外,未來或能在此基礎上添加新的元素,成為發想創作的沃土。

   本次大規模採用3D列印品展示,也能發現3D建模在文物保存及展示上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精進與進步,3D列印技術更加提升與優化,在後端能夠提供3D數位檔保存,或者在網頁上無死角瀏覽之外,更能夠列印成為展示教育的輔具,使得文物能夠藉此與觀眾接觸,藉由親手把持體會到文物真實的尺寸與樣貌。

  在資訊累積之後,故事也被進一步延伸和發展,成為建基於考據基礎上發想的奇幻小說或者漫畫,例如作家葛葉以卑南遺址為發想骨架的《風暴之子:失落的臺灣古文明》,結合考古研究建構的史前人群生活樣貌與奇想的情節,敘述一個成長與重生的故事。而甫於今年1月20日上市的《玦:孿生》也同樣以卑南遺址為主體,在漫畫家曾耀慶的寫意筆觸下,藉由人獸形玉玦雙人頂獸的形貌,以及器身上破裂後又修補的痕跡,娓娓道來一段孿生姊妹的故事。


以卑南遺址發想的奇幻小說與漫畫

  這些發生於臺灣過去的故事,藉由不同角度與視野,在各種詮釋手法下賦予新的風貌。透過跨界合作,也讓典藏於庫房的文物重獲新生並且促進更多領域或者社群的參與、重振與創新。

  本次特展將展出至4月25日,歡迎觀眾於假日閒暇或者新年走春時,來卑南遺址公園走走逛逛,乘著古老的旋律聆聽這些文物的故事。

展覽資訊
「館藏解壓縮:典藏、採集、轉譯及多元應用特展」
時間: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4月25日
地點:卑南遺址公園遊客服務中心(950臺東縣臺東市南王里文化公園路200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