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藝即生活─「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田野紀錄與感想
文‧圖/林建成
臺灣因地形氣候條件關係,盛產竹、藤、月桃等植物,適合做為編器使用,從史前時期迄今,先人們應用這些在地材料,製作出各類器物,帶來便利也改善生活,編藝亦成為重要的傳承技藝。
史前遺痕現編蹤
本館館藏「蓆印紋」標本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鳳鼻頭文化(3500-2000B.P.)。 |
從近代考古發現,新石器時期臺灣島嶼住民已有編蓆或編籃的能力。除了製作盛裝物品的容器外,亦大量作為固定工具使用,小至弓箭、石斧等工具,大則包括房屋或舟船等,可以說在食衣住行上均需使用到此一重要技術。
考古學家從史前人製作的陶器發現,可能是在製作時會將陶胚置於草蓆或編籃上,造成蓆印紋與籃印紋的現象。從這兩種紋飾的出現,也間接得知史前人應具備編蓆或編籃器物的技術。
生活編藝處處在
過去臺灣原住民族群製作編器是日常生活上的工作之一,這項技藝既是多數族人具備的手藝,也是族群文化傳承的具體象徵之一,稱得上是「編藝即生活」;因此從原住民族群的編器,可以清楚看見其發展脈絡與變遷歷程,同時也是臺灣編藝發展的縮影。
2016年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進行兩項與「編造」相關的計畫,分別以阿美族傳統技法製造竹筏,探尋早期人類海上遷徙的實驗;另外也針對典藏編器文物進行科學性、系統性的研究分析,希望藉由部落調查、詮釋,完備其脈絡。2019年累積了相關成果,進一步製作「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探討從「史前」走入「現代」的脈絡與當代面貌。
編藝在田野
1. 馬蘭阿美族fagal(置衣物籃)
馬蘭阿美族置衣物籃稱fagal(東河地區阿美族稱polol)。過去依籃子大小,使用時曾放置米、衣服、haha(糯米糕)、檳榔等物件。馬蘭阿美族人以藤為材料,需要到山上取材,最遠到都蘭山區採藤。工作時為了減輕勞動的辛苦,邊做邊唱歌,於是有「採藤歌」的出現,實際編籃過程則多半隨意哼唱休閒歌謠。
|
|
1997年郭英男親自製作的fagal(置衣物籃)。 |
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表示,以往部落裡族人早起就進行編籃,常常發出「ko、ko」的聲音,宛若是阿美族男子每天的「讀書」功課般,無分身分地位都具備這項技能,就連享譽國內外的阿美族老歌手郭英男也不例外。高淑娟找出1997年郭英男製作精緻的fagal(置衣物籃),這是他當年送給杵音做為表演時的道具,如今卻成為郭英男留下令人懷念的優美歌聲外另一項重要的文物。
布農族狩獵男用背籃palangahaiju,以往獵人是人、槍與背籃一體。 |
2. 布農族palanga(背簍)
布農族palanga(背簍),男性的背簍體積較大、女性的則較小。通常以額(頭背帶)帶撐起,在田間採收作物用時隨手將農作物(水果或地瓜等)往後甩放。等到作物掉出來,就知道已經放滿,便回到工寮將作物倒入布袋或麻袋。
以往palanga(背簍)幾乎整天掛在額頭上,布農族獵人余馬提說:「好像是生活的一部份,為了生活還是得努力撐著,忍耐過日子。」
3.狩獵男用背籃(palangahaiju)
以往獵人是人、槍與背籃一體。女性不得碰觸背籃,否則獵物會減少或發生其他意外。布農族獵人余馬提表示,有經驗的獵人懂得在風向下方,避開讓山豬等獵物聞到人體氣味,然後隱藏在路徑旁耐心守候,當獵物經過時可以一舉獵獲。
布農族人獵到獵物會高聲吟唱,通知部落族人準備烹煮,並分享給全體族人。余馬提表示,布農語magan形容一直打到獵物放進背籃,可以收穫滿滿,也帶來好運。
當代多元編藝的展現
Hacuwi製作的時尚提包。 |
隨著環境變遷、生計方式改變,原住民族群工藝技術、材料使用亦因應時代需求不斷創新(例如編製技法的多元融合,材料則從竹、藤材改換成打包帶)。
1950-70年代,月桃提包編器曾是臺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商品,隨著材料與時俱進發展更為迅速。Ili(高梅禎),阿美族東河鄉東河部落人,從事月桃纖維產品製作與研發,成立工作室以客製化方式開發各類便當盒、手提包、公事包等月桃手創產品。
Hacuwi(黃美花),阿美族大橋部落人,以藤、竹、草繩、皮繩等技法,改良並加入時尚元素,例如將傳統的kaban(打包帶)與提籃、漁簍等技法結合,搭配多層次的顏色,成為具時尚感的提包。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走過史前:臺灣原住民生活編器工藝特展」策展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