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想像與真實──《風暴之子》讀後感
文/王仲群.圖/王仲群、考古文物3D資料庫
以卑南考古遺址、史前文化為主題的奇幻小說《風暴之子》於2020年5月20日正式上市,身為一名考古學徒,在面對史前文化、出土文物時,腦中常常醞釀著許多小劇場。而今史前館與文學創作者合作,建立在經過考據的論述上,發展出一部史詩般的奇幻小說,不禁十分好奇,這些學術知識經過轉譯後會成就什麼樣的動人風貌。
考古學是一門說故事的學科,藉由發掘出土的遺留,還原史前人類生活的樣貌,道出數千年前漫步於島嶼的先民傳說;考古學也是類似偵探解謎的學科,建基在出土的現象、文物,以及所能觀察到的種種痕跡,推敲出史前的情節片段。
本書的情節大綱可以由繪師nofi細緻的封面看出端倪:在數千年前的茂密山林裡,一個少年手持長矛,望向象徵祖先的雲豹靈體,追尋著其腳步而去。這部小說或可以視為「尋找自我」、「建立認同」的旅程。
以海上的風暴揭開序幕,瀕死的少年遇見了毛色斑斕的幻獸,並被給予了Vali的名字,強烈的求生意志帶領他漂流到異族的土地並生存下來,努力學習文化還有語言,Vali試圖融入異族——海境部落。故事主軸圍繞著部落與朽屍的抗衡,這些與之觸碰即會腐朽成灰的朽屍不斷增長擴散,造成部落的威脅。為了保衛家園,Vali一行人踏上了冒險的旅途,也逐步建立自我的認同,賦予Vali這個名字意義,融入原先異己的部落中。
作家葛葉在創作上想必費了許多心思,在轉譯考古學知識以及情節的構思安排上,可以見到作家的功力,細膩的筆觸與敘事的風格,在在引人入勝而能夠一路讀到結尾、欲罷不能。這是發生在東部臺灣近3000年前的故事,在空間的建構以現今的環境、地景為本,例如朽屍出沒的本營死亡谷,即以荒涼的利吉惡地為參照;旁邊流經的卑南大溪是能夠阻斷朽屍入侵的屏障,這些有所本的地理讓讀者閱讀時,彷彿能真切看到這些情節在現今熟知的土地上演。
奇幻的要素讓本書多了可看性和飽滿度,然而奇幻的成分也不全然是虛構,例如書中懼怕水的朽屍是實體化的旱災,反映出已經具備農作技術的人群,與天災的抗衡與角力,並尋得生存下去的出路或解方。朽屍亦懼怕玉石,水潤透亮的玉就像具象化的水,亦是摧毀朽屍的利器。
考古學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葛葉在描述器物使用、家屋建築等亦經過仔細地考據,希望能貼近考古學詮釋的樣貌。例如箭鏃、石錛的使用;陶器的製作過程從取黏土開始,到捏製塑模、燒製,以及完成後的儲藏、烹煮等使用等。雖然部分情節例如在對戰中以玉錛做為武器對付朽屍,在功能上似乎並不符合學者所推敲的使用方式:玉錛可能與木材加工較為相關。但當然也不能排除,在戰爭一觸即發的凶險時刻,一錛在手勝過於什麼都沒有。
在當中也加入了臺灣玉交易網路的論述,故事裡描繪的深谷部落是掌握礦脈及玉器加工技術的部族,用其技術與資源與主角所在的海境部落交換糧食作物。深谷部落亦與不同部族以玉石資源維繫交易網路,並藉此交換稀缺的資源,因為大量的玉料輸出,深谷部落設置玉材加工廠將玉礦初步加工成粗胚,再與其他部落交換。這些考古遺址發現的證據,以及學者提出的相關論述,經過葛葉吸收爬梳、轉化成文字後,鮮明立體了起來。
行文至此,雖有千言萬語也只能暫時打住,避免透露了過多的情節。考古學研究通常是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是審慎嚴謹但或許相對保守,許多學術知識常常是生硬且難以為大眾所消化、親近的。這也是為何科普、公眾推廣、轉譯的重要,讓學術資源不再侷限於術語、方程式或者各種化學反應、物理名詞的集合,藉由轉化的過程,產出能使大眾感興趣、容易吸收內化的知識。
現今學者、專家、研究者們也持續努力將深奧的知識轉換成容易理解的知識,例如「研之有物」、「芭樂人類學」、「PanSci泛科學」、「故事StoryStudio」等網站,由日常生活、常民知識等切入,或以輕鬆的行文方式,將專業知識落筆成有趣的短篇。
《風暴之子》可以說是臺灣考古學轉譯故事的先鋒,也期待後續能有更多考古學轉譯的創作,不只是文學作家,考古學者也可以斜槓起來發想創作,讓考古學知識走入民眾的日常。《風暴之子》已於博客來、金石堂、誠品、三民書局等通路上架。現在,先隨著葛葉的文字,進入3000年前的臺灣,隨著主角Vali展開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吧!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