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玩考古」攤位現場紀錄:南科考古館參與2019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局慶活動
文‧圖/陳芊卉、劉晏伶
2019年1月20日為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南管局)的局慶活動,南管局辦理一場敦親睦鄰的園遊會,特別邀請南科考古館一同共襄盛舉,並規劃寓教於樂的考古教育推廣體驗活動,藉此讓試營運中的南科考古館,有機會從館內走向館外。我們以「Easy玩考古」為本次執行的活動主題,藉由活動讓民眾更貼近博物館,在邊玩邊學習的闖關過程中,了解南科的史前文化,讓更多人共享博物館資源。
攤位的活動規劃有兩種,一為體驗性質,二為闖關性質。8點30分活動開始,一波波人潮湧入,活動漸漸活絡起來,當日來排隊參與的民眾以親子居多。
|
|
同仁一早來攤位準備。 |
人潮湧入南科考古館攤位排隊等候。 |
排隊闖關前的體驗
體驗性質活動的安排是為了能夠疏散參與闖關遊戲的人潮,活動包含「考古現場大剖析」教具箱、「紋飾壓印」兩部分。
「考古現場大剖析」教具箱是2018年辦理「摩登史前人出遊季─校園巡迴考古教育推廣活動」的教具箱,這款教具箱易操作,大受國小師生歡迎,因此在本次攤位活動又再度現身,讓更多人可以使用。藉由使用「考古現場大剖析」教具箱,帶給民眾一個體驗考古的操作機會,並從中了解遺址發掘的過程。這個教具箱的設計希望讓大家對考古專業人員的職業特質有所了解,畢竟除了從事考古專業人員外,一般人接觸考古活動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希冀此教具的使用,能夠開啟也培養孩童對史前文化的認識及好奇心。
|
|
考古教具箱,是田野發掘的縮小版。 |
小朋友很享受在陶土上進行紋飾壓印。 |
「紋飾壓印」則是利用貝殼、一束牙籤及綁繩捆棒等工具,來進行紋飾創作。首先,告訴參與者陶罐上的紋飾種類,接著邀請參與者在陶土進行刻劃,觀察各種工具刻劃出來的粗細差別和形狀差異,帶領大家欣賞史前陶器紋飾之美及史前時代的工藝技術發展。
闖關抓「三」豬規則
本次闖關活動配合即將來到的農曆豬年,特別以「闖關抓『三』豬」為主題,設計喜氣又富有考古知識的闖關遊戲,分為三關,每一關有一隻小豬,第一隻小豬為「文物翻翻樂」、第二隻小豬為「陶器對對看」、第三隻小豬為「拼圖疊疊樂」,三隻小豬都抓到,即可獲得精美小禮品一個。
「文物翻翻樂」以南科六大文化層出土的文物為主題,將「人面陶偶」、「鹿角刀柄」、「甕棺」、「巴圖石斧」、「青花瓷」等文物圖案製作成卡牌,參與者需要在10秒內記憶所有文物卡的位置,之後進行翻牌配對,只能失誤兩次,將卡組配對成功即可過關,讓參與者挑戰眼力及記憶力。
|
|
「文物翻翻樂」,考驗參加者的眼力與記憶力。 |
「陶器對對看」,在遊戲中讓參與者發揮觀察力。 |
「陶器對對看」關卡較其他兩個闖關遊戲簡單,桌上會放置3樣文物模型,不限時間,參與者從文物圖卡中找到跟模型相似的器型,即可過關。參與者可在比對物件的過程中,仔細觀察陶器的特徵、形制與顏色,每張文物圖卡背面皆有文物名稱、出土遺址與文化,易於使參與者認識文物。
「拼圖疊疊樂」為正方形立體拼圖,是闖關遊戲中困難度較高的一關,共有六面,每一面皆有不同文物圖片。參與者需向關主抽選一張文物圖片,每張圖片都有標明困難度的星等,增加遊戲的緊張性及趣味性,並於90秒內參與者需完成立體拼圖,才算過關。挑戰過程中,參與者需要仔細觀察圖片中文物的形狀、大小與特性,需要更多專注度;關主也會適時給予提示並提供文物知識訊息。
以上三個關卡,皆有難易度的區別,如此設計的用意是為促使親子共同參與互動,而非以小朋友為單一互動對象,希望家長輔助小朋友時也一同學習,將考古教育推廣於家庭中。
史前時代因為沒有文字記錄,出土文物的呈現,往往會誘發參與者極大的想像力。南科考古館透過參與市集攤位的活動,也間接建立當地居民、南科園區與博物館之關係與連結。雖然只是一個小攤位,卻也是一個知識傳達的媒介,參與者藉由觸摸、遊戲、講解等的互動行為,融合知識、趣味以及探索的活動,提升參與者對於南科史前文化資產的認識與重視,陶冶當代人們更廣博的視野與胸懷。
(本文作者為南科館管理中心計畫助理)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