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從考古到想像
文.圖/葉長庚
2003年暑假,筆者在老師的安排下,有幸前往卑南遺址進行實習,當時雀躍與緊張的心情猶然在心。對於當時剛接觸考古不久的筆者而言,因為瞭解1980年代卑南遺址搶救發掘出土豐富的史前遺留與考古資料,所以能到卑南遺址實習考古發掘工作是非常難得的機會,因此抱著戰戰兢兢的心態面對複雜考古工作的挑戰。
當年在卑南遺址考古現場兩個月的實習過程,奠定筆者考古田野的基本作業能力,卑南遺址出土豐富的石器類型與史前人運用各類石材的特性,在工作過程中彷彿一位有著充足教具的老師指導著對石器的判斷與石材的認識;而卑南遺址地層堆積的複雜性與史前建築遺構都再三地磨練發掘者的細心與能力,後來,再回到考古現場,最常指著當年發掘的位置述說著兩個月才下挖20公分的成果(唉,這通常是其他考古遺址一天發掘的深度)。
鳥居龍藏先生在1896年即記錄了卑南遺址石柱的影像,當時月形石柱旁還佇立著另一件較完整的石柱,在歷經鹿野忠雄等多位日本學者的調查,1945年由金關丈夫與國分直一先生在王宅後方最大的石柱旁進行考古發掘,認為石柱可能是史前房屋建築的一部分。1980年代由臺大考古隊共計進行13梯次的搶救發掘,連照美名譽教授在其整個學術生涯針對卑南遺址的文化層內涵、史前聚落型態、玉器研究、拔齒習俗、人身裝飾及許多墓葬相關議題,提出相當豐富與完整的論述,使得卑南遺址可視為臺灣單一考古遺址中研究議題面向最豐富的一處。
今年是卑南遺址搶救發掘後第40年,期望長期以來許多前輩學者對卑南遺址的付出與貢獻可以被更多人瞭解,因此史前館邀請了葛葉來為卑南遺址創作轉譯故事。葛葉在創作初期便在網路上蒐集大量相關考古資料,並前來臺東進行卑南遺址與史前館的深度參訪,為了較完整地架構出小說中的世界觀,更前往東部其他考古遺址進行探勘,也掌握臺灣史前文化自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群文化樣態。
在《風暴之子》中,葛葉以臺灣國寶「人獸形玉玦」作為故事發想的起點,並以史前人群尚玉的文化作為發想,帶入奇幻小說的元素,呈現在3000年前臺灣東部史前人群生活的樣貌與族群間的互動與競合關係,編織出不同於考古學術報告的平面資料,而是栩栩如生史前部落、人群互動與自然環境。
雖然是奇幻主題的小說,但作者在書中描述了許多考古出土遺物的使用,從弓箭、石矛等武器或獵具,到生活用的陶器、石錛、紡輪等工具,無一不仔細考證諮詢,力求完整表現出考古研究對這些器物的解讀;在新石器時代的時空背景中,也採借考古學對不同史前文化群體的認定概念,並藉由考古研究臺灣史前玉器原料皆產自花蓮豐田玉礦的論述,帶出了書中主角群的冒險旅程。整個故事中,非常巧妙地結合史前人群的文化行為、自然環境的影響與土地資源的掌握,猶如一份考古學中強調天、地、人關係的地景理論研究成果。
連照美老師曾以「考古的興趣必須從基礎做起」勉勵筆者,考古學是一門實證科學,考古學者從取得材料的方法階段就會嚴謹地規劃,再針對資料內容以學科理論進行驗證,有幾分資料說幾分話,相對地在瞭解史前文化的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然而,如同還未踏進考古探坑前的筆者,對大多數人來說臺灣考古是非常陌生甚而無所知,因此很開心這次作者葛葉與蓋亞出版社願意與史前館共同挑戰轉譯考古學,嘗試以新的管道讓更多人認識與我們同樣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史前故事。
考古學總是需要一點想像的支援,在閱讀完小說家對卑南遺址的描繪後,有時會覺得說不定有些想像比起學術研究更接近真實的答案。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本文改寫自《風暴之子》導讀)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