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藝術駐地創作、民族誌與人類學

博物館頻道

  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後記:從相似之處詮釋鏈結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從這一站起,未來變得更明確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89期 2019.2.15

2018年史前館「未來遺址」藝術駐村後記:從相似之處詮釋鏈結

文‧圖/吳思嶔

  經過這段駐村期程,在了解史前人類生存樣貌的同時,我也重新思考了當代人類存在的狀態。


吳思嶔未來遺址活動及作品。

  這次駐村成果發表,我以《We are stuck in the history》(我們被困在歷史中)這件作品,闡述了在博物館系統中「物」的處境,但這也是反映了在當下「人」的處境。就在駐村期間,發生了巴西博物館大火事件,據媒體報導,該館90%藏品全部燒毀,有的報導更以慣用的聳動標題如「燒毀人類記憶」等來描述。這件事情開始讓人反思,原來人類的歷史記憶,都外掛在博物館的典藏機制中,那麼當博物館燒毀後,那段記憶也就不存在了。

  當代人類的生活其實是一種外於歷史的狀態(相較於原住民族的傳承方式),身體裡沒有歷史。而回到史前館也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即八仙洞遺址的博物館化。這些狀態都指向書寫在作品陶罐上的那些文字“We are stuck in the history”(我們被困在歷史中)。面對玻璃箱內的物件、歷史及記憶,綑綁住的不只是歷史,也涵蓋了人類對於歷史的想像及意識。

  這件作品也運用了最近幾年發展出來的新技術3D掃描與3D列印技術,來詮釋另一個關於史前時代與當代之間的鏈結想像。世界上其實有許多在古代發生過的事物,不斷用不同方式在時代中重複發生,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地點、媒介。從我們已知最久遠的人類祖先到當下,人類的核心都未曾改變過。我傾向以「演化」來形容人類的史觀,而不是「進步」。例如作品裡使用3D列印陶罐,其列印技術的原理是從物件的底部開始,將塑料融成條狀再一圈一圈往上堆疊。做過陶藝的人會知道,這與製陶其中一種工法「土條成型」基本上是相同的製作過程,以條狀物向上堆砌。我試圖在這樣的形式聯結上,找到史前人類與當代人類對於「造物」的想像雷同之處,而這樣的雷同即是暗示了「演化」的狀態。

  與其說這段期間的創作是從當代藝術跨越到考古學的過程,不如說是試圖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相似的價值觀或世界觀來作為詮釋空間,開啟這些待討論的問題意識。回顧在史前館短短兩個月的進駐時間,從沒有考古知識基礎的狀態到製作出一件完整的作品,過程中經歷了像是「考古補習班」似的研讀。加上受教於館內許多研究人員,開始對於臺灣考古的狀態有了一些基礎脈絡的認識。駐村期間感受到,考古學家與藝術家在某種層面有著相似之處,都是著迷於某些「不可見」的事物,這些考古謎團對藝術家來說都極具吸引力及養分,只是礙於時間短促,還無法針對更細緻的「考古專業」進行研究與創作。

  儘管如此,這段時間對藝術家來說也開啟另一個學科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在成果展之後還能有更多密切的發展及合作可能性。這次創作成果也要感謝館內「考古文物3D實驗室」的協助,相信對館方來說,這樣的合作項目對於數位資源的運用方式是更具開創性的。期待後續能夠有更多類似的合作機會,不只是對於藝術家,對於館方的前瞻性與內部研究單位的技術開發等,想必都能夠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本文作者為參與2018 史前館未來遺址駐村計畫之駐村藝術家)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