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南科考古館開幕紀實:從不曾間斷的五千年談起

考古探索

  花蓮縣支亞干(萬榮‧平林)遺址的發掘與發現(上)

考古探索

  牙齒知多少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07期 2019.11.15

牙齒知多少

文/林秀嫚‧圖/陳金震、陳美慧

  小時候換牙時,長輩會說:「上面的牙齒往床下丟,下面的牙齒往屋頂丟。」當時的我聽了,其實還是搞不清楚,常常會弄錯。後來又聽說這個習俗的目的在於讓小孩的牙齒長得又直又漂亮,才會比較清楚記得牙齒及應該丟的方向。類似的故事可見於各地,但因風俗民情不同而有差異,如美國的牙仙子、埃及小朋友將牙齒丟向太陽等等。

  牙齒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存在於多數脊椎動物的口中,而哺乳類的牙齒更可以區分為門齒、犬齒、前臼齒與臼齒,因四類牙齒的大小和形狀各不同,又稱為異齒型;其中,食蟻獸和鯨豚是兩個不具異型齒特徵的胎生哺乳動物群。人與其他哺乳類動物主要差別則在於牙齒的數目與形狀。以人與新世界猴的牙齒為例,成人有28-32 顆牙,而新世界猴有36 顆牙。在形態上,人與獼猴類似而與象科的脊齒型、牛與鹿的月齒型、豬的丘齒型、犬與貓的裂齒型等不同。

  其次,在人的一生當中,天然的牙齒會替換兩次:一次是乳牙,一次是恆齒。我們的乳齒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生長,當媽媽懷孕5個月時,我們的牙冠就開始成長(是的,牙冠長好,牙根才開始長出來)。一直到出生6個月左右,白白的大門齒開始露出嬰兒的牙槽,當所有乳齒都露出齒槽時,大約2歲左右,口中共有20顆牙-門齒上下左右各2顆、犬齒上下左右各1顆、臼齒上下左右各2顆,代表的齒式為2.1.0.2.,其計算方式為(2+1+0+2)*4等於20。

  恆齒在我們出生6個月時就在口中生長,但要到7歲左右才會慢慢長好,然後擠掉乳齒,陸續露出齒槽,也就是換牙。換牙完成時大約在11歲,但此時我們口中只有24顆牙-門齒上下左右各2顆、犬齒上下左右各1顆、前臼齒上下左右各2顆、臼齒上下左右各1顆。要到21-35歲,我們的牙齒才會陸續生長完成,此時口中會有28-32顆牙(因為不是每個人上下顎的左右兩側都有3顆臼齒,特別是俗稱智齒的第三臼齒),其齒式為2.1.2.2-3.

  然而所有成人都是28-32顆牙嗎?並不是。有些人天生缺牙(圖1),口中的牙齒個數天生就比別人少;但也有人天生多牙,而且這些多出來的牙齒有時並不會長出牙槽。所以,當我們說成人有32顆牙時,指涉的是一般常態性的狀況,說明門齒、犬齒、前臼齒與臼齒(含智齒)都已生長出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種表徵。


圖1. 烏山頭出土人骨天生缺牙 (門齒少一顆)

  除了天生缺牙或多牙,拔牙或牙齒裝飾的行為也見於現代與史前社會。以臺灣為例,臺東的卑南遺址與臺南的烏山頭遺址就可見拔牙的現象。通常被拔的牙齒是上顎左右兩側的側門齒與犬齒,這種行為亦可見於臺灣原住民族中的布農族、泰雅族與鄒族,一般認為屬於成年禮的一部分。牙齒裝飾的目的則有很多種,有人為了追求美感、有人為了表示自已的兇猛、有人為了誇富,無論何種目的,其結果就是在牙齒上做文章:貼圖、或鑿痕、或鑽孔。

  牙齒於數量上的差異以外,形態也很重要。舉例來說,門齒用來切斷食物、犬齒用來撕開食物、臼齒用來咀嚼食物,這些是牙齒於形態與功能性交互作用的結果。然而有關牙齒外形的討論有這麼簡單嗎?不是喔!牙齒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牙齒甚至可以傳遞生業模式或是遺傳訊息。例如,羅百氏傍人(Paranthropus robustus)因其臼齒粗大,而被認為以堅果類食物為主食(註)。


圖2. 烏山頭遺址出土人骨的箕形門齒

  另一方面,牙齒齒峰的所在或是牙齒的形狀差異,都可以影響我們判定牙齒所屬族群。如門齒舌面內凹而成箕形門齒(圖2),這種牙齒形態廣泛分佈於現代的東亞族群中,就整體而言,箕形門齒幾乎不見於歐洲人或非洲人中,但40% 的東亞人擁有箕形門齒,連臺南的烏山頭史前遺址也可以看見非常高比例的箕形門齒。相對地,Carabelli's cusp(位於上顎第一臼齒舌近端的一個齒峰)(圖3)常見於歐洲人的上顎第一臼齒,大約75 ∼ 85%的歐洲人都可以見到這種牙態的臼齒,它較少出現於非洲人、亞洲人與北美原住民,而最少見於太平洋島嶼族群(比率僅約35 ∼ 45%)。

圖3. 烏山頭遺址出土人骨的Carabelli’s cusp。

  牙齒是人體最硬的部位。在我們尋找「失去的環節 」(missing link)時,常常需要化石人的牙齒來幫我們解決疑慮;在我們肚子餓時,需要牙齒來幫我們切、撕、咬食物。牙齒真是我們最最要好的幫手!

(註):當然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雜食性動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陳登欽│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